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5篇
安全科学   66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16篇
综合类   148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16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1.
针对西安地区抽汲地下深层承压水所引发的地面沉降进行了分析,以Biot三维固结理论为基础,采用FLAG2D软件对西安地区地质技工学校处的地面沉降进行了二维数值模拟与土体-渗流耦合计算.通过分析模拟的计算结果,对抽水引起的深层承压含水层垂直沉降和水平变形作了详细的分析,并阐明了沉降漏斗形成的机理;发现模拟结果与实际监测的结果是基本吻合的,表明了地面垂直沉降和水平位移的特征和机理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12.
本文以抚顺矸石山立地条件下树龄为10年的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 L.、火炬Rhus typhina Nutt、白榆Ulmus pumila L.、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林以及植被自然恢复裸地(CK)5种植被恢复模式为研究对象,按土壤发生学层次进行采样,对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pH、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脲酶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CK相比,4种造林模式显著提高了Ah层的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其中,有机质、有效磷改良效果最好的是白榆模式,分别增加了194.8%、442.9%;速效钾改良效果最好的是刺槐模式,增加了262.0%;碱解氮则是火炬模式改良效果最好,增加了509.2%。不同造林模式与CK相比增加了各层次的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其中,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Ah层最大的是火炬模式,增加了134.5%和880.9%;脲酶酶活性最大的是白榆模式,增加了119.1%。从垂直角度看,有机质、碱解氮、过氧化氢酶、脲酶随土层加深含量降低,在C层达到最小值,而速效钾、有效磷、蔗糖酶的最小值则出现在AC层;不同模式对土壤pH影响不一,垂直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3.
李明  吴超 《工业安全与环保》2004,30(5):45-46,24
将人性化管理模式引入企业安全管理领域,从人的个性特征出发,把岗位安排与管理方法相结合,运用系统的观点进行安全管理设计,提出了一种可供企业参考的人性化安全管理模式和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114.
杨丽君  林洪  李明  杨艳  李海涛 《干旱环境监测》2005,19(3):129-130,141
研究了2-(2-喹啉偶氮)-4-甲基-1,3-二羟基苯(QAMDHB)与锰的显色反应,在pH为10的氯化铵—氨水缓冲介质中,O/W微乳液存在下,QAMDHB与锰反应生成3∶1稳定络合物,λmax=560nm,ε=8.22×104L.mol-1.cm-1。锰含量在40~800μg/L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用于环境样品中锰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15.
丁二酰亚胺基修饰的吸附树脂对苯胺的吸附热力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有效去除废水中苯胺及其衍生物是重要的环境问题. 由氯甲基聚苯乙烯树脂与丁二酰亚胺反应,合成大孔交联聚(对乙烯基苄基丁二酰亚胺)树脂(简称丁二酰亚胺树脂),测定了丁二酰亚胺树脂对正庚烷溶液中苯胺的吸附性能. 结果表明:丁二酰亚胺树脂对正庚烷溶液中苯胺的吸附量大于原料树脂. 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相关系数大于0.99. 利用热力学函数计算了等量吸附焓变、吸附自由能变和吸附熵变. 树脂对正庚烷中苯胺的等量吸附焓变在20~30 kJ/mol,推测吸附过程为氢键吸附;同时,通过比较树脂对正庚烷溶液中苯胺和N,N-二甲基苯胺的吸附性能的差别,进一步论证了丁二酰亚胺树脂对正庚烷中苯胺的吸附是基于氢键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116.
为解决沙河水库流域河道水质差、水环境退化等问题,以主要超标污染物CODCr、NH3-N和TP为指标,应用MIKE11、MIKE SHE及ECO Lab构建流域水文水动力及水质耦合模型,探究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并进一步评估不同控制措施下的河道水质改善效能.研究表明:耦合模型在研究区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水动力模拟精度良好,水质模拟PBIAS均小于40%;通过提高居民生活污水处理率、排口截污等措施削减点源污染入河是提升考核断面水质的关键,总量控制措施下,3条考核断面CODCr、NH3-N和TP年平均浓度分别减少6.91~22.82、0.66~2.70、0.09~0.30 mg·L-1,降幅明显,逐渐满足V类水质考核标准,并最终达到Ⅲ~Ⅳ类水平;同时,针对北沙河朝宗桥断面1—6月NH3-N和TP超标的状况,可在总量控制方案不足的基础上,采用组合引水方案.  相似文献   
117.
采用毛细管反向渗透实验装置,以湿润剂表面张力为衡量指标,通过分析3种硫化矿尘在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十二烷基硫酸钠(K12)3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中的吸湿效果,比较得出3种表面活性剂湿润性能大小。利用ZISMA图得出表面活性剂在3种硫化矿表面铺展的临界表面张力值,并探究其值对湿润行为和湿润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3种阴离子活性剂的湿润性能SDBS>SDS>K12,湿润剂在3种硫化矿表面铺展的临界表面张力分别为27.3,26.6,26.0 mN/m,且吸湿增重和吸湿速度的峰值是受铺展润湿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8.
长江中下游流域降水分区及其气象干旱时间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1961~2015年逐月降水格点数据,首先通过系统聚类法对长江中下游流域进行降水分区,然后以标准化降水指数为指标,结合小波分析方法,探讨了长江中下游流域各亚区气象干旱的时间演变规律及周期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空间上,可将长江中下游流域分为6个降水亚区,即:大巴山地农业区(Ⅰ)、湘鄂贵渝山地农业区(Ⅱ)、鄂中东平原农业区(Ⅲ)、湘赣平原丘陵农业区(Ⅳ)、鄱阳湖平原农业区(Ⅴ)和长江三角洲平原农业区(Ⅵ)。(2)不同降水亚区干湿事件交替过程存在差异,Ⅵ区与其它亚区差异较大,Ⅱ区、Ⅳ区和Ⅴ区的干湿事件具有相似的时间演变模式;除Ⅵ区外,2000年后其它降水亚区干旱发生频率增加明显。(3)不同降水亚区气象干旱的第一主周期存在差异,北部(Ⅰ区、Ⅲ区、Ⅵ区)和南部(Ⅱ区、Ⅳ区、Ⅴ区)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化特征,但各气候亚区大都显示出3.5年左右的显著周期。研究结果可为长江中下游流域各亚区气象干旱驱动因素的解释、干旱监测计划的制定、水资源的管理和旱灾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9.
啮齿类动物毒理学的初步研究结果提示新烟碱类化学品暴露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但健康效应、毒性机制和分子毒理学靶标尚不清楚.选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模型,将其暴露于吡虫啉(IMI)、烯啶虫胺(NIT)和啶虫脒(ACE)3种典型新烟碱类杀虫剂,利用基因加权共表达网络分析细胞基因表达谱的变化.基因加权共表达网络分析将基因分...  相似文献   
120.
在未来战争中,核武器爆炸或施放放射性战剂都可能污染饮用水及其水源,造成对人体的危害。因此对于放射性落下灰污染后的饮用水必须净化,使之达到战时饮用水标准。采用压缩蒸馏、电渗析、反渗透等方法虽然净化效率高,但是还存在一些没有解决的技术问题,而且设备庞大、价格昂贵,一般的简易方法虽然效果较差,不能满足净化要求,但作为辅助手段,仍为人们所重视,本文采用一些净化材料和“饮水去沾染净化剂”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