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91篇
安全科学   124篇
废物处理   9篇
环保管理   34篇
综合类   317篇
基础理论   53篇
污染及防治   36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16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9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61.
南京青奥会空气质量保障联合观测分析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14年8月,为做好南京青奥会空气质量保障工作,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联合中科院大气物理所、南京大学等36家单位,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空气质量保障联合观测,共获取监测数据5万多个,巡航观测里程超9 000 km,编制预报及分析报告87份,空气质量预报准确率达80%。结果表明,强力管控措施的实施,对缓解空气污染效果显著;通过联合团队观测方式,集中了产、学、研、用的技术优势和科研力量,带动了全省空气质量监测与分析能力的整体提升,为青奥会空气质量保障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62.
砂姜黑土秸秆还田配施氮肥的固碳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安徽蒙城砂姜黑土4年秸秆还田定位试验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秸秆还田配施不同氮肥水平条件下砂姜黑土耕层土壤容重、有机质组分的变化特征,分析了土壤有机质含量与土壤容重的相关性以及秸秆还田和氮肥施用对土壤碳库管理指数、固碳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S)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不同施氮水平间,秸秆移除的土壤容重在1.24~1.31 g·cm-3之间,而秸秆还田在1.14~1.20 g·cm-3范围内,后者较前者下降2.50%~9.20%(p〈0.05),其中以秸秆还田配施N5(S+N 720kg·hm-2)处理的降幅最高。S较秸秆移除(R)显著提高了耕层土壤有机质含量(TOM)和活性有机质(LOM)含量,增加幅度分别为2.38%~10.61%(p〈0.05)和9.10%~44.74%(p〈0.05),其中分别以配施N2(N 450 kg·hm-2)、N3(N 540 kg·hm-2)水平的幅度最高。相同施氮条件下,碳库管理指数(CPMI)S较R高出2.42%~87.68%(p〈0.05);秸秆还田配施氮肥较秸秆还田不施氮肥显著提高了CPMI,提高幅度分别为41.71%、38.17%、74.62%、48.84%和48.86%(p〈0.05),并以配施N3处理的为最高,较N1(N 360 kg·hm-2)、N2、N4(N 630 kg·hm-2)和N5高出23.22%、26.38%、17.33%和17.31%(p〈0.05);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处理的CPMI较R+N0依次高出2.42%、45.14%、41.51%、78.85%、52.44%和52.46%(p〈0.01);秸秆移除各氮肥水平间的CPMI无显著差异。根据等质量土壤计算方法,等质量土壤为2615 Mg·hm-2(0~20 cm),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增加了耕层等质量土壤有机碳储量,增加范围为6.58%~14.83%;秸秆还田配施氮肥较不施氮肥显著高出10.29%~16.35%(p〈0.05),较R+N0高出25.99%~32.91%(p〈0.01),均以配施N4水平的增幅最高;S+N0较R+N0提高14.23%(p〈0.05)。相关分析表明,SOM和LOM含量均随土壤容重的减小而增加,相关系数为0.5540和0.7575,分别呈显著线性负相关(p〈0.05)和极显著线性负相关(p〈0.01)。由  相似文献   
563.
太湖流域湖盆取土生态保护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湖流域湖泊资源丰富,结合污染底泥治理,合理利用湖盆土资源是缓解建设用土紧张的有效途径,但如何确保资源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是急需解决的问题。文章结合太湖流域湖泊湖盆底质的特点,对湖盆取土的生态影响进行了分析,并从生态保护的角度探讨了湖盆取土的合理深度、生态修复及补偿等技术措施,提出湖盆取土管理要求,为规范湖盆取土行为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64.
大气污染扩散空间信息系统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将GIS(地理信息系统)引入大气多源扩散研究领域,成功地解决了GIS与大气污染扩散数据的连接问题,实现了大气污染扩散数据的计算机图形可视化与计算机一次成图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开发了一套带GIS图形处理和分析功能的大气污染扩散空间信息系统软件包,该软件包对传统的G-H面源模式进行了改进工作,提高了其计算速度及计算精度。对线源模式进行了研究,提高了其计算速度及计算精度,解决了在普通微机上实现线源污染扩散的计算问题。   相似文献   
565.
杨平  张子川  杜威宁  黄佳芳  仝川 《环境科学》2015,36(10):3633-3640
以闽江口短叶茳芏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沿半咸水至淡水的盐度梯度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分析样品间隙水溶解性CH4浓度及其主要理化指标,探讨了河口沼泽湿地间隙水溶解性CH4浓度的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夏季鳝鱼滩、蝙蝠洲和下洋洲湿地间隙水CH4浓度均值分别为331.18、299.94和638.58μmol·L-1,冬季均值分别为9.04、266.67和322.68μmol·L-1,呈现夏季显著高于冬季的时间动态特征(P0.05);2沿半咸水至淡水的盐度梯度,间隙水溶解性CH4浓度呈现递增的空间分布特征;3土壤间隙水CH4浓度与土温、DOC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土壤p H、盐分和间隙水SO2-4、Cl-浓度呈显著(P0.05)或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河口盐度梯度下短叶茳芏沼泽湿地间隙水CH4浓度时空特征是土壤理化性质和潮汐等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66.
