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49篇
安全科学   91篇
废物处理   6篇
环保管理   48篇
综合类   219篇
基础理论   43篇
污染及防治   28篇
评价与监测   22篇
社会与环境   26篇
灾害及防治   1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41.
342.
基于ERDAS软件的生态环境计算机辅助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应用遥感 ERDAS软件和地理信息空间分析技术对区域生态环境进行计算机辅助分类 ,较传统的技术手段相比具有省时、省力、周期短和分类结果准确等优势。以石羊河流域为例 ,实现了基于 ERDAS遥感处理软件的生态环境计算机辅助分类。  相似文献   
343.
红色非硫光合细菌的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色非硫光合细菌菌种从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对红色非硫光合细菌的生长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试验表明:在进行污水处理时所用的红色非硫光合细菌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2%,pH7~8,光照强度为1500 lx,光照厌氧条件下培养3~5d。这为红色非硫光合细菌应用于染料有机化工废水处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44.
采用正交设计法对贵州麻江马尾松天然中龄林进行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对林木生长具有良好的效果.至第7年,单株材积平均为对照的132.3%;所施元素中N、P、K对单株材积均有很大影响,且都达到0.1以上显著水平;而施P的自第4年至第7年均有良好的反应,其中以P2的效果最好;施肥的最优化组合为N2P2K2.  相似文献   
345.
为同步高效利用废弃蓝藻和产出活性光合细菌,研究了蓝藻基质中沼泽红假单胞菌(Rhodopseudomonaspalustris)的生长潜势和碳氮磷转化规律.结果表明,温度30℃,光照2000lx,蓝藻浓度>0.87g/L,即可促进R.palustris PUF1生长;蓝藻浓度3g/L,培养108h,PUF1OD650虽低于ATYP培养基,但细菌叶绿素a(Bchl a)浓度与ATYP基质相当,表明蓝藻基质可能促进了PUF1光合色素的合成.在细菌对数期后期补加小分子有机酸显著促进蓝藻基质中PUF1再生长,252,444h OD650分别是培养108h的191.75%和269.24%,Bchl a分别是108h的206.68%和276.17%.444h蓝藻基质中OD650和Bchl a分别是ATYP基质中的130.88%和160.62%,表明长期培养条件下应用天然蓝藻基质更适宜活性PUF1培育.通过分析干物质和藻液中的碳氮磷含量和浓度发现,蓝藻基质中可供给PUF1直接利用的溶解性碳氮磷浓度不平衡,表现为氮充足,碳少量,磷限制.提高蓝藻基质中生物可利用碳浓度对强化光合细菌生长和碳氮磷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46.
某大型砷渣场地土壤As污染特征及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庚  石瑛  田海金  李豪  张蕾  牛俊杰  郭观林  张朝 《环境科学》2018,39(12):5639-5646
为精确识别大型污染场地土壤污染特征并评价其生态风险,以我国某大型砷渣场地为研究对象,采集场地土壤样品184个、周边农田土壤样品101个和砷渣样品14个,选择场地中特征污染物As,采用多元统计学、地统计学、地累积指数以及潜在生态风险系数等方法揭示研究区As污染特征和生态风险程度.结果表明,场地土壤、农田土壤及砷渣中As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1 333. 0、358. 1和17 316. 1 mg·kg~(-1),其污染程度均远高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Ⅲ级标准.污染物垂向分布特征及3维空间分布范围结果显示,As在各土壤剖面深度内均有不同程度的累积,具有一定的空间异质性,场地表层土壤污染较为严重,场地土壤样点中As含量明显高于周边农田土壤.潜在生态危害系数评价结果表明,各土层的潜在生态危害系数平均值均超过了100,场地土壤和周边农田土壤所有样点中等危害程度以上的样点累积比例分别达到58. 21%和61. 39%,表明该场地及周边农田土壤区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生态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347.
磺胺二甲基嘧啶(SMT)作为一种常见的磺胺类抗生素,在富营养化湖泊中的迁移和归趋与溶解性有机质(DOM)密切相关。该研究采用荧光猝灭光谱法研究马来眼子菜释放的DOM与SMT的相互作用。同步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表明SMT可引起DOM的构象变化,静态猝灭是主要机制。通过三维荧光光谱结合平行因子分析将DOM分为4个独立荧光组分,并结合Ryan-Weber非线性模型分析各组分与SMT的结合能力。模型拟合度较高,结合稳定常数(logK_b)大小顺序为类酪氨酸(7.22)>类色氨酸(5.54)>小分子类腐殖(5.04)>大分子类腐殖组分(无猝灭),说明DOM对SMT的络合作用较强。二维相关图谱显示类酪氨酸荧光团优先于类色氨酸荧光团与SMT发生反应。草源DOM与SMT之间的相互作用可影响SMT在富营养化湖泊中的生物有效性和毒性等环境行为。  相似文献   
348.
提出了基于光纤微弯损耗原理和光时域反射OTDR技术,针对新型无黏土层危险废物填埋场渗漏检测的定位方法。由于渗漏的垃圾渗滤液会使膨润土防水毯(GCL)膨胀,导致与之紧贴的光纤发生弯曲变形,激光束通过弯曲的光纤会出现光能损耗,通过测量后向瑞利散射光的功率,即可实现对光纤沿程的弯曲情况进行检测,结合光时域反射原理对出现弯曲损耗的故障点进行定位。建立了填埋场渗漏检测的数学模型,利用理论推导和实验研究证实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实测结果表明:防渗膜破损位置与测量结果高度吻合,最大定位误差为1.4 m,最大定位引用误差为0.133%。  相似文献   
349.
据英国<卫报>报道,成功秘诀:快乐起来才能在生活中获得成功. 日前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表明,勤奋并非成功秘诀,快乐才是成功之道.  相似文献   
350.
浅谈生态矿山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山开采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地表景观破坏、土地资源破坏和生物多样性损失等,鉴于此,生态矿山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从根本上解决矿山生态环境污染与防治问题,有利于国家生态安全和经济可持续发展;其次有利于消除矿山重大灾害源,显著减少矿山工程地质灾害的发生;第三,有利于充分利用矿产资源。生态矿山建设的原理主要是生态学原理,其建设内容可分为矿山开采期间的生态恢复建设和矿山服务期满后的生态恢复建设两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