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40篇
安全科学   31篇
废物处理   3篇
环保管理   21篇
综合类   124篇
基础理论   27篇
污染及防治   14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7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文章利用傅里叶变换离子回旋共振质谱法深入探究某浅水型湖泊为水源的水厂中原水、混凝沉淀出水、臭氧活性炭出水、砂滤池出水和出厂水中小分子溶解性有机物(DOM)的分子组成、质荷比、芳香性等变化。研究表明小分子DOM中CHOSP(含有C、H、O、S、P元素的小分子DOM,15.99%~25.99%)占主导地位,CHOP(2.26%~5.30%)占比最小。加氯消毒工艺对小分子DOM影响最大,CHONSP和CHOP分子式种类分别增加183.59%和141.91%,各类小分子DOM相对丰度均明显增加,芳香性及不饱和度趋于降低。总体上小分子DOM逐渐向低H/C、高O/C转移,出水中碳水化合物类、稠环化合物类和单宁酸类增加较为显著,类蛋白类也有所增加,脂质类、不饱和碳氢化合物类和木质素/CRAM类减少,小分子DOM的芳香性或不饱和度在动态变化中没有明显规律。  相似文献   
122.
DDT对池塘模型生态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运用微宇宙实验方法研究了浓度为0.2、2.0、20.0和200.0μg·L-1的DDT对池塘模型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个实验过程(4周)中对照组和浓度为0.2、2.0、20.0和200.0μg·L-1的DDT暴露组水体pH均值分别比实验前下降了0.28、0.19、0.15、0.38和0.37,电导率均值分别下降了6.3%、3.1%、4.7%、6.6%和8.6%;对照组和0.2、2.0、20.0μg·L-1组水体溶解氧(DO值)分别上升了27.3%、28.1%、26.4%和14.4%,而200.0μg·L-1组的DO值下降了7.2%.各组中总磷浓度在实验中后期即下降到较低的水平,总氮的浓度也大幅度下降.和对照组相比,200.0μg·L-1的DDT对大型水生植物优势种类浮萍(Lemna minor)的生长繁殖具有抑制作用,而其它浓度的DDT具有促进作用;DDT对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的生长影响不明显.DDT可使浮游动物种类减少.2.0μg·L-1的DDT对方形网纹溞(Ceriodaphnia quadrangula)、枝角类和桡足类密度均具有促进作用,20.0和200.0μg·L-1的DDT使轮虫和介形亚纲动物数量在实验后期上升,除此以外,随时间的推移,各浓度的DDT使各类浮游动物密度下降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与实验前相比,对照组以及浓度为0.2、2.0和20.0μg·L-1的暴露组中凸旋螺(Cyraulus convexiusculus)重量分别增加了12.8%、5.3%、102.2%和219.9%,而200.0μg·L-1组中凸旋螺重量下降了33.8%.随着DDT浓度的升高,微宇宙中的细菌总数总体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整个实验过程中,对照组的群落总生产量/群落呼吸量(P/R比值)的平均值接近于1,表明生态系统成熟稳定;而各暴露组P/R比值均大于1.1,这可能与DDT对浮游动物具有较强的毒性作用,而对水生植物没有明显影响有关.  相似文献   
123.
污水处理厂是向水环境中传播抗生素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 ARGs)的热点。与城镇污水相比,工业园区废水成分复杂、污染物浓度高,更有利于ARGs的增殖和扩散。为探究不同类型废水环境的ARGs组成特征和潜在的传播风险,采用宏基因组学技术分别对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系统(W1-SD)、工业园区废水处理系统(W1-SI)和2个城镇综合污水处理系统(W2-LH1和W2-LH2)进行取样调查。结果显示,多重耐药类、磺胺类、氨基糖苷类和杆菌肽类抗性基因是废水环境中的主要耐药类型,Ⅰ型整合子、转座酶基因等可移动遗传元件(MGEs)对sul1、aadA和ereA等基因亚型的增殖扩散发挥了关键作用,通过序列分型发现质粒型ARGs的相对丰度更高,尤其是在进水样品中,氨基糖苷类和磺胺类等抗性基因是主要的质粒型ARGs;污水处理过程削减了ARGs多样性,且经过二次沉淀工艺,ARGs丰度均明显降低,但在W1-SI和W2-LH2中,后续的深度处理工艺又使ARGs丰度升高;与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相比,W1-SI的ARGs组成更为稳定,最终排水中富集了较高丰度的质粒型ARGs,同时识别...  相似文献   
124.
