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7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43篇
安全科学   61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8篇
综合类   146篇
基础理论   37篇
污染及防治   17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13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冬季降温对菹草叶片光合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菹草(Potamogeton cripus)石芽种植于室外水体中,萌发后选择发育程度相近的幼苗,在冬季降温期间利用水下饱和脉冲荧光仪(DIVING-PAM)测定幼苗叶片的FV/Fm和光响应恢复曲线.结果表明,在冬季水温低于7℃的条件下菹草叶片FV/Fm显著降低(P<0.01).水温回复到9~10℃后,FV/Fm逐渐增大;光强的降低有利于FV/Fm的恢复.进一步研究植株的光响应恢复曲线发现,第4-10天,水温<7℃,菹草叶片有效荧光产量(ΔFV'/Fm)的光响应能力和暗恢复能力显著下降;同时,热耗散能力和暗恢复能力也显著降低,发生光抑制的可能性增大.当水温升高到9~10℃时,ΔFV/Fm和非光化学淬灭(NPQ)随光强降低和实验天数的增加逐渐得到恢复.因而,水温9~10℃可能是冬季菹草进行正常光合作用的临界温度;菹草在低温(<7℃)、高光照条件下易发生光抑制,导致PSII受到伤害.  相似文献   
52.
针对现有园区信息化系统缺乏生产调优支撑功能的问题,融合固废产生和利用生产线生产监控、产品质检等多源数据,设计基于产排预测的园区固废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依托机器学习算法,重点突破多源异构固废管理关联数据采集和管理、生产线运行状态和相关固废排放实时预测、生产系统资源环境综合效益分析等技术和方法,实现企业和生产线层面固废动态追踪、预测预警和综合分析功能,为企业和园区固废产排全过程智能管控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53.
松木岛化工园区是大连市“一个中心,四大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总结国内工业园区环境风险监控预警技术的基础上,从有毒有害气体监测因子确定、监控平台建设、空气预警站网点建设、应急体系建设等方面深入研究了松木岛化工园区环境风险预警体系,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措施,为大连市各化工园区环境风险预警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
分析了河南双河油泥在微生物降解过程中烷烃的组成与分布特征,结果表明,XT-4、F-2、C-2、A-1和AB-1菌的混合菌对饱和烃组分有好的降解效果:当饱和烃含量在60~70g/kg范围时,经过120d的降解,饱和烃降解率达到66.4%,随着降解的进行,正构烷烃分布由单峰形变成了双峰形;萜烷类抗微生物降解能力强,在本实验条件下,其组成与分布没有发生显著变化。微生物对烷烃类化合物易降解顺序为:正构烷烃>类异戊二烯烃>藿烷类,C21以前的正构烷烃>C22以后的正构烷烃,姥鲛烷>植烷,Tm>Ts,藿烷>莫烷。  相似文献   
55.
为探究成都市水源地周边土壤质量状况,保护水源地环境,以徐堰河、柏条河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所采集土壤样品进行物理及化学性质如土壤pH值、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含量及重金属Cd、Zn、Cu、Cr、Cu、Ni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成都市饮用水水源地土壤pH值变化范围较大,土壤离子交换量和有机质具有一定的空间异质性;应用单因素污染指数分析,水源地土壤Hg含量可能具有较大的污染潜力。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Cd与Zn, Cu与Cr, Cu和Ni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应用主成分分析水源地典型土壤重金属,三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到90.828%,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第三主成分贡献率分别为44.082%、36.800%、9.946%。研究结果为保护成都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健康和安全提供理论支持和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56.
57.
为有效防范皮棉仓库火灾事故,采用燃烧热释放速率试验方法,利用锥形量热仪测试皮棉仓库的储存时间、温湿度环境、外加水等因素对较大密度皮棉试样燃烧特性的影响,提出相应的皮棉仓库安全管理建议。研究表明:储存时间越长,皮棉试样点燃时间越短,燃烧热释放速率越大,火灾危险性越高,应按照储存时间分开存放棉包;高温高湿环境下,皮棉棉包更易燃烧,火灾蔓延速度更快,应在夏季加强皮棉仓库的环境监控管理,适当采取降温和通风措施;用水扑救皮棉堆垛火灾只能起到降温作用,难以终止燃烧,皮棉仓库火灾扑救时应增加物理隔绝灭火的方式。  相似文献   
58.
为考察土壤渗透性改良后的径流污染削减效果和去除规律,以上海浦东某已建居住社区绿地土壤特性为样本,采用中粗砂和沸石进行渗透性改良并开展径流污染削减实验。结果表明:改良后土壤渗透性能明显提高,具有较好的截留和净化污染物作用;通过土壤成分、污染负荷、流量负荷和渗滤深度对COD、TN、TP和NH_4~+-N去除效果的影响分析,提出了不同径流污染特征下可采用不同的土壤渗透性改良方案,实现对特征污染物更有效的削减效果。研究结果可为改良城市居住社区绿地土壤渗透性,缓解初期雨水径流污染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9.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空间非均衡及动态演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以及内部动态分布特征对于制定农业现代化发展的相关政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1997-2013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进而采用熵权综合指数法测算出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同时借助Dagum基尼系数和Markov链估计方法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地区差距及其分布动态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Dagum基尼系数及分解结果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总体差距在样本考察期内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演变趋势。从三大地区来看,东部地区内差距呈现出上升趋势,而中部和西部地区内差距则呈现出下降趋势。地区间差距是造成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空间非均衡的首要原因,并且其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呈波动上升趋势;地区内差距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变化较小,而超变密度对总体差距的贡献率呈现出先上升、再下降的演变趋势。2Markov链分析表明,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状态流动性较低。从整体来看,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存在较为明显的上升趋势,并且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低水平省份将逐步减少,总体向中等以上水平发展。针对本文实证结果,由此得到如下政策建议:首先,加大国家对西部地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引导农业科技人才回归;其次,加强区域间农业现代化发展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发挥省区之间的协同效应;最后,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资源禀赋,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60.
介绍了循环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的工艺流程及设计参数、调试和运行情况,分析探讨了系统运行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稳定运行期间的检测结果表明,反应器对COD和NH3-N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86.2%和92.1%,但对TP的去除率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