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3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24篇
安全科学   35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12篇
综合类   91篇
基础理论   13篇
污染及防治   2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该文利用MBR处理水产养殖废水体系,通过反应器内活性污泥培养驯化富集好氧反硝化菌。60 d后,从完成驯化的活性污泥中分离纯化、筛选出一株好氧反硝化菌F28。通过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及同源性比对,判断菌株F28为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菌株F28的好氧反硝化性测试发现,该菌株能够有效的去除培养液中的硝酸盐,反硝化过程主要发生在对数期,培养24 h后反硝化率在70%以上。菌株F28在处理水产养殖废水时,除氮作用明显,具有实际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2.
本文对环境监测质量控制进行了分析,认为要保证监测质量,就必须加强实验室内外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3.
黏性土壤具有颗粒细小和通透性弱等特点,会影响受多环芳烃(PAHs)污染的黏性土壤的热脱附效率,因此本研究选择6种调理剂(CaO、MgO、Al2O3、Fe2O3、K2CO3和沸石)来改良黏性土壤,考察调理剂对PAHs污染黏性土壤热脱附的影响,分析了调理剂对黏性土壤塑性指数、pH、阳离子交换量、粒径的影响,探讨了调理剂对PAHs污染黏性土壤热脱附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添加6种调理剂均提高了PAHs污染黏性土壤的热脱附效率,可有效去除总PAHs,并显著降低超标物质苯并[a]蒽(Baa)和苯并[a]芘(Bap)的残留浓度,其中在添加10%CaO条件下,总PAHs去除率最高,达97.48%.(2)分别添加6%的CaO、MgO、K2CO3调理剂后,黏性土壤塑性指数由18.55%分别降至14.38%、13.58%和15.25%,但添加Al2O3、Fe2O<...  相似文献   
94.
刘玉龙  张智锋  张黎  张喆  秦璐  柴国栋  郑兴  王东琦 《环境工程》2022,40(5):146-151+158
针对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性能易受进水条件变化影响的缺点,构建了侧流活性污泥水解(SSH)工艺反应器,比较研究了该反应器与常规厌氧/缺氧/好氧(A2/O)工艺反应器在不同进水条件下的污染物处理性能和微生物群落的变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A2/O和SSH反应器化学需氧量(COD)去除性能的变化较小,整体COD去除率均维持在90%左右。进水负荷和流量的升高有利于提高脱氮除磷效果。A2/O和SSH反应器的总氮去除率分别从阶段Ⅰ的58%和72%升高到阶段Ⅲ的67%和83%,总磷去除率均从60%左右升高到85%以上。与A2/O反应器相比,进水条件变化对SSH反应器脱氮性能的影响较小。相同进水条件下SSH反应器脱氮性能更好,总氮平均去除率比A2/O反应器高出23%。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SSH反应器中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更高,Dechloromonas、Accumulibacter等脱氮除磷功能菌的相对丰度更高,是反应器出水水质良好且稳定的重要原因。研究成果可为SSH工艺的设计与实际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5.
采集不同苦丁茶树的根、茎、叶及对应的土壤样品,经过清洗、烘干、研磨等预处理后,采用高压密封罐加热消解,加入磷酸氢二铵作为基体改进剂,通过氘灯扣除背景,以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GF-AAS)测定样品中的铅,铅浓度在0.000—60.000ng.ml-1时与吸光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9,检出限为0.200ng.ml-1,方法精密度RSD5%,回收率93%—107%.用上述方法研究土壤-苦丁茶树系统中铅的分布表明,各种苦丁茶树及土壤中铅的分布具有类似规律,即土壤中铅含量远高于茶树中,茶树的地下部分含量分布为:吸收根主根,地上部分为:枯叶茎老叶嫩叶,其中嫩叶中铅含量远低于限量指标(Pb≤5.0μg.g-1),对茶叶服用的安全性有利.  相似文献   
96.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AAS)技术,测定出苦丁茶冬青(Ilex kudingcha C.J.Tseng)的根、茎、叶及其栖息土壤中Cu的含量,并对土壤.苦丁茶树系统中Cu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以探讨苦丁茶树对Cu的富集规律。结果表明:栖息土壤中Cu的含量不同时,苦丁茶树巾Cu的含量表现出吸收根〉嫩叶〉茎〉主根;茶树对Cu的吸收存在饱和特性,表现为随土壤Cu含量升高,茶树对Cu的富集系数和传输效率降低,使得根际土壤中Cu含量高于非根际土壤。同时对土壤剖面不同深度Cu含量研究表明:苦丁茶栖息土壤中Cu含量呈现出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加的垂直分布趋势。本研究旨在认清Cu迁移到苦丁茶树的内在规律,以利于进一步研究其迁移的调控,使苦丁茶产品中元素处在安全有效的利用范围内。  相似文献   
97.
