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2篇
安全科学   4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58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以中温餐厨垃圾(FW)厌氧消化反应器为研究对象,结合稳定运行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考察了两种常见的厌氧消化反应器—完全混合式反应器(CSTR)和有回流的推流式反应器(R-PFR)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结果表明,两种构型的反应器均能在3.0 kg·m-3·d-1(以VS计)负荷下稳定高效地运行.R-PFR具有更稳定的稳定性指数,如总碱度(TA)和挥发性脂肪酸比TA值(VFA/TA),以及更低的氨氮(TAN)和游离氨(FAN)浓度,但产气效率(如比甲烷产率(SMP))不及CSTR.R-PFR中以Chloroflexi门(37.35%)和Firmicutes门(31.22%)为优势细菌,而CSTR中以Bacteroidetes门(31.14%)与Firmicutes门(44.41%)为优势细菌.CSTR和R-PFR均以Methanosaeta属为优势产甲烷菌(98.72%和84.90%),乙酸型产甲烷途径为主要的产甲烷途径.但CSTR中除Methanosaeta属以外还有一定丰度的混合营养型的Methanosarcina,以及氢营养型Methanospirillum和Methanolinea.CSTR中具有对VFA和TAN更具耐受性的产甲烷菌群,更有利于餐厨垃圾产甲烷过程的稳定进行.由于R-PFR的敏感性较低,有利于处理剧烈变化的底物,但R-PFR容易出现严重的局部酸化现象,不利于长期处理过高负荷的易降解底物(如餐厨垃圾).这些结果可为优化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工艺设计提供基础依据.  相似文献   
82.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生活垃圾与日俱增,其妥善处理是我国各级政府面临的重要环境管理问题之一.本文通过系统收集和整理1979~2016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和处理的政府统计及相关中英文文献数据,分析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和处理的时空演变特征,建立了全国与各地区城市生活垃圾物理组分数据清单.研究结果表明:1979~2016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显著增长至2016年的2.04亿t,以厨余类为主要成分.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6.6%,无害化处理方式逐渐转向为焚烧为主、填埋补充的技术格局.我国各地区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产生量增速、物理组分、无害化处理率和处理能力等存在时空差异,各地区应因地制宜,结合国家专项规划,提高生活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水平,弥补无害化处理缺口.  相似文献   
83.
推广生活垃圾分类收集与资源化利用有助于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本文综述了我国生活垃圾分类发展历程;收集了国家和地方在推广生活垃圾分类过程中所做的工作;提炼出了生活垃圾分类过程中还存在的障碍和瓶颈;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本文分析表明,我国生活垃圾分类经历了开始(20世纪90年代)、试点探索(2000~2015年)和快速发展(2016年至今)3个阶段.目前国家和地方正逐步采用可操作性强的垃圾分类方法、融合互联网+的宣传方式、实用性的法规章程、完善的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循环链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甚至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还逐步向市场化方向发展.我国将走出一条切实可行、可复制、可推广的高效生活垃圾分类模式.后期加强全民参与及大众自觉回收的责任意识、出台更细化具体、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重视学校儿童的垃圾分类教育、充分利用国内拾荒人员,对快速推进我国生活垃圾分类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4.
控制空气污染的对策和发展战略国家环境保护局李蕾,房志中国环境战略研究中心朱刚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乔琦一、我国空气污染的主要特征1.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在一个很长的时间内不会改变。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品种齐全,埋深1500米以内的煤炭资源总量达4万亿吨。1...  相似文献   
85.
李蕾 《环境保护》2007,(4A):48-51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将城市环境保护列为七大项任务之一,明确“以强化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强城市环境保护”,要求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到2010年,全国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60%,着力解决颗粒物、噪声和餐饮业污染等。(《国家“十一五”环保规划》也明确了“十一五”期间我国城市的环境质量控制目标和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目标,积极解决群众关心的环境热点和难点问题。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当前我国的城市环境问题从整体上看仍然相当突出,距离(《决定》的要求和实现“十一五”国家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目标有相当大的差距和难度。  相似文献   
86.
