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3篇
综合类   13篇
污染及防治   1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2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1.
山西省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是集环境监测、监视和控制于一体的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解决了传统污染源监控系统"只监不控"、"只监结果不监过程"的问题。介绍了该系统的组成、功能及技术特点,并于2010年3月通过该系统对超标排放企业远程监控的实施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有效对监控企业进行实时监测,并对污染超标企业进行远程控制和警示,从而有效提高了环境监管水平和执法效率,加强了防止和应对突发性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郝天  杜鹏飞  杜斌  曾思育 《环境科学》2014,35(1):304-312
针对焦化污染物的毒性影响,以山西省清徐市某焦化厂为研究对象,通过采样分析、文献调研,构建了焦化厂污染物排放清单,采用生命周期影响评价(LCIA)模型USEtox计算焦化污染物排放的人体及生态毒性影响,对结果进行排序筛选,分析并识别了焦化行业优先污染物、污染优先控制工段以及焦化厂选址对毒性排放的影响,为区域人体健康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果表明,焦化行业排放的人体毒性优先污染物为苯并[a]芘、锌等,生态毒性优先污染物为芘、蒽等;在装煤、焦炉烟囱、推焦和熄焦这4个工段的排放中,有机毒性排放集中于装煤工段,优先污染物为苯并[a]芘、苯、萘、二苯[a,h]蒽等,金属毒性排放集中于熄焦工段,优先污染物为锌、砷、锑、汞等;焦化污染物毒性受排放地区的影响,厂区从城市迁至农村的过程可以大幅降低有机物的毒性影响,但是对于金属毒性的降低并无积极作用,并且会增加农村土壤和水体受重金属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灰色关联分析的理论与方法为基础,分别将江苏全省SO2排放量、工业烟(粉)尘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和工业固体物产生量作为因变量参考数列,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发电总量、火力发电量、火力发电量占发电总量比重作为比较数列,对电力发展与环境变化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火力发电对环境变化影响较大.因此,积极发展新能源发电项目,扩大新能源发电比重,降低火力发电比重,构建合理的能源结构成为江苏省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是中国重要的重工业能源基地,温室气体排放量位居中国前列,减排压力巨大。采用《2006年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的修正性方法,测算并分析了近年来山西省能源消费的CO2排放情况,并以山西省CO2排放大户——火电行业为例,构建长期能源替代规划系统(LEAP)模型,研究了火电行业实施CO2减排的技术措施。结果表明:(1)2001—2011年,山西省CO2排放呈现出持续快速增长态势,在中国占比较大;(2)能源消费构成不合理与产业结构不均衡是山西省CO2低排放缺陷正在快速加剧的主要原因;(3)火电行业短期内较有效的减排措施主要为提高管理水平以及传统火电机组改造扩容,从中长期看,则更多需要依靠技术进步。同时,针对山西省CO2排放特点提出了相关的应对措施与建议,以期为有关部门制定山西省低碳经济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研究基于电力企业多数采用的湿法脱硫和半干法脱硫两种脱硫工艺,确定了电力脱硫设备工况自动监控系统的监控参数,建立了电厂脱硫设施运行状况判定标准,并通过某电厂30万千瓦机组脱硫设施运行过程及末端排放数据加以验证。结果表明,电厂烟气脱硫设施运行工况实时监控系统作为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在电力行业脱硫监控方面的具体应用,为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的有效运行提供了保障,为各电厂污染物减排、排污收费、脱硫电价的考核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6.
