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34篇
安全科学   31篇
环保管理   19篇
综合类   86篇
基础理论   12篇
污染及防治   2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71.
北京市再生水灌溉对土壤、农作物的重金属污染风险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如何准确、客观表征再生水长期灌溉的重金属污染风险是人们关注的主要问题之一。研究通过调查不同水源灌溉条件下土壤、小麦重金属含量,结合不同输入途径对再生水灌区土壤重金属的贡献,评估再生水灌溉对土壤、农作物的重金属污染风险。结果表明,污灌区、再生水灌区土壤均呈现不同程度的重金属累积,但不同灌区小麦籽粒的重金属含量之间没有差异。北京市再生水重金属浓度远远低于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再生水灌渠中采集的水样重金属浓度与地下水重金属浓度之间的差异并不显著。通过再生水灌溉途径带入的重金属与地下水灌溉相当,低于大气沉降和有机肥施用等输入途径带入的重金属。当前再生水灌溉导致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风险较小,并不会导致农作物重金属超标。再生水灌区土壤重金属污染并不一定是由于再生水灌溉导致,更大程度是早期的污水灌溉或有机肥施用造成的。  相似文献   
72.
为了提高污泥的脱水效率,需要对污泥进行预处理.探索了一种新的污泥预处理方法,即利用炸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作用于污泥.通过小型试验发现,污泥颗粒粒径在爆炸冲击波的作用下变小,污泥的絮状胶体结构破坏,污泥颗粒由胶结紧密变为疏松,从而证明了爆炸冲击波促进污泥改性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3.
对江苏近 70年的地震观测历程和技术进步作了简要回顾 ;总结了数字化地震台网建设的经验和体会 ;展望了在江苏特定的地理条件下 ,即在第四系覆盖厚、海域地震多而布网均困难的情况下 ,现代地震观测技术的应用前景和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4.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向城镇,也正是这群建设城市、创造财富的农民工,如今已成为我国工人阶级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正在演变成为工人阶级的生力军,但他们基本处于在城市“立业”,但难以在城市“安居”的“半城镇化”状态。由于我国固有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体制而伴随身份差别,使得农民工成为城市社会的弱势群体。如何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社会问题,特别是妥善解决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已成为我国能否突破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75.
为认真落实《关于报送打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专项行动情况的紧急通知》要求,高标准做好“打非”报送工作,2月11日,淮安市安委办组织召开”打击安全生产非法违法行为报送工作”协调会。市公安、安监、建设、交通、质监、工商、国土资源、文广、海事、消防、交巡警、畜牧水产、建工、农机等单位和各县(区)安监局分管负责人30余人参加了会议,市安监局张立华副局长出席会议并讲话。  相似文献   
76.
杨军  宋峰 《灾害学》2001,16(4):27-32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有其明显的自然属性,而地震灾害则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地震灾害是相对于人类活动而言的。本文借用胡焕庸线,将中国大陆分成东区和西区两个区,并初步探讨了人口稠密和经济发达的中国东部地区的防震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77.
从检讨现今地震预报问题入手 ,正视其不足 ,寻找新的可避免其不足的途径 ,提出了依据波动信息预报地震的概念。这里所说的波动信息是特指通过地球质点传播的各种波所固有并夹带的信息如地震波信息、电磁波信息、潮汐波信息等等。本文将波动和波谱的检测与分析研究归结为 3条 :1 用什么仪器、摆成什么阵势检测可用于地震预报的波动信息 ;2 如何分析这些检测到的波动信息并确定与地震孕育、发展、发生有关的信息参数 ;3 如何将有关信息参数形成地震预报判据或指标 ,预报未来地震的时空强三要素  相似文献   
78.
利用ASP.NET和ADO.NET技术开发的新疆空气质量日报网站数据传输管理系统,实现了网站空气质量日报的动态管理,同时依托该网站将沙尘暴天气应急监测数据传输系统作为其组成部分,使对新疆境内的区域大气质量监测数据的管理更加及时、高效,提高了工作效率,新疆的城市空气质量日报工作达到全国领先水平.本文对本系统的开发原理、系统的功能特点和设计方案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79.
垃圾填埋场的灾害隐患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军  黄涛  杨立中 《灾害学》2004,19(4):13-17
卫生填埋法作为一种垃圾处置方式已被国内外广泛使用.本文分析了垃圾填埋场的潜在危害与安全隐患,并结合我国国情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0.
酸性降水成因及其控制对策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