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2篇
安全科学   40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26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衡阳平湖污染淤泥固化/稳定化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淤泥固化/稳定化技术是一种解决大量淤泥处理难题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进行环境疏浚的配套技术.通过在衡阳平湖对2万m3淤泥的固化处理和工程应用实践,探讨了环境疏浚的基本工艺并重点验证固化/稳定化技术对污染淤泥处理的效果.另外,淤泥固化/稳定化技术可以快速稳定淤泥中重金属等污染物,进而用于填筑用土,解决了淤泥的堆放占地和环境...  相似文献   
32.
谢丹  朱伟 《安全》2014,(7):22-2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暴雨灾害对城市安全运行的影响随之增大。本文通过构建城市突发暴雨灾害情景,划分暴雨灾害危机事件单元,运用情景分析法,对暴雨灾害后果以及暴雨灾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城市突发暴雨灾害应急管理水平,降低暴雨灾害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33.
建筑网络火灾烟气流动稳定性及其控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建筑作为一个网络整体考虑,研究分析了火灾烟气流动机理,讨论了火灾烟气的热膨胀效应、烟囱效应及室外风力对建筑网络空气和烟气流动的影响.从质量守恒定律讨论了多层建筑中和面的位置及其影响因素,指出控制多层建筑中和面的方法和途径.通过建筑网络回路能量守恒方程,讨论了烟囱效应对建筑网络风流的影响,建筑网络火灾烟气流动的稳定性及合理的烟气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4.
雄安新区作为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重点规划,既是千年一遇的发展机遇,在其"规划—建设—运行"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基层社区的安全稳定,从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雄安新区的整体发展水平。在此背景下,从"风险灾害的损失控制"、"社区的自我调适与修复"、"应急经验的总结与学习"3个方面提出"韧性社区"的理念;提出由"物理空间"、"组织结构"、"社会环境"、"经济运行"、"信息沟通"、"人口"等6个方面组成的韧性社区评估框架,并以"街道乡镇"层面为例,对其相应的应急体制和机制的构建提出建议;最后,结合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运行"的实际情况,从"明确社区韧性提升的主体职责"、"建立雄安特色的社区安全风险动态研判机制"、"构建社区风险监测与预警机制"、"强化社区管理的韧性能力"、"推行分区域特征的社区安全风险治理模式"、"形成社会力量参与社区风险治理的引导机制"等6个方面,提出韧性社区在雄安新区的构建路径建议。  相似文献   
35.
乌江干流中上游水电梯级开发水温累积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乌江流域洪家渡库尾至乌江渡坝下的水电工程干扰典型段为研究区域,利用建坝前后的水温实测资料,采用建坝前天然水温和建坝后下泄水温比较法,对乌江干流梯级水库水温时空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天然水温改变最大的电站为洪家渡和乌江渡,前者是受水库水温结构自身影响,后者是梯级联合运行的结果;梯级联合运行使库区水温分层有所减弱,随着时间的推移或上游梯级电站的建成,电站下泄水温年变化过程趋于均化,与天然水温的延迟也越加明显;不同的水库水温结构对水温累积效应的影响也各不相同,稳定分层型水库对水温累积具有正效应,混合型水库具有负效应,过渡型水库处于两者之间,体现了梯级电站的水温累积影响,为研究减缓下泄低温水的对策措施提供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6.
废弃泡沫塑料的疏浚泥固化处理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采用疏浚泥固化技术治理由废弃泡沫塑料引起的白色污染 ,既可解决疏浚泥及废弃泡沫塑料对环境的污染 ,又可废物利用产生新型土工材料。研究这一方法的技术可行性 ,对其综合性技术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37.
利用基于元胞自动机的计算机模拟技术对某大型公园人员疏散进行了案例研究.通过调研分析了该公园的客流量及游客游览特征,结合人员疏散软件对公园进行建模,构成了疏散的拓扑结构,利用此模型对人员紧急情况下的疏散过程进行了模拟,得到了疏散速率随时间变化规律.综合考虑公园出口的游客使用情况、人员流量及游客游览特征等的影响因素,模拟了疏散出口的熟悉度、人员容量和分区疏散3种情况下的人员疏散过程,获得了不同条件下的人员疏散状态,找到了人员疏散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8.
39.
易亮  张亚美  黄维  朱伟 《灾害学》2012,(1):125-129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是城市的基础组成部分,完善城市公共防灾减灾系统,必须从社区着手。通过对城市社区的分类介绍,对社区内常见公共防灾减灾资源进行了归纳分析,总结出社区防灾减灾资源与社区常见灾害事故的应对关系,构建了社区防灾减灾资源评价体系,并且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打分,确立了各个评价指标的分值及权重系数,还对单项灾害防治资源进行评价打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灾减灾资源总体评价算法。  相似文献   
40.
城市河流栖息地评价方法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夏霆  朱伟  姜谋余  赵联芳 《环境科学学报》2007,27(12):2095-2104
维持河流生物完整性必须要有良好的栖息地条件.城市河流栖息地评价是城市河流治理和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城市河流栖息地评价基准与城市河流栖息地特征密切关联.基于可拓学物元概念和其发散性特征,以及前人的研究,建立了包含水质、形态结构、水动力和水生生物4个类别要素的适应于城市河流健康修复实践的栖息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同时,结合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多级可拓物元评价模型,并在评价过程中引入可拓学诊断方法以确定影响栖息地质量的关键因子.将以上方法应用于镇江市古运河,结合古运河修复目标和现状条件建立了相应的指标评价标准.经过1a多时间的野外调查,在古运河上选择6个500m长特征河段,分别对其栖息地、要素质量进行比较评价.结果表明,古运河整体栖息地及水质、水动力和水生生物质量均较差;诊断分析表明,水动力和水质为影响栖息地质量的主要因素,水质污染指数、透明度、流量满足率和纵向连续性为影响古运河栖息地质量的主要因子,并根据评价结果对古运河栖息地修复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