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1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9篇
安全科学   76篇
废物处理   8篇
环保管理   41篇
综合类   166篇
基础理论   37篇
污染及防治   30篇
评价与监测   12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1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微气泡臭氧催化氧化-生化耦合工艺深度处理煤化工废水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刘春  周洪政  张静  陈晓轩  张磊  郭延凯 《环境科学》2017,38(8):3362-3368
采用微气泡臭氧催化氧化-生化耦合工艺对煤化工废水生化出水进行深度处理,考察耦合系统处理性能及不同臭氧投加量和进水COD量比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气泡臭氧催化氧化处理能够有效降解废水中难降解含氮芳香族污染物,去除部分COD并释放氨氮,显著提高废水可生化性,臭氧利用率接近100%,无需进行臭氧尾气处理;同时为生化处理提供充足溶解氧(DO),实现生化处理对COD和氨氮的进一步有效去除,生化处理无需曝气.在系统出水回流比为30%、臭氧投加量和进水COD量之比为0.44 mg·mg~(-1)的运行条件下,耦合系统处理性能较好.微气泡臭氧催化氧化处理对COD去除率为42.5%,臭氧消耗量与COD去除量比值为1.38 mg·mg~(-1),臭氧利用率为98.0%;生化处理对COD去除率为42.3%;耦合系统整体COD去除率为66.7%,最终平均出水COD浓度为91.5 mg·L~(-1),估算整体臭氧消耗量与COD去除量比值为0.68 mg·mg~(-1),具有较优的技术经济性能.  相似文献   
12.
麻醉呼吸机在大型手术过程中会经常使用,由于麻醉过程中会使用一定氯化物,因此会造成一定有害气体的外泄,有害气体会影响手术进度以及手术的准确程度.针对上述问题,提出麻醉呼吸机在手术室内环境中产生的毒害气体的分析以及预防方法.对麻醉呼吸机能够泄露出的有害气体影响程度以及影响范围进行估计,针对产生的有害气体设计了完整的预防系统,通过传感器的使用达到对有毒气的预防监测过程.试验结果表明,设计的有害气体预防系统能够高敏感度对有毒气体识别分析.  相似文献   
13.
菌株DA-1被发现能在好氧和厌氧环境中将硝酸盐转化为气态氮。在以NO3-为唯一氮源的条件下研究了碳源、C/N和pH值对菌株DA-1好氧和厌氧反硝化脱氮的影响。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48 h内菌株DA-1的厌氧脱氮效率高于好氧脱氮率;菌株DA-1能在好氧和厌氧条件下利用乙酸、柠檬酸以及葡萄糖进行细胞增殖和反硝化。在厌氧条件下,三者作为碳源时的反硝化效率分别为(34.04±0.15)%、(22.72±0.32)%和(11.32±0.06)%,均低于好氧条件下的(25.38±0.14)%、(17.52±0.11)%和(8.06±0.01)%。2种条件下均是乙酸为碳源时反硝化效率最高。而丁二酸仅能在厌氧环境中作为电子供体参与反硝化反应。C/N越高越有利于菌株DA-1的厌氧反硝化,当C/N为10时,反硝化效率最高为(35.06±0.19)%。而在好氧条件下,菌株反硝化效率随着C/N的升高,先升高再降低,当C/N为8时,反硝化效率最高;好氧和厌氧脱氮的最适pH值为7.0。体系偏酸或者偏碱都会造成菌株DA-1脱氮效率的降低并出现亚硝酸盐累积。厌氧环境中pH=5.0时累积的亚硝酸盐浓度高达(8.95±2.05)mg/mL。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从淮河片水资源公报中提取相关指标数据,以淮河流域水资源二级分区为单元,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和层次分析法(AHP)模型计算出淮河流域各市的用水效率。结果表明,淮河上游以漯河和平顶山市为优,淮河中游以郑州和徐州为优,淮河下游以扬州和盐城为优,沂沭泗以淄博和商丘为优。  相似文献   
15.
