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53篇
安全科学   8篇
废物处理   18篇
环保管理   4篇
综合类   227篇
基础理论   7篇
污染及防治   41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6篇
灾害及防治   10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针对不同形态的含As化合物开展了热重实验、熟料煅烧以及熟料消解实验,研究了水泥窑共处置过程中砷在等温条件下随时间的挥发特性和可能的化学反应.结果表明,不同化学形态的砷挥发规律不尽相同,砷酸钠在水泥生产涉及的温度区间基本不挥发;硫化亚砷在水泥窑共处置的过程中,砷的挥发率随时间逐渐增大,25min以后基本不再挥发,低于1000℃时,砷的挥发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高于1000℃时,挥发率随温度的增大而减小;亚砷酸钠在1000℃以上的挥发规律与硫化亚砷类似,挥发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25min以后基本不再挥发.硫化亚砷在1000℃以下煅烧时,挥发率随时间和温度变化的动力学方程为a =1-exp[-1.77exp(-3158/T)t],可以根据此方程计算不同温度和停留时间工况下砷挥发的理论值,进而控制含砷废物的投加量,避免对环境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172.
为探究炼铁高炉共处置危险废物过程中重金属Zn、Cd的挥发特性,选择ZnCl2、CdCl2×2.5H2O来模拟危险废物中的重金属,开展了ZnCl2、CdCl2×2.5H2O与高炉炼铁原料混合后的共处置煅烧实验,分析了共处置煅烧时挥发烟气及煅烧产物中重金属Zn、Cd的总量.结果表明,Zn、Cd的挥发特性相似,在煅烧初期,二者的挥发率都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当煅烧超过一定时间后,挥发率趋于稳定.在1400℃条件下煅烧60min后,Zn、Cd的挥发率分别为93.55%、99.96%.对Zn、Cd的挥发规律进行了动力学模拟,得出其挥发反应表观活化能E分别为59.37,49.68kJ/mol,挥发的动力学方程则分别为α=f(T,t)=1-exp(-13.60exp(-7141/T)t)、α=f(T,t)=1-exp(-8.64exp(-5975/T)t).  相似文献   
173.
东北区低温冷害风险评估及区划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0  
从变异系数、正态分布风险概率、风险指数三方面对东北区热量条件的稳定性和低温冷害的风险进行了讨论和评估;并将上述三种风险指标极差化,以求取低温冷害的综合风险指数,最后以综合风险指数为指标,并参考变异系数、正态分布风险概率、风险指数,给出了东北区低温冷害风险区划。  相似文献   
174.
环境志愿协议作为环境政策的一种新思路、新举措,已经在世界许多国家的环境管理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在对环境志愿协议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环境志愿协议的内涵和意义,并对政府和企业在实施环境志愿协议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75.
危险废物贮存的地下水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借鉴美国EPACMTP模型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建立了一种危险废物贮存时,其所含有的污染物通过浸出进入地下水后对目标敏感点处的受体所造成的地下水环境健康风险的评价方法。在此基础上,以电镀污泥为例,评价了其作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进行贮存管理时的地下水环境健康风险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该方法需要参数少且计算简单;电镀污泥中的主要污染组分(Ni、Mn和Cr6+)在贮存过程中所引起的目标敏感点处的地下水环境健康非致癌风险为169.33(分别为Ni-118.60、Mn-50.11、Cr6+-0.62),远大于美国标准中非致癌的可接受风险(1.00);就该电镀污泥贮存对目标敏感点处产生的地下水环境健康风险而言,其不能作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进行贮存管理。  相似文献   
176.
甲醇燃料汽车VOC排放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了解汽车中挥发性有机物(VOC)的排放,减少其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因此文章采用选择离子流管质谱(SITT~MS)装置,对M15蒸气和装有催化转化器燃用M15的汽油车的尾气中的挥发性有机(VOC)物进行分析。M15甲醇燃料蒸汽几乎完全由甲醇,链烃和芳香烃碳氢化舍物组成。尾气中仓有大量的碳氢化合物,合氧有机物以及NH3和NOx等污染成分。  相似文献   
177.