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是通过强化环境管理和健全环保法规体系,有效进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重要措施之一,它的基本点在于,根据污染源的分布状况,环境介质的特征,可供选择的污染控制技术和环境质量保护目标,通过科学地论证和充分协商,从法律或行政上规定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种类、排放方式、排放强度及排放量,使排污单位和环境管理部门明确各自的权力和义务,通过排污许可证制度把控制污染的政策、法规、标准、制度和措施具体化,使之更  相似文献   
87.
李蕾 《环境保护》2007,(7):48-51
<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将城市环境保护列为七大项任务之一,明确"以强化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强城市环境保护",要求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到2010年,全国设市城市污水处理率不低于7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不低于60%,着力解决颗粒物、噪声和餐饮业污染等.<国家"十一五"环保规划>也明确了"十一五"期间我国城市的环境质量控制目标和城市生活污水、垃圾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目标,积极解决群众关心的环境热点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88.
为探析厌氧消化过程稳定性与微生物群落的相关性,在餐厨垃圾厌氧消化反应器中引入负荷扰动以诱导不同的运行状态,理化分析和高通量测序相结合用于研究各个状态下的状态参数响应及微生物群落动态.结果表明,均衡的群落结构保证了反应器的稳定运行,稳定状态下反应器的甲烷产率和挥发性固体(VS)去除率分别高达(0.50±0.01)LCH4/gVS和(89.58±0.08)%.高负荷下产酸细菌(柔膜菌门、放线菌门)大量增殖,诱导互养脂肪酸降解菌(梭菌纲)的相对丰度剧增,然而与之互营的氢型产甲烷菌的丰度和活性却下降了.产甲烷菌与互养脂肪酸降解菌的失衡导致它们不能有效的互养合作,从而引起挥发性脂肪酸(VFA)积累和过程失稳.积累的VFA和氨使比乙酸产甲烷活性(SAMA)和比产甲烷活性(SMA)分别下降60.12%和72.51%,进一步加剧了过程失稳.扰动停止后,尽管反应器恢复了原有运行条件和性能,但微生物群落达到了新的平衡.  相似文献   
89.
QSAR技术对高关注化学物质生态环境毒理风险预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将国外先进的QSAR技术应用于高关注化学物质(SVHC)的生态环境毒理风险预测中,以促进QSAR技术在生态环境毒理学领域的发展和应用. 采用国外先进的经科学验证的ECOSAR预测模型,对欧洲化学品管理署(ECHA)于2008年10月28日正式公布的15种SVHC的生态环境毒理风险进行了预测. 结果显示,对于蒽,4,4′-二氨基二苯甲烷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等9种化学物质,ECOSAR模型的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接近. 危害性分级标准预测结果显示,这9种化学物质为极高风险化学物质,这与ECHA将它们列为SVHC的结论一致. 对于另外6种化学物质(二水合重铬酸钠、三乙基砷酸酯、二氯化钴、五氧化二砷、三氧化二砷和砷酸氢铅),ECOSAR模型预测结果可信度不高. 对于15种SVHC和ECOSAR的预测结果准确率达到60%. ECOSAR预测模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供与试验结果接近的化学物质生态环境毒理风险评价结果,作为一种重要的非试验科学技术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化学品管理的需要.   相似文献   
90.
天气类型对天津大气PM_(10)污染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天津地区出现的天气系统进行分类,利用后向轨迹模型对到达天津地区的气团轨迹进行模拟,并按照不同天气类型进行聚类,分析不同天气类型下到达天津地区的气团传输路径.结果表明,到达天津地区的气团主要来自西北和东南方向.对采暖期和非采暖期不同天气类型的出现频率及其对大气中ρ(PM10)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天气类型是影响天津地区ρ(PM10)变化的重要因素.2008年采暖期的有利天气类型出现频率为84.2%,比非采暖期(66.9%)多17.3%;同期不利天气类型出现频率为15.8%,比非采暖期(32.2%)低16.4%.虽然采暖期颗粒物排放源强有所增加,但是有利天气类型出现频率明显高于非采暖期,而不利天气类型出现频率较低,这是2008年采暖期ρ(PM10)比非采暖期略低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