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安全科学   8篇
综合类   17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文章以标准纤维素为对照吸附剂,以菲为对照吸附质,采用批量平衡振荡法进行吸附实验,研究不同pH条件下,小麦根吸附极性污染物(2,4-二氯苯酚和硝基苯)的行为差异。结果表明:污染物吸附以疏水性分配为主,吸附系数(K_d)值随化合物疏水性的增强而增强;非解离型极性污染物(硝基苯)的吸附与疏水性污染物(菲)类似,吸附等温线呈线性,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8,同时pH对吸附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解离型极性污染物(2,4-二氯苯酚)的吸附随pH增加而降低,仅在pH 5.0时呈现吸附线性,在pH 7.0和8.0时均呈非线性,等温线逐渐向浓度轴弯曲,这源于疏水作用以及解离的2,4-二氯苯酚与吸附剂之间静电作用的共同影响。根的吸附能力大于纤维素,这与根中含有类脂物质有关。  相似文献   
12.
手机之殇     
无论是《手机》,还是《窃听风云》,这些风靡一时的电影毫无疑问将手机夸张为"手雷",以隐喻手机成为个人情报的"泄密者",稍不留意便将自己的隐情"爆破",伤人伤己。电影归电影,但在现实生活中这个隐喻也不无道理,每天都带在身上的手机,也可能成为一颗"手雷"。如今,手机作为最方便快捷的通信手段,其集成度越来越高,处理能力越来越强,存储空间越来越大,软件和应用越来越丰富,成为信息时代不可或缺的时尚社交和生活必需品。  相似文献   
13.
炎炎夏日悄然过去,车辆自燃、充电器、楼字着火等依然频见报端。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类生活用品更加普及,无疑为火灾提供了滋生的温床。家电设备越来越多,如插线板、空调、电脑等都成为火灾高发的主要"火器",甚至半盘蚊香,一瓶花露水都颇具火力。下面我们来盘点这些"火器",它们引发的事故曾切实发生在我们身边,小的成灾,毁坏房屋;大的成难,引火烧身,一不留神,便有灼心之痛。着火物件:插线板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大量的调查.深入分析了浙江省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营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城市污水处理设施运营的发展、建设机制提出相应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15.
城市污泥的产出量与日俱增,如何把这些废弃的污泥进行无害化处理并有效利用是全世界范围内亟待解决的问题。详细阐述了国内外污泥园林绿化资源化利用技术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其中,稳定化指好氧堆肥技术,即通过控制堆肥过程温度、pH值、C/N对污泥进行前期调控;植物修复强化技术,是通过螯合剂、微生物、农艺措施方式,提高植物提取重金属速率,降低污泥施用时重金属淋滤风险。而二者联合应用,即将污泥稳定化后进行植物修复最具有前景。  相似文献   
16.
李非西  高菲 《安防科技》2013,(11):27-29
草木繁盛的夏秋时节转眼而过,天寒地冻翩然而至。取暖则成为人们抵御寒冬的基本需求,有人忙着装空调,有人忙着买电油汀,也有很多人对电热毯念念不忘。电热毯,又名电褥,是一种接触式电暖器具,它是将特制的、绝缘性能达到标准的软索式电热元件呈盘蛇状织入或缝入毛毯里,通电时即发出热量。由于耗电量少、温度可调节、使用方便、物美价廉,并且直接能暖身,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只不过,这些实用的优点背后,如果购买和使用不当却会频频引发事故,甚至是"杀机"重重。2012年11月8日,西安市友谊西路一家属院发生火灾导致1死1伤;12月25日,南京市鼓楼区一老人,在火中不幸遇难:2012年4月21日,青岛市宁夏路一栋房屋着火,造成5人遇难……  相似文献   
17.
李非西  西肖 《安防科技》2013,(10):15-17
犬的嗅觉是人的一百万倍,嗅细胞数量是人的40倍,能辨别10万种以上的气味。犬的听觉是人的18倍,能分辨高频率的声音,睡觉时都能听到半径1公里以内的声音。出身于犬类家族的搜救犬,继承了犬类的所有优秀基因。  相似文献   
18.
二甲戊乐灵是农业生产中使用量较大的一种芽前二硝基苯胺除草剂,其在环境中的持久性已经引起广泛关注。为更好地理解其在厌氧条件下的环境归趋,文章研究了Shewanella marisflavi EP1厌氧生物转化二甲戊乐灵的能力以及不同环境因子对该转化的影响。试验以乳酸钠作为电子供体,二甲戊乐灵为唯一的电子受体,EP1为还原菌,分别考察不同的反应体系和条件下EP1的生长及其对二甲戊乐灵还原的情况。结果表明,S.marisflavi EP1在厌氧条件下能有效还原转化二甲戊乐灵,核黄素的存在加快了还原反应速率,而呼吸抑制剂能够延迟甚至终止还原转化反应,表明二甲戊乐灵的还原转化是与电子传递链相关联的微生物呼吸过程。此外,EP1还原二甲戊乐灵的最优条件分别为p H 8,温度35℃,盐度2%。该研究不仅扩展了希瓦氏菌利用电子受体的潜力,也为处理硝基苯胺类农药的污染修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覆膜对土壤-青菜体系Cu和Zn迁移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膜覆盖(覆膜)是一种国际上广泛采用的农作物栽培方式,极大地改变了土壤的水热生态效应,从而影响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生物有效性.通过田间对比试验,研究覆膜对土壤-青菜体系中Cu和Zn迁移及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覆膜栽培方式在促进青菜生长的同时,显著地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质.覆膜地块中土壤pH值和SO2-4含量比不覆膜地块分别降低12.77%和33.90%,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覆膜对Cu形态分布和迁移影响很小,对Zn影响则大得多.土壤中Zn的BCR(community bureau of reference)3步提取态含量分别降低25.87%、35.80%和28.17%.覆膜地块青菜根和叶中Zn含量分别较不覆膜地块增加130.9%和13.6%,但茎中减少了23.7%.覆膜栽培对土壤中Zn有一定活化作用,释放出来的Zn大部分被青菜根吸收,因此覆膜地块中青菜根对Zn的吸收量远远大于不覆膜地块.  相似文献   
20.
采用松木基黑碳为吸附剂,考察了老化作用对吸附态苯酚的脱附及微生物降解作用的影响.苯酚吸附等温线数据采用非线性Freundlich方程拟合,脱附数据采用三位点脱附模型拟合,微生物降解试验分别在恶臭假单胞菌ATCC 11172的两种菌密度下进行.结果表明,平衡位点、非平衡位点以及不可脱附位点这三种位点在不同老化时间内都存在,其中不可脱附位点上的比例(fnd60.4%)都占绝大部分,并且随着老化时间增加,易脱附位点上的苯酚逐渐往不易脱附的位点转移;通过对连续稀释脱附数据的分析表明,脱附体系中脱附产物的不定期移除(非生物移除)能够极大地促进脱附的进行;老化时间越长,吸附态苯酚的生物可利用性越小,但同一老化时间内两组不同菌密度之间的生物可利用性并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同时发现黑碳中不可脱附位点上的部分苯酚亦能被降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