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3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1篇
基础理论   9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20 毫秒
1.
HPLC和HPLC-MS/MS测定地表水中酚类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和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法(HPLC-MS/MS)测定地表水及饮用水中11种酚类化合物,通过优化测定条件,使HPLC法在0.020 mg/L~50.0 mg/L范围内,HPLC-MS/MS法在0.500μg/L~25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05μg/L~0.031μg/L和0.005μg/L~1.56μg/L。未检出的实际样品加标回收率分别为57.2%~96.7%和81.3%~113%,RSD分别为1.5%~5.3%和3.9%~17.7%。  相似文献   
2.
骨炭对水中不同形态Sb吸附和解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骨炭作为吸附剂,研究其在不同骨炭用量、pH值和温度条件下对水中Sb(Ⅲ)和Sb(Ⅴ)吸附和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骨炭对Sb(Ⅲ)的吸附效果远好于Sb(Ⅴ),在0.2~8.0 mmol/L的Sb(Ⅲ)和Sb(Ⅴ)浓度下,骨炭对这2种形态Sb的去除率分别为46.1%~78.6%和9.6%~31.7%。采用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均可以很好地拟合骨炭对Sb(Ⅲ)和Sb(Ⅴ)的吸附,Sb(Ⅲ)和Sb(Ⅴ)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110.1034 mg/g和17.4167 mg/g。骨炭对Sb(Ⅲ)的解吸也大于对Sb(Ⅴ)的解吸。骨炭对Sb(Ⅲ)和Sb(Ⅴ)的吸附受不同骨炭用量、pH值和温度影响。  相似文献   
3.
对江西省大余县某钨矿区周边的农田土壤进行调查分析,并采用不同的方法对土壤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As、Pb、Zn、Cu和Ni的含量范围分别为15.33—154.65 mg·kg-1、156.29—346.98 mg·kg-1、47.73—277.72 mg·kg-1、19.06—210.24 mg·kg-1和12.00—35.11 mg·kg-1,一些土壤样点的As、Pb、Zn和Cu含量已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利用地累积指数法对土壤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土壤均受到As、Pb、Zn、Cu和Ni不同程度的污染;根据CPI(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标准,65.7%的土壤处于污染状态;利用TCLP法对土壤生态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显示所有土壤并未受到重金属的污染,以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土壤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该农田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处于安全范围;以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评价,发现Pb、As和Cu达到或超过中等生态风险的样点分别占37.14%、25.72%和2.86%,其他重金属污染风险均属轻微以下.不同评价方法得出的评价结果有差异,人们在评价重金属污染土壤时要根据评价的目的慎重选择合适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4.
以铁屑为反应介质,首先对PRB修复铬污染地下水的影响因素(铁屑酸化预处理、投加量、反应时间、初始p H值、粒度)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3因素3水平和1因素1水平混合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进而对以铁屑为PBR介质修复铬污染地下水的处理效果进行了动态试验。结果表明,Cr(VI)的去除率主要受初始p H值、反应时间、铁屑粒度、铁屑投加量和铬溶液初始质量浓度的影响。对于处理200 m L质量浓度为5 mg/L的铬溶液,最佳条件为:p H值调至3,投加酸预处理铁屑1.5 g,反应60 min。废水通过介质的流速越小,初始Cr(VI)质量浓度越小,去除率越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探讨根表铁膜形成对水稻吸收积累和转运稀土元素Ce的影响。结果表明,Ce污染胁迫可抑制水稻根表铁膜的形成,根表铁膜吸附的Ce量随着溶液中Ce浓度的提高而增加。根表铁膜形成可降低水稻根系但提高水稻茎叶对Ce的吸收积累。当溶液中Ce浓度为0.1、0.5和1.0 mmol·L~(-1)时,铁膜诱导组水稻根系Ce含量分别比非诱导组水稻根系Ce含量降低38.60%、45.94%和32.75%,诱导组水稻茎叶Ce含量分别比非诱导组水稻茎叶Ce含量提高42.37%、28.87%和22.62%。根表铁膜形成可影响Ce在水稻植株中的富集和转运能力。非诱导组水稻根系富集Ce的能力远大于茎叶。诱导组水稻根系对Ce的富集能力最强,其次是根表铁膜,最后是水稻茎叶。诱导组水稻根系Ce转运系数显著大于非诱导组的根系,说明根表铁膜形成可促进水稻根部Ce向茎叶中转运。可见,根表铁膜对水稻吸收转运稀土元素的影响机理比较复杂。  相似文献   
6.
垃圾渗滤液的吸附净化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不同高度的煤灰和土壤进行垃圾渗滤液的吸附净化试验.证明吸附法对渗滤液中有机物具有很好的去除能力;煤灰和土壤高度、有机负荷、水力负荷及配水次数等因素均对净化能力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引入与发展,在提高企业生产效益的同时,也带来很多潜在的安全问题,如消防安全,其工作的开展难度越来越大。本文围绕火灾事故现场保护和火灾调查展开研究,主要对火灾事故现场特性、火灾事故现场保护和火灾调查现存问题、火灾事故现场保护对策、火灾调查对策进行了深入探讨,旨在为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江西省典型钨矿区开采和冶炼对周边农田土壤、水体和白菜中稀土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钨矿区周边农田土壤中稀土元素含量范围在256~459 mg·kg~(-1)之间,平均值为373 mg·kg~(-1),土壤中稀土含量均高于江西省和全国土壤稀土元素含量的背景值,分别是它们的1.77倍和1.99倍.矿区河水中稀土元素浓度达3086μg·L~(-1),为对照区河水稀土元素浓度的497倍.矿区15个样地白菜稀土元素含量范围为773~5992μg·kg~(-1),平均值为3007μg·kg~(-1),为非矿区白菜稀土元素含量的5.22倍,矿区白菜稀土元素含量远超过我国蔬菜卫生标准稀土元素含量的限值(0.70 mg·kg~(-1)),说明钨矿开采冶炼已造成周边环境的污染,并对矿区居民身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相似文献   
9.
采用蒸馏水为吸收液,吸收大气中的丙酮、甲醇、乙醇和异丙醇,在气相色谱仪上顶空进样,经毛细管柱分离,以FID为检测器,可以准确地测出大气中的丙酮、甲醇、乙醇和异丙醇,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定量。  相似文献   
10.
一些景观树对灾害天气事件的非对称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斐  张继权 《灾害学》2011,26(2):5-10,30
2004-2008年日本山口市的气候呈现出明显变化和波动的特点,突出表现在2004、2006和2007年。夏季极端高温和强台风伴随着无雨和持续的干旱等类似的灾害天气事件诱发了许多乔灌木景观树明显的可视被害症状。用压力室法对北美枫香树叶的观测表明,迎风面和被风面之间叶水势的差异来自于迎风面的叶、枝和树干对被风面的遮挡作用。因为台风或其他灾害天气事件持续地单向袭击树冠的一侧,山口市的一些景观树种迎风面和被风面之间表现出明显的叶面积、树冠面积和SPAD值的差别。灾害天气事件袭击期间的自我遮挡和灾后恢复期间的不平衡生长成为山口市景观树木偏冠的两个主要起因。许多木本植物从末端到基部的脱水特性似乎是它们响应灾害天气事件的一种重要的机制。修枝可以人为地削减蒸腾表面积以维持植株水分平衡,这使它成为一种修复被害树木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