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2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20篇
基础理论   16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28 毫秒
21.
基于三维荧光光谱考察了污水厂深度处理过程中溶解性有机物(DOM)的荧光组分特征,结合平行因子分析(PARAFAC)解析出3个荧光组分,包括2个腐殖质类物质(C1、C3)和1个色氨酸类蛋白物质(C2).臭氧工艺对组分C1、C2、C3去除率分别为69.1%、71.5%和66.5%,表明臭氧对DOM有较好去除效果.三维荧光光谱结合PARAFAC分析能够较好反映水中DOM的去除情况,有利于污水处理效果的定性分析、定量评价,易于实时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22.
云浮黄铁矿废渣中铊的模拟淋滤试验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模拟广东地区酸雨的几种要素,分别对粤西云黄铁硫酸厂两种类型、两种粒径的废渣进行淋滤试验,考察废渣中的铊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粒径0.5-0.25mm的炉底渣和沉灰渣分别在PH.11和PH4.02的硫酸介质中,铊的释放率最高。铊的释放率,滤出液的PH值与淋滤介质的PH值和离子强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3.
结合干旱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分析了中亚地理区位、生态环境格局和社会经济条件;综合论述了该区土壤发生特点、类型和分区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土壤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问题;探讨了土壤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24.
南京市大气沉降中重金属特征及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明确城市大气重金属沉降对土壤环境的影响,在对南京市6个典型城市功能区连续4a大气(干、湿)沉降中重金属(Cu、Zn、Pb、Cr、Ni)含量、通量、时空变异等方面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不同功能区表土重金属含量与土壤剖面206Pb/207Pb特征,分析其在城市土壤的累积特征.研究显示,Cu、Zn和Pb在大气沉降中强烈富集,其中又以Cu和Pb为潜在生态危害的关键元素.大气沉降导致除在相对未受城市人为活动影响的风景区外各功能区表土重金属均有明显富集,这种富集受大气沉降重金属含量和沉降量的共同影响.土壤累积模式预测钢铁工业区表土受大气重金属沉降影响的长期累积增量最大,以Zn和Pb最明显.钢铁工业区土壤剖面Pb含量和同位素特征显示表层20cm土体受大气沉降影响明显,206Pb/207Pb二元模型与预测模式对定量大气Pb沉降的土壤影响结果较一致,表明土壤中某些重金属的累积与大气沉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5.
以江苏某典型正规电子废弃物拆解厂为研究对象,在实测排放源数据的基础上,采用Calpuff大气扩散模式模拟其排放的多溴联苯醚(PBDEs)和重金属Pb、Cd大气浓度的区域与局部空间分布,进而对所排放PBDEs、Pb和Cd导致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在气象条件最为不利的情景下,污染物在东北、西南方向污染物扩散行为显著.PBDEs、Pb和Cd在区域空间范围的大气浓度最大值分别为3×10~(-6)、8.6×10~(-5)和3.6×10~(-6)μg·m~(-3),而局部范围的浓度则会高出一个数量级;其中BDE-209对于PBDEs的大气浓度贡献可达77%.在局部范围内,以HQ表达的PBDEs和Pb健康风险数值均在10~(-3)以下,非致癌健康风险极低;BDE-209和Cd的终生致癌风险最大值为1.10×10~(-12)与6.32×10~(-7),致癌风险可以忽略.该评估表明,正规操作的电子废弃物拆解厂的大气污染物不会对公共健康造成不可控风险.  相似文献   
26.
中国土壤资源特点与粮食安全问题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土壤资源是粮食生产的基础,也是粮食安全的核心。文章在研究我国土壤资源特点的基础上,系统阐述我国粮食安全正面临着耕地减少、粮食减产的挑战。提出要解决我国耕地土壤和粮食安全问题,必须实施“藏粮于土”的行动计划,全面提高我国土壤资源的综合生产能力,其主要内容是:稳定耕地面积和粮食播种面积,实施基本农田严格保护机制;开发土壤潜力,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建立有弹性有应变能力的种植制度;防治土壤污染,保障粮食安全;适度开荒复垦,充分利用非耕地资源。  相似文献   
27.
促进发展中国家绿色电力的发展:需要做什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霖 《世界环境》2001,(4):31-34
本文总结了对绿电发展进行比较分析的必要性。指出如果优惠的环境和政策了台,绿电在中国这类国家将有很大发展潜力。指出发展中国家在促进绿电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概括了在发展中国家开发和执行成本有效的绿电发展方案的先决条件和需要研究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28.
我国亚热带丘陵地区流域氮素的平衡与源汇特征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黄来明  杨金玲  张甘霖 《环境科学》2010,31(12):2981-2987
以位于北亚热带丘陵地区不同利用条件下的2个相邻小流域(F:森林、FA:森林/农田)为研究区域,2007年3月~2009年2月通过定期监测雨水和径流水以及对其NH 4+-N和NO 3--N的测定,分析了流域氮素的平衡与源汇特征.结果表明,雨水中无机氮的输入量为16.72 kg.(hm2.a)-1,NH 4+-N占56%;2个小流域(F、FA)径流水中无机氮的输出量分别为5.31kg.(hm2.a)-1和8.21 kg.(hm2.a)-1,NO 3--N占75%~82%,流域内农业活动加剧了径流水中氮素的输出.大气干湿沉降输入的无机氮总量为20.06~23.41 kg.(hm2.a)-1,约占当地氮肥施用量13%~15%.2个小流域(F、FA)由于氮沉降及其转化产生的H+量分别为355 mol.(hm2.a)-1和461 mol.(hm2.a)-1,流域内农业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土壤酸化进程.流域氮素收支平衡表明2个小流域(F、FA)氮素净滞留量分别为13.35~16.70 kg.(hm2.a)-1和17.89~23.38 kg.(hm2.a)-1,受到农业活动影响的流域(FA)氮素的净滞留率(33%~40%)远比森林流域(F)(65%~70%)低,表明我国亚热带地区以森林为主的流域目前仍具有氮汇作用,但流域内农业活动降低了生态系统的氮汇潜力.  相似文献   
29.
南京城市土壤Pb的含量及其化学形态   总被引:66,自引:2,他引:6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了南京城市土壤Pb的含量及其化学形态分布 ,结果表明 :土壤全Pb平均含量为 10 7 3mg kg ,变幅为 36 3— 472 6mg kg ,土壤Pb污染严重 .表层土壤Pb以残渣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 ,各形态比例为残渣态 >铁锰氧化物结合态 碳酸盐结合态 >有机结合态 >可交换态 .与非城区土壤比较 ,城市土壤中Pb不仅含量高 ,而且活性大 ,对环境危险性大  相似文献   
30.
城市土壤的特性及其管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卢瑛  龚子同  张甘霖 《生态环境》2002,11(2):206-209
城市土壤影响到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人体健康,正日益受到关注。城市土壤受人为活动的影响强烈,许多性质不同于自然土壤。文章就城市土壤形态、物理、化学、生物和污染特性作了详细综述,并提出了城市土壤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