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7篇
安全科学   35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3篇
综合类   92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15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1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51.
目的 解决石油开采电缆射孔工艺中雷管存在的早爆风险给井场带来的安全隐患。方法 设计油气井用安全避爆点火装置,选用高安全性大电流雷管,采用电路隔离、传爆序列隔离设计方案,对装置内的压缩弹簧进行选型设计与分析,并完成该装置的保险解除及复位模拟试验。结果 所设计的安全避爆点火装置,使用截径5 mm规格的弹簧能满足压力导通要求,以及泄压后弹簧克服蠕变性能损失使装置切换为安全状态的要求,确保了施工状态与未施工状态下的管柱安全性。结论 该装置应用于电缆射孔作业中,提高了施工可靠性,同时可确保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  相似文献   
52.
为保障超大断面地下水封洞库群内的施工环境,提高施工通风效率,依托某石油储备地下水封洞库群工程,以超大断面地下水封洞库分层施工为研究对象,采用三维数值计算方法对地下水封洞库超大断面施工通风管的竖向位置以及距离掌子面的水平距离对工作面污染物浓度分布的影响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封洞库分层施工过程中,通风管竖向位置高于工作面时会导致部分新鲜风直接从上层区域流出,且通风管的竖向位置与工作面齐平时通风效果最好;污染物的排放速率随着通风管距离掌子面水平距离的增大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将通风管布置在距离掌子面水平距离为15 m时可获得最佳的通风效果。  相似文献   
53.
三峡库区不同林草措施土壤活性有机碳及抗蚀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茹  黄林  何丙辉  周立江  于传  王峰 《环境科学》2013,34(7):2800-2808
采用野外定位观测,研究三峡库区坡耕地7种林草治理措施下土壤活性有机碳组分(颗粒性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易氧化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和团聚体数量特征,并分析了团聚体的分形特征和可蚀性.结果表明,不同林草治理措施下,土壤有机碳及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其中0~10 cm土壤有机碳及各活性有机碳组分含量显著高于20~30 cm.林草措施治理对土壤团聚体稳定性也具有显著影响,>0.25 mm水稳性大团聚体总量总体上表现为:栾树+黄花槐>植物篱>封山育林>自然恢复>经济林>传统农作>裸地对照,且与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正相关.不同林草治理措施下土壤具有一定的土壤分形特性.其中栾树+黄花槐措施下土壤的分形维数、可蚀性K值最小,土壤结构稳定性和抗侵蚀能力相对较强.不同土壤深度下活性有机碳组分与土壤可蚀性K值均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以上研究表明通过不同林草治理措施的治理可改变土壤性状,从而影响土壤抗蚀能力.  相似文献   
54.
利用价值工程的VE原理将安全措施工程设计中的经济投入概念与安全性能概念联系在一起,讨论了寻求最佳安全措施工程效益的基本途径以及应遵循的一般原则。  相似文献   
55.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建设项目环境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中国已经实施了30多年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但是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原因,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导致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实施中总体效果不佳。本文剖析了中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施效果不佳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中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施效果的对策,以期对中国的环境保护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6.
粉煤灰对苯酚废水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静态条件下研究了粉煤灰对苯酚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平均粒径29.06μm,孔隙率64.0686%,在吸附时间50min,粉煤灰用量120 g/L,pH=7.45条件下,对75 mL浓度为30 mg/L的苯酚模拟废水,吸附效果最好,可达82.4%。粉煤灰吸附苯酚机理复杂,偏向于单分子层吸附的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式:q=0.042Ce/(1+0.095Ce),吸附反应为一级反应,速率方程为lnC=-0.0096t+3.3097(C0=30 mg/L)。  相似文献   
57.
环境影响评价在环境保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中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起步较晚,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方法及导则在实践中不断更新;欧美国家作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施较早的国家,对环境影响评价流程及报告内容作了详细规定,也为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为了切实发挥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应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在可行性方案比选、公众咨询及参与、项目实施后监测等方面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58.
为满足灵州至绍兴±800 kV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配套光纤通信工程建设需求,减少通信中继站点,降低光缆损耗,在灵州换流站至延安变光通信段使用了超低损耗光缆,并配合使用拉曼放大器、色散补偿、纠错编码等超长站距通信技术,实现灵州至延安的长距离通信。应用结果表明:超低损耗光缆与超长站距通信技术组合使用,合理配置光路子系统,实现变电站之间远距离大容量的通信。  相似文献   
59.
蒋绍阶  王峰 《四川环境》2004,23(6):110-113
饮用水源的污染以及常规的水处理工艺去除污染的局限性等原因,使库区人民健康正面临日益严重的威胁。结合三峡库区特殊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本文分析了库区饮用水安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供水水质安全保障对策,即加强水污染控制,保护水源安全;采用先进、适用的净水技术;控制生活饮用水的二次污染,为库区构建新型的安全饮用水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60.
不同来源溶解有机质与镉和锑的相互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的荧光淬灭技术,研究了植物、土壤、沉积物和水体4种来源DOM及其不同组分与Cd和Sb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随着Cd浓度的升高,4种来源DOM的光谱斜率(S275~295)和光谱斜率比(SR)都出现了明显下降,而DOM与Sb反应后其SR和S275~295值变化不明显,说明2种金属与DOM的结合机制有所不同,Cd与DOM的结合促使小分子DOM向大分子转化,而DOM与Sb结合后没有出现分子量的明显增大.对于相同金属处理,不同来源DOM及DOM不同组分荧光强度的变化不同,说明不同来源DOM与Cd和Sb结合的活性组分不同,且不同组分对Cd和Sb的络合能力差异较大.另外,在Cd处理中,Ex/Em= 301nm /346nm处的类蛋白组分的荧光强度变化有所波动,说明与类腐殖质组分相比,某些类蛋白组分与Cd形成的络合物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