针对滇池流域污染最为严重的大清河,采用附加回流生物接触氧化工艺(IBCOP)开展河道水体的旁路处理示范工程研究。IBCOP示范工程的设计规模为1 000 m3/d,HRT为4.75 h,在2007年11月至2008年4月冬旱季期间,根据气候和进水水质条件调节回流比,示范工程运行了3种工况。研究结果表明:示范工程对COD和NH+4-N具有较高的去除效果,平均去除率为46.8%和48.8%,高回流比有利于去除NH+4-N;受到低温、低碳源、高进水DO和生物膜生长不佳等因素影响,示范工程对TN去除效果较低,平均去除率为10.2%,调节回流比不能显著改善碳源不足的情况;水绵的吸收和底泥的沉积是示范工程除磷的主要机理,TP平均去除率为17.9%,低TP浓度进水、生物膜的脱落以及高回流比不利于除磷。  相似文献   
125.
活性污泥总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处理某制药废水的MBR反应器中采集活性污泥,评价不同DNA提取方法对其总DNA提取效率的影响。DNA提取分细胞裂解和DNA纯化2步,对细胞裂解比较了珠磨匀浆法、反复冻融法、十二烷基磺酸钠(sodium dodecyl sulfate,SDS)裂解法等7种方法;对DNA纯化比较了酚/氯仿纯化法和胶回收纯化法。结果表明,SDS裂解法、酚氯仿纯化法最优。通过条件优化实验,确定SDS裂解酚/氯仿纯化法在污泥量1.1 g,10 000 r/min离心5 min的操作条件下,获得的DNA产量(10 774 μg/g泥重)和纯度(OD260∶OD280=1.84)等综合指标最好。  相似文献   
126.
张庆阳  田晓阳 《环境教育》2016,(Z1):107-108
正世界上有2条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日本地处世界最活跃的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多的国家。日本虽然国土面积只占世界的0.25%,但其6级及6级以上地震发生的次数却占全世界发生总数的20.8%。据统计,日本每年发生地震多达1500次以上,其中震级在3级以上的每天就有4次,是名副其实的地震国。日本地震灾害占世界的比重较高,但其灾害损失占  相似文献   
127.
安徽省近49年短历时强降水事件趋势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加强对小时时间尺度的雨强特征及变化分析研究,基于安徽省1961~2009年16个台站1小时降水量资料,针对超过98%分位点的短历时强降水事件,分析其短历时强降水量、降水次数、降水强度、占总降水的比重及日分布的趋势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49 a来安徽省短历时强降水量总体呈增多趋势,且自东向西增加趋势逐渐显著。由M K突变检验法分析可知,2001年后有明显的向上突变整体增多,2005年后突变显著。主要是短历时强降水次数的增多导致短历时强降水量增多。近49 a来安徽省总降水量增加的78%来源于短历时强降水,且在总降水时间日趋减少的情况下,短历时强降水时间增加,对总降水的贡献越来越大。而在日分布方面,短历时强降水的日分布呈明显的双峰结构,频发时间段分别位于午后到傍晚、后半夜到早晨。但出现在上午的短历时强降水量及次数的增长趋势要明显超过午后到傍晚,因此可推测未来峰值和谷值的差异将减小,双峰的特征将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28.
将500kV高压交流输电线路与新兴的500kV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电场环境进行了监管标准、监测技术及场强分布等方面的分析和对比,归纳了减弱高压输电线路电磁环境影响的措施,并提出针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进行源头控制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9.
从“商品环境影响评估”的角度,探讨环境标识与可持续发展的因果关系。世界各地现已因应环境保法例及商品的市场需求,循“品质圈”的模式革新产品。虽然生命周期评价(LCA)是环保标识的重要支柱,可惜迄今对估并需强化它在环境安全与健康资源运用、公众咨询、环境管理和审核(EM&A)、环境补偿和生态修复等重要领域的工作,确立它在区域性可持续发展中的战略作用。文章以香港为例案,探讨推动环境标识所面对的困难和解决方  相似文献   
130.
矿井水害问题长期困扰着煤矿的安全生产,查明矿井涌水水源是矿井水害防治问题的前提。为提高矿井涌水水源的识别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KPCA-APSO-ELM的矿井涌水水源判别模型。以袁二矿为例,在分析主要含水层地下水水化学特征的基础上,选取7种水化学离子作为判别指标。随后利用KPCA提取主要指标作为模型识别的判别因子,并通过APSO对ELM模型进行参数寻优。以63组样本数据中70%作为训练样本、30%作为预测样本进行仿真试验建立KPCA-APSO-ELM模型,并将识别结果与PCA-Logistic、KPCA-ELM和PSO-ELM模型进行比较。结果表明:KPCA算法可以有效消除指标间的冗余信息,基于KPCA-APSO-ELM模型的预测精度相对较高;与其他模型相比,该模型的均方误差和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