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5篇
安全科学   35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92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湿法回收砷碱渣中锑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先以水浸实现砷碱渣中的砷锑分离,再对水浸渣进行盐酸浸出,得到了可作为工业原料氯化锑溶液。研究结果表明,在液固比为6:1,温度40℃,浸出时间40min的条件下,可使水浸过程中锑的浸出率低于3%,砷的浸出率达到99%;盐酸浸出中,控制酸浓度为1:1,液固比10:1,温度60℃,授出时间30min,能使锑的浸出率达到88%以上。经过水浸和盐酸浸出,锑的直接回收率为85.36%。  相似文献   
82.
游离和固定化SRB污泥处理含锌废水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聚乙烯醇(PVA)-硫酸铵包埋法对硫酸盐还原菌(SRB)进行固定化处理。以含锌废水为处理对象,利用内聚营养源固定化小球与游离污泥做对比实验,考察硫酸根去除率、锌离子去除率、出水COD值等因素,并借助EDX分析小球内部锌离子含量。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内聚营养源固定化小球,硫酸根去除率为55.7%,锌离子去除率达98%,出水COD<100mg/L,进行多次循环实验,出水锌离子浓度仍达到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采用游离污泥,硫酸根去除率为46.1%,锌离子去除率为98.2%,出水COD1800mg/L以上,用于二次处理废水,锌离子去除率仅为60.4%。固定化小球循环处理废水四次后,每克固定化小球内部锌离子含量为0.04364mg。  相似文献   
83.
84.
碱性介质中还原高浓度Cr(Ⅵ)细菌的分离及其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国内外处理含铬废水的微生物仅局限于酸性或中性环境,且处理Cr(Ⅵ)的浓度仅为200mg L-1左右,难以工业化应用,尤其是不可能处理诸如铬渣渗滤液之类的碱性含铬废水及铬渣.本研究从铬渣堆埋场附近取得菌样,经富集、分离、驯化,得到能在碱性介质中高效还原Cr(Ⅵ)的无色杆菌属(Achromobacter sp.)菌株,该菌为G-,具有周身鞭毛及可运动性.对其生理及还原Cr(Ⅵ)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嗜碱,好氧,耐盐及高Cr(Ⅵ),在有氧、pH为10.30、30℃等条件下,含Cr(Ⅵ)1 570 mg L-1的废水经该菌处理16 h后浓度降至0.6 mg L-1.处理后的沉淀物中铬以Cr(OH)3的非晶形态存在,其中总铬含量为21.44%,Cr(Ⅵ)检测不出,具有很大的回收价值.图4表3参16  相似文献   
85.
1 研讨会概况“第三届澳门环境与城市发展研讨会”于 2 0 0 1年 5月 8日— 5月 1 3日在澳门举行 .这次研讨会是在前两届 (第一届 :1 999年 3月 ;第二届 :2 0 0 0年 4月 )之后召开的第三届澳门环境与城市发展研讨会 .研讨会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澳门基金会共同资助 ,由澳门大学承办 .来自内地和澳门约 50位科学家和政府官员参加了会议 .会议的主要议题是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澳门基金会、澳门临时市政局、澳门大学资助的内地和澳门两地合作项目的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研讨 .●两地科学家共同感兴趣的相关领域面临的问题和研究进…  相似文献   
86.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01用于气态碘单质的吸附与释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01对气态碘单质的吸附与释放。方法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01,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N2吸附脱附等温线等表征方法对合成的MIL-101样品进行表征。将制备的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01在75℃环境下对气态碘单质进行吸附,将吸附后的材料于无水乙醇溶液中进行碘单质的释放。结果随着吸附时间的推移,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IL-101对气态碘单质的吸附量逐渐升高,并于8 h逐渐达到饱和吸附量2.61 g(I2)/g(MIL-101)。MIL-101在无水乙醇溶液中随着时间的延长,材料吸附的碘单质渐渐释放出来。结论 MIL-101对气态碘单质在较高温度下有着优异的吸附效果,并表现出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适合用于核电站蒸汽中放射性气态碘的吸附。  相似文献   
87.
川甘青毗邻藏区是国家"两屏四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集自然环境恶劣、生态系统脆弱、社会问题复杂、经济发展滞后和宗教文化多元于一体。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生态危机日益凸显,不断吞噬着农牧民赖以生存的资源和环境,区域陷入生态退化和生计衰微的双重发展窘境。选取四川、甘肃、青海三省八县为调查对象,以实地座谈、访谈和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农牧民生计状况、生态参与情况以及地方政府、寺庙与农牧民互动关系,寻找破解困境的"钥匙"。研究认为,农牧民可持续生计框架的搭建尤为重要,关键是提高农牧民自身发展能力,实现区域的内源式发展。  相似文献   
88.
本文表述了环境风险评价的内涵、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体系,论述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风险评价基本问题,评价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风险评价与事故风险评价的基本区别,以及建设项目选址的合理性评价对于规避环境风险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9.
输油管道水环境风险评估方法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环境风险预防与控制能力,降低突发环境事件的发生频率,需建立科学高效的环境风险管理体系,其核心是实施环境风险分类分级管理,而环境风险评估方法是实现环境风险分级管理的前提和基础。文章在对油品长输管道水环境风险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管道失效可能性”作为管道事故发生概率的评价指标,以“水环境敏感性”作为事故后果的评价指标,分别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相应的等级划分原则和方法,最终运用风险评价矩阵综合确定管道(管段)水环境风险等级,可为管道企业水环境风险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0.
研究长江经济带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可为下一步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提供指导.选取生态环境、经济社会方面的6个关键指标,分析了各示范市县生态文明发展时空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各示范市县6个指标基本能实现稳定向好,到2019年指标值优于本省(市)平均指标值的示范市县数量分别占81.25%、87.5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