淮河流域用水效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淮河流域水资源利用效率,从淮河片水资源公报中提取相关指标数据,以淮河流域水资源二级分区为单元,基于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和层次分析法(AHP)模型计算出淮河流域各市的用水效率.结果表明,淮河上游以漯河和平顶山市为优,淮河中游以郑州和徐州为优,淮河下游以扬州和盐城为优,沂沭泗以淄博和商丘为优.  相似文献   
16.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自2010年开展以来,连云港市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对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的监控工作仍停留在《全国农村环境监测工作指导意见》(环办[2009]150号)和《江苏省农村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实施方案》(苏环然[2007]25号)的要求上,即对连片整治示范区内的农村地表水环境、乡镇和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进行例行监测,对连片整治示范工程进行验收监测和例行监测工作的层面上。为了加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的监控,保护农村生态环境,从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系统架构入手,深入细致地研究了基于WEBGIS的数字监控系统,提出系统所要达到的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三峡水库建设前后库区10年土地覆盖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利用定量遥感监测手段,开展10年间三峡库区土地覆盖监测,采用联合国粮农组织土地覆盖分类系统在150 000尺度下划分38类土地覆盖类型,利用面向对象的信息提取方法,通过多尺度分割和模糊判别的手段开展土地覆盖的信息提取。通过监测分析,三峡库区在2002年耕地总量占总面积43.93%,森林面积占29.03%,与1992年对比,耕地面积减少1.13%,森林面积减少0.13%,灌木林增加了0.58%。影响土地覆盖变化的主要是城市扩展、库区移民、生态环境政策等原因。  相似文献   
18.
在先进技术的支持影响下,国家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规划建设工作内容逐渐细化,面对计算机终端设备的日益兴盛,透过实时监测仪器进行细化内容的全面整顿,是我国目前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手段。必要的准确数据整理、校验,在把握具体综合分析方法上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如何运用及时的分析测验工具,实施后期的良好反馈渠道建设,提供整个工作内容的参考依据,已经成为系统性管理任务的核心原则。现阶段的监测形式还存在某些方面的不足,因此需要根据长远的实践经验基础,提供适当的补充,确保综合性指挥策略,在环境保护,与必要数据信息监测方面的全面完善,和有效巩固。  相似文献   
19.
上海崇明地区大气分形态汞污染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舒  高伟  王书肖  张磊  李智坚  王龙  郝吉明 《环境科学》2016,37(9):3290-3299
2014年3月~2015年2月对上海崇明东滩湿地公园的气态零价汞(GEM)、活性气态汞(RGM)和颗粒态汞(PBM)分别进行了为期1a的连续监测.GEM、RGM和PBM的年平均浓度分别为(2.75±1.13)ng·m~(-3)、(13.39±15.95)pg·m~(-3)和(21.89±40.42)pg·m~(-3),明显高于对应北半球背景值浓度.GEM浓度在夏季最高(3.65 ng·m~(-3)),受自然源排放影响较大,秋冬季较低,受人为源排放影响较大;RGM浓度在春季最高,冬季最低,主要受风速风向的影响;PBM浓度在秋冬季节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受秋冬季节较多的细颗粒物重污染过程的影响.GEM和PBM浓度均夜间较高,白天较低,主要受空气气团混合作用影响.RGM浓度在下午较高,主要是由于GEM在下午的光氧化作用加强,利于RGM的生成.GEM和PBM浓度在偏西风向上浓度较高,受上海、江苏等地人为源排放影响较大.RGM浓度在东南风向上浓度明显高于其他方向,这是因为RGM主要来源为人为排放,其浓度受风速影响较大,东南风向上平均风速较小,持续的弱风及停滞的空气不利于RGM的扩散.  相似文献   
20.
袁嘉淙  王冬冬  胡向阳  张磊 《安全》2022,(8):106-112
为预防校园突发事件,补齐高校校园安全管理的短板,本文分析高校突发事件的概念、特征、发生原因及危害,提出高校常态管理机制,该机制包含静态的日常管理体系建设和动态的风险紧急举报程序。静态的日常管理体系由学校责任、机构建设、人员配备,以及机构的制度建设等方面构成;动态的风险举报程序对未造成严重后果的未遂事件进行管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