铝电解预焙阳极沥青烟净化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铝厂等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展,相应炭素企业也得到迅速发展,其排放的沥青烟污染日趋严重,大力研究开发能广泛应用的沥青烟污染控制技术已迫在眉睫.介绍了国内外铝电解用炭素阳极焙烧炉沥青烟的净化处理研究现状,详细评述了现有沥青烟气的治理技术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为解决沥青烟治理中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可从量子理论出发研究其粘附机理,分析沥青烟粘结性能与沥青烟相分布、成分组成之间的关系,研制改善沥青烟粘性的特效添加剂,可达到高效净化沥青烟的目的,并可推动电解铝及相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8.
针对传统的可靠性分析方法在具有动态特性的地铁车载ATP系统可靠性分析中的不足,提出动态故障树分析法。在引用可用度、平均失效时间和平均修复时间等可靠性指标的基础上,结合Isograph软件改进动态故障树分析法,建立基于Isograph的动态故障树分析模型,并通过对车载ATP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分析以及历史故障数据的统计分析确定车载ATP系统的关键部件,使用 Isograph软件预计关键部件的可靠性参数,对地铁车载ATP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求解的系统可靠性指标均满足系统需求,并且精确度较高,运用此方法能够对具有顺序相关、资源共享、可修复以及冷、热备份等特性的系统进行可靠性建模,达到快速以及准确分析动态特性系统可靠性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
为了调查湖南某铅锌冶炼厂未进行防渗处理长期露天堆放废渣的渣堆场周边土壤中的锌(Zn)污染,以距渣场0~4 km的0~20cm表层土壤及0~100 cm深度土壤的Zn质量比来表征Zn污染特征,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铅锌冶炼厂渣堆场周边土壤受到了Zn污染,污染范围在距渣堆场1 km内,污染程度随距离增加而减弱。渣堆场下、距渣堆场10 m及1 km处0~20 cm土壤中Zn质量比超过了土壤二级和三级质量标准,渣堆场下及距渣堆场10 m处为重污染,距渣堆场1 km处为轻污染。在距渣堆场1 km处及对照土壤中Zn质量比随土壤加深而减小;但在渣堆场下及距渣堆场10 m处土壤中,80~100 cm的土壤Zn质量比大于60~80 cm的土壤Zn质量比。土壤中Zn质量比随与渣堆场距离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00.
洪水灾害过程中,堤防上游水头快速变化,作用在堤基土体上的水压力是非稳定的。选取常见的堤基砂土作为试验材料,利用自行设计的试验装置,研究洪水灾害时非稳定水头条件下,堤基无黏性土渗径长度、孔隙比、渗透系数以及颗粒粒径等因素对水压力传递滞后效应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土体颗粒粒径越大水压力传递滞后效应越弱,直径>2 mm的细砾土中水压力传递滞后效应基本可以忽略;上游水头水力梯度提升的越快,下游水压力启动和稳定滞后时间越短,但下游水压力恢复滞后时间越长;水压力传递滞后时间与土体孔隙比呈反比关系;下游水压力启动和稳定滞后时间与渗透系数呈对数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