轻质Cf/SiOC复合材料表面抗氧化涂层烧蚀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提高轻质碳纤维增强SiOC(C_f/SiOC)多孔陶瓷复合材料的抗烧蚀性能。方法用TaSi_2、MoSi_2为高温抗氧化组分,SiB_6为烧结助剂,硼硅酸玻璃为粘结剂,采用浆料法在C_f/SiOC复合材料表面制备多层梯度化抗氧化涂层。用氧乙炔考核带涂层复合材料的抗氧化及抗烧蚀性能,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烧蚀后的形貌进行分析。结果采用硼硅酸玻璃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获得表面致密的涂层,有效地提升涂层的阻氧能力,同时能够降低涂层与基体材料之间的热失配。通过浆料法能够获得梯度化的抗氧化涂层,即涂层由靠近基体部分的多孔层逐渐过渡至最外层的致密层。在氧乙炔考核烧蚀实验下,涂层表现出优良的抗烧蚀性能,并且随着表面烧蚀温度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烧蚀行为。在1660℃下烧蚀后,线烧蚀率及质量烧蚀率分别为0.03μm/s,2.96×10-8g/(mm2·s),随着烧蚀温度增加至1760℃,线烧蚀率及质量烧蚀率增加至0.06μm/s,1.03×10-7g/(mm2·s)。带涂层的复合材料烧蚀后,涂层表面没有裂纹,但都出现了大量的孔洞,其主要原因是硼硅酸玻璃的挥发,基体材料并没有发生明显的氧化,涂层表现出优良的抗氧化、阻氧能力。结论硼硅酸玻璃的引入能够在较低的温度下获得表面致密的涂层,提升涂层的阻氧能力。制备的多组分抗氧化烧蚀涂层,可以有效地提高C_f/SiOC复合材料的抗烧蚀能力。  相似文献   
17.
孙文彬  杜斌  赵秀兰  何丙辉 《环境科学》2013,34(3):1107-1113
沉积物是自然水域的重要生态组成部分,是形成湖泊、水库富营养化的关键因素之一.为研究三峡库区澎溪河流域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特征及迁移转化规律,采用连续提取法对澎溪河底泥3个断面及消落区3种土壤类型中磷赋存形态进行分析,并通过等温吸附实验研究了磷的吸附规律,确定了零净吸附磷浓度(EPC0).结果表明,澎溪河底泥中的总磷含量在0.80~1.45 g·kg-1之间,赋存形态以无机磷为主,其中钙结合磷和蓄闭态磷比例在80%以上,铁铝结合磷含量较低,该流域底泥受自然岩石状态及沉积环境的影响较大,而人为活动对其影响较小;消落区土壤总磷含量在0.65~1.16 g·kg-1之间,磷的赋存形态也以无机磷为主,冲积土和紫色土也以钙结合态磷和蓄闭态磷为主,水稻土中则以蓄闭态磷含量最高.澎溪河高阳、黄石和双江3个断面底泥的EPC0分别为0.08、0.13和0.11 mg·L-1,消落区冲积土、紫色土和水稻土的EPC0分别为0.08、0.09和0.04 mg·L-1.EPC0值与沉积物中总磷、pH、Ca-P、黏粒含量呈正相关性,其中与pH和Ca-P相关性显著.根据澎溪河上覆水中磷浓度的季节变化,初步判定底泥及消落区土壤在夏秋季节为磷的"汇",在冬春季节则成为其"源".EPC0高于水体富营养化临界值,底泥及消落区土壤中磷的释放依然是不可忽视的潜在问题.  相似文献   
18.
由美国耶鲁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合作开发的环境可持续指数(Environmental Sustainability Index,ESI)可用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能为其后代人保持良好环境状态的能力,也可考虑作为环境决策的基础之一。其研究处在现有环境可持续指标体系研究的国际前沿水平。本文简介了ESI的进展与内涵;阐述了2005ESI的指标设置、方法学及其改进;列举了2005ESI用于146个国家或地区环境可持续性的测试结果及其政策建议,分析了中国得分很低的原因,最后,概要评述了ESI的特点和进一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党中央、国务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大制度创新。《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工作规定》于近期正式出台,首次以党内法规形式明确了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的制度框架、程序规范、权限责任等。从发展历程来看,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大致经历了督企为主、督政督企并举、党政同责三个阶段。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具有突出政治站位、压实责任,坚持问题导向、强化震慑,突出边督边改、取信于民等基本特征。为强化成果应用,全面准确把握当前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难点,本文设置7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对首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所指问题的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初步剖析问题产生原因,并从督察对象、督察内容和督察体制方面对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杜斌 《环境保护》2011,(8):24-26
"十一五"期间,山西省的环保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全面完成,部分地区的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纳入国家考核的5个重点城市全部摘掉了排名最后的"黑帽子",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环境监管机制不断创新,环境保护对经济结构的优化作用初步显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