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32篇
安全科学   4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31篇
综合类   155篇
基础理论   40篇
污染及防治   22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11篇
灾害及防治   3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31.
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确保国民经济稳定增长,缓解就业压力,拉动民间投资,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市场竞争,方便群众生活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长期发展中,中小企业也暴露出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安全生产矛盾比较突出,如技术工艺落后、设备设施陈旧、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劳动条件差、事故隐患多、工伤事故多等。  相似文献   
132.
垂直厌氧折流板反应器处理树脂废水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采用垂直厌氧折流板反应器(VABR)处理离子交换树脂生产废水的中试实验装置以及实验研究过程,并着重分析了COD容积负荷和盐分对COD的去除率及出水VFA的影响,并确定了该废水的厌氧产沼气率。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温(37±1℃)环境下,容积负荷在9 kg COD/(m3.d)左右时,HRT为24 h的条件下,VABR对COD的平均去除率保持在70%左右,平均每去除1 kg COD约产生沼气0.44 m3,且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133.
多孔矿物载体厌氧固定床处理有机废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天然浮石和塑料多孔空心球而制成复合式多孔矿物载体应用于厌氧固定床反应器中,研究反应器挂膜性能,以及处理生活污水、啤酒废水效果,应用扫描电镜观察生物膜微生物相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反应器挂膜69 d后COD去除率稳定在70%以上,初次启动成功;处理生活污水中平均COD去除率为61.72%;处理啤酒废水中COD去除率高...  相似文献   
134.
以钛酸四丁酯为前驱物制备了碘掺杂TiO2催化剂(I-TiO2),考察了碘掺杂量、水解水量、水解温度和煅烧温度对催化剂物理化学性质与光催化活性的影响。X射线衍射(XRD)结果显示,I-TiO2由锐钛矿相和金红石相组成。在可见光照射下,通过降解水溶液中的苯酚评价了I-TiO2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在水解温度为20℃,水解水量为300 mL,煅烧温度为400℃,碘钛比(摩尔比)为20%的制备条件下,催化剂显示了最优的光催化活性。通过向反应体系中引入自由基捕获剂及降低溶解氧,证实光催化降解苯酚主要由光生空穴或吸附的羟基自由基引发。  相似文献   
135.
为研究重庆市大气PM_(2.5)中二次有机气溶胶污染特征,于2013年1—12月运用URG-3000ABC型中流量颗粒物采样仪连续同步采集重庆市主城区大气PM_(2.5)样品,选取OC/EC比值对PM_(2.5)中的SOC污染进行估算,结果表明,该市主城区PM_(2.5)中SOC年平均质量浓度为12.5μg/m3,占OC质量浓度的50.0%,占PM_(2.5)质量浓度的10.1%,SOC质量浓度为冬季秋季夏季春季。机动车排放是SOC前体物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36.
杉木种子涩籽的空间变异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运用“Krige”空间内插技术,对福建省杉木种子涩籽率地理流行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Krige”内插技术拟合优度达99.9%.能真实反映杉木种子涩籽率的地理流行趋势,清晰地区划出以建瓯、建阳为中心的低涩籽率区域和永太泰、闽侯为中心的高涩籽率区域,为福建省杉木种子园的合理布局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7.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国际计划述评Ⅰ——指标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蕙  温家洪  司瑞洁  尹占娥 《灾害学》2008,23(2):112-116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是综合灾害风险管理的关键途径。概述了近年来3个重要的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国际计划:灾害风险指标计划(Din)、多发区指标计划(Hotspots)和美洲计划(American Programme)的目标与成果。重点介绍了3个国际计划选取的指标:DRI首次开发了2个脆弱性全球指标;Hotspots发展了3个灾害风险指数;美洲计划开发了4个独立的指标体系,用于描述国家级的灾害风险构成要素,同时,提出城市级的风险评估指标。通过比较3个国际计划选择的指标体系的优缺点,提出选择能全面反映脆弱性和风险特征、计算简便的指标是今后灾害风险评估的关键和重点。  相似文献   
138.
新粒子生成是大气气溶胶粒子的重要来源之一,对全球空气质量、气候效应和人体健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该文综述了实际环境大气观测新粒子成核过程中使用仪器的发展变化进程和大气中新粒子成核机制以及随后增长过程的重要研究成果。目前在全球很多不同的大气环境下都观测到了新粒子生成事件发生,并通过实验室研究和模型模拟发现了一些成核和增长机制,然而尚未有统一的机制能够全面系统地解释不同环境下新粒子是如何生成和增长的。特别是中国大气复合污染条件下粒子成核和增长的机制尚不明确。开发和应用先进的监测技术,结合外场观测、实验室研究和模型模拟等研究方法,在不同环境下进行长期的全面综合观测研究,进一步探究新粒子生成和增长背后的化学机制以及新粒子对区域空气质量和全球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是大气新粒子生成研究亟待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139.
140.
本文应用粘塑性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实心体正挤和杯形体反挤成形全过程的模拟计算,得出了作用在凹模内壁侧压力的分布情况,并将计算得到的侧压力最大值与现有实验数据作了比较,二者符合较好。对于不同的挤压材料,采用该程序系统可以预测出作用在凹模内壁的侧压力,从而为模具优化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