晋东旱区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分析了晋东丘陵旱农地区(寿阳)农作物秸秆资源及其利用现状,通过秸秆过腹还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粪肥与秸秆配合还田、培肥土壤的定位试验;及其旱地水分利用效率等研究,获得秸秆过腹还田、农田休闲期秸秆覆盖、作物生育期秸秆覆盖和直接还田等4种利用途径的有关参数。以秸秆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最大为目标函数,运用线性规划模型,优化秸秆综合利用结构,对北方旱地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67.
采用单颗粒黑碳光度计(SP2)结合MARGA在线分析仪对南京地区冬季和夏季黑碳(BC)的质量浓度,以及硫酸盐,硝酸盐对其混合状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冬季和夏季南京地区BC质量浓度分别在1.01~14.5μg/m3和0.20~3.81μg/m3之间,均值分别为(4.39±2.66)μg/m3和(1.67±0.76)μg/m3,均呈现早晚高值的双峰型日变化特征.运用相对包裹层厚度Dp/Dc表示BC混合状态,冬季和夏季Dp/Dc分别在1.39~2.34和1.03~1.45之间,均值分别(1.81±0.21)和(1.24±0.08),Dp/Dc日变化特征与BC相反,冬季Dp/Dc日变化幅度较大.冬季Dp/Dc与SO42-和NO3-的相关性较好,Dp/Dc与NO3-的相关性高于其与SO42-的相关性,夏季则相反.冬季清洁时期BC以本地源排放为主,其混合状态受硫酸盐和硝酸盐影响较高,冬季重污染时期,受排放源以及区域传输的影响,Dp/Dc与SO42-和NO3-的相关性较低.  相似文献   
568.
本研究选取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并基角毛藻(Chaetoceros decipiens)和小普林藻(Prymnesium parvum)等3种常见海洋浮游藻类为材料,将处于指数生长期的藻细胞置于不同浓度的癸二烯醛(2E,4E-Decadienal,DEC)中,癸二烯醛是一种毒性较强的常见多不饱和醛,观察癸二烯醛对藻类光合色素种类及含量的影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检测到东海原甲藻含有5种光合色素,并基角毛藻含有8种光合色素,小普林藻含有9种光合色素,3种藻类的共有色素有4种。经浓度为1 mg/L癸二烯醛处理后,3种藻类的光合色素浓度无显著变化。癸二烯醛浓度为3 mg/L时,对东海原甲藻光合色素浓度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其所有色素浓度在第一天内几乎都未检测到;而并基角毛藻的硅甲藻黄素和硅藻黄素浓度均在第一天显著增加,其他色素浓度则无显著变化;小普林藻的硅甲藻黄素、硅藻黄素、岩藻黄素的浓度在实验的不同时间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余色素不受该浓度的癸二烯醛影响。当癸二烯醛浓度达到5 mg/L时,并基角毛藻中除玉米黄素外的其他7种光合色素浓度显著下降;小普林藻中除玉米黄素外的多种色素浓度受到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69.
HRT对一体式PTFE膜生物反应器运行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毅  王占生  杜晓文  刘磊 《中国环境科学》2012,32(12):2192-2198
针对垃圾渗滤液高COD、高NH4-N,低生化性的特点,开发UASB/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处理工艺.在不同水力停留时间(HRT)下,考察了系统对污染物去除效果及其膜污染特性.结果表明,在不同的HRT条件下,UASB/缺氧/好氧-膜生物反应器组合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出水水质良好且稳定.出水COD除率随HRT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且HRT为12.8h时达到最大值94.96%;系统对NH4-N的平均去除率随HRT的延长而升高; 膜污染实验结果显示: 较低的HRT条件下意味着膜通量较高,会加剧膜污染进程.通过实验得出结论当HRT=15h时,对膜污染的控制最为有利.对膜进行清洗,并进行扫描电镜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凝胶层的形成是膜透水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70.
文章研究基于2018-2021年济南市典型城区大气苯系物监测数据,利用·OH消耗速率(L·OH)和臭氧生成潜势(OFP)分析化学活性特征,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探讨其主要来源,并评价苯系物健康风险。结果显示济南市苯系物质量浓度(17.18±16.06)μg/m3,冬季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夏季浓度最低,甲苯、苯和1,3,5-三甲苯为浓度较高的物种;苯系物L·OH和OFP分别为(1.59±3.05) s-1、(79.12±88.22)μg/m3,均为冬季最高,关键活性组分有1,3,5-三甲苯、苯乙烯、1,2,3-三甲苯、甲苯和1,2,4-三甲苯;主成分分析法结果显示苯系物主要源类为溶剂使用源、石油化工源和机动车排放源;苯系物非致癌风险HI为4.23×10-2,处于安全范围(HI<1),致癌风险4.51×10-6,高于安全阈值(10-6),存在致癌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