随着电子信息等高科技产业迅猛发展,电子废弃物的产生量迅速增大。另一方面,国内电子废物的飞速增长和国外电子废物的大量涌入,成为中国环境安全重大隐患。电子垃圾成分复杂且其污染物众多,不恰当处理势必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其中最难以无害化和资源化,且所占比例最高(大于50%)的材料是环氧树脂。就电子废弃物中环氧树脂处置技术、国内外处置现状进行了分析,从可持续性发展的环保战略高度,结合承担国家科技部相关项目的研究进展情况,介绍了利用电子废弃物中环氧树脂的新工艺,并根据国情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8.
氧化还原过程在铬的形态转化中起了重要作用,而铬形态的转化能够影响其生物有效性及毒性。通过温室土培试验研究了六价铬(Cr(Ⅵ))与三价铬(Cr(Ⅲ))在淹水与不淹水条件下在土壤溶液中的动态变化及水稻对其吸收的变化。结果表明,土壤中添加Cr(Ⅲ)时,土壤溶液中检测不出Cr;而随着土壤中添加Cr(Ⅵ)浓度的增加,土壤溶液中Cr(Ⅵ)的浓度增加,但是溶液中检测不出Cr(Ⅲ);淹水处理总体上降低了土壤溶液中Cr(Ⅵ)的浓度。而土壤添加Cr(Ⅲ)、Cr(Ⅵ)和水分处理对土壤溶液p H没有显著影响,p H在7.08.0之间变动。土壤添加Cr(Ⅵ)处理的水稻中,只有90 mg·kg-1Cr(Ⅵ)淹水处理的水稻成活,而其余处理水稻没有成活。土壤中添加Cr(Ⅲ)处理,水稻幼苗生物量随Cr(Ⅲ)浓度的增加而显著降低;除了200mg·kg-1Cr(Ⅲ)处理外,其余淹水处理的水稻幼苗生物量明显高于不淹水处理的。土壤添加Cr(Ⅲ)处理的水稻,在不淹水条件下水稻空壳率比较高,淹水条件下,随着土壤中添加Cr(Ⅲ)浓度水平的增加,水稻各部位Cr含量有增加的趋势,但增加不显著,秸秆最高Cr含量达到33.80 mg·kg-1,籽粒中Cr含量最高0.30 mg·kg-1。土壤固定Cr(Ⅲ)的能力远强于Cr(Ⅵ),添加Cr(Ⅵ)处理的土壤溶液中Cr(Ⅵ)的浓度很高,对水稻表现出较强的生长抑制。  相似文献   
179.
我国填埋场改造及发展方向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对我国部分生活垃圾填埋场和室内填埋设施的填埋气组分进行了现场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厌氧填埋场的CH4含量高,半好氧填埋场CH4含量很低。并针对我国填埋场的现状提出了如果打算利用填埋气进行发电,填埋构造可以作成厌氧填埋,否则,填埋场应以安全性为 主,应建造成半好氧结构。   相似文献   
180.
氯化剂对垃圾焚烧飞灰中重金属挥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南方某生活垃圾焚烧厂飞灰及其水洗灰为原料进行高温热处理,考察氯化剂(CaCl2、MgCl2·6H2O、AlCl3、NaCl 和FeCl3·6H2O)对飞灰和水洗灰中重金属的挥发作用.结果表明,除NaCl 外,其他氯化剂均可促进飞灰和水洗灰中重金属的挥发,对于不同的重金属,其氯化剂的影响效果不同.在原灰中,Zn 的挥发率受氯化剂影响最大,其次是Cd 和Cu,在未添加氯化剂的情况下,飞灰中的Pb 几乎全部挥发.水洗灰中重金属的挥发率受氯化剂影响更明显,其中Zn 和Cu 最为显著,添加氯化剂后,水洗灰中4 种重金属的挥发率最高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