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6篇
  免费   44篇
  国内免费   133篇
安全科学   57篇
废物处理   21篇
环保管理   39篇
综合类   375篇
基础理论   97篇
污染及防治   57篇
评价与监测   30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19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蓝藻水华形成过程对氮磷转化功能细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彭宇科  路俊玲  陈慧萍  肖琳 《环境科学》2018,39(11):4938-4945
为探寻蓝藻水华形成过程中细菌群落结构和氮、磷转化功能菌群的动态变化,利用细菌16S rRNA基因的高通量测序和功能基因的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分析了在蓝藻水华过程中水体细菌群落组成及功能菌群的变化情况.高通量测序结果证明了蓝藻水华形成过程中细菌群落的多样性降低,细菌群落在水华期和非水华期具有不同的结构.随着水华过程中蓝藻密度的增加,水体中Actinobacteria和Bacteroidetes相对丰度减少,而Firmicutes相对丰度增加;蓝藻水华对聚磷菌(PAOs)具有富集作用,对硝化细菌具有抑制作用,而反硝化细菌的数量在中度水华条件下显著增加. qPCR结果显示,随着蓝藻水华的持续发展,硝化和反硝化功能基因丰度下降甚至消失,表明水体中氮转化过程可能受到抑制,此过程也有利于水华过程中微囊藻快速增殖对氮的需求,对水华蓝藻的生长具有正反馈作用.  相似文献   
182.
利用OMI传感器数据,研究黑龙江省2005~2016年对流层甲醛柱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并探究甲醛柱浓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近12年甲醛柱浓度值整体呈上升趋势,平均增速为0.43×1015(molec×a)/cm2,2005~2013年逐年加剧,2013~2014年小幅回降,2014~2016年趋于平稳;四季甲醛浓度水平为:夏季>秋季>冬季>春季;月均变化趋势符合正弦曲线分布,年内甲醛柱浓度最低值一般出现在2~3月,最高值一般在6~7月;空间整体分布具有明显梯度,呈现“南高北低”状态,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哈尔滨市、大庆市等南部地区,低值区分布在大兴安岭地区、黑河市等地区;空间浓度变化显著,2005~2008年全省在1~4级水平污染内,2009年起首次出现6级污染,2009~2013年6级水平污染区域扩大,2014年6级水平污染区域明显缩小,2014~2016年以4~6级水平污染为主且分布均匀;甲醛柱浓度分布对地形地貌、风向、气温、降水变化均会产生响应,能源消费、工业生产、汽车保有量、建筑装修、化肥施用等是甲醛柱浓度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3.
为了解重庆市城区颗粒物消光对能见度的影响,对近年城区能见度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并在城区开展了为期一年典型季节PM_(2.5)的采样与主要化学组分分析,时间为2014年7月-2015年5月期间,利用化学组分消光重建的方式分析主要组分消光贡献,结果表明,重庆城区近年来能见度平均值为6 120 m,月变化趋势为秋冬低夏季高,日变化趋势为早上低下午高;IMPROVE方程式对颗粒物消光的重建方程可以较好地应用在重庆市城区,重建后2014年城区夏季、秋季、冬季和2015年春季消光系数平均值分别为214、247、422、213 Mm~(-1),PM_(2.5)化学组分对消光系数的主要贡献依次为硫酸盐、硝酸盐、OC和EC,不同季节PM_(2.5)化学组分对消光贡献略有不同,夏季主要贡献因子为硫酸盐,占比42%,秋季主要因子为硫酸盐22.7%和硝酸盐24.3%,冬季主要消光因子为OC 32.6%、硫酸盐23.2%,春季主要消光贡献为硫酸盐25.6%、OC 22.0%。  相似文献   
184.
为了研究修复植物对原油污染土壤的耐受响应,以苏丹草(Sorghum sudanense)和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为供试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4种原油污染浓度的土壤(0.0,6.0,12.0,34.0 g/kg)对植物株高、生物量、光合速率和原油烃修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除低浓度处理组可显著促进紫花苜蓿的生长外,其余各处理组均对植物生长呈现显著抑制作用;2)各浓度处理组对2种植物生物量均呈现抑制趋势,紫花苜蓿在高浓度处理组,苏丹草在低、中浓度处理组下生物量受到显著抑制;3)苏丹草叶片的光合速率随着原油污染水平的增加呈降低趋势;4)2种植物均可修复原油污染土壤,不同浓度处理组之间修复效率差异显著,刈割处理后可以提高苏丹草原油烃的修复效率。随着原油污染浓度的增加,紫花苜蓿和苏丹草耐受响应不同。  相似文献   
185.
围栏封育对巴音布鲁克草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明确长期围栏封育对新疆亚高山草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本研究以巴音布鲁克草原围封26年的高寒草甸、高寒草甸草原和高寒草原为研究对象,对三种类型草地围栏内外土壤理化性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高寒草甸和高寒草原围栏内表层土壤饱和含水量、田间持水量和土壤含水量均高于围栏外样地,而土壤容重均低于围栏外,其中高寒草甸围栏内外的田间持水量、土壤含水量和土壤容重的差异达到显著水平;(2)高寒草甸围栏内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高于围栏外,全氮则显著低于围栏外;三种类型草地围栏内表层土壤全磷含量均低于围栏外;(3)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含水量高的草地,其饱和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也较高,土壤容重较小;土壤容重高的草地其有机质含量较低;速效钾含量高的草地,其全磷含量也较高。围栏封育有利于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恢复,但长时间围封会降低土壤磷素含量,需要通过施肥等管理措施补充以促进草地生态系统保持良性状态,本研究对草地土壤质量调控和退化草地恢复研究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6.
通过对2013年至2014年常州市魏村水厂和西石桥水厂饮用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挥发性有机物在线分析仪的数据进行研究,并采用USEPA的暴露计算方法对常州市饮用水中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状况和健康风险进行了调查评价。结果表明,两个水源地所监测的挥发性有机物含量均符合生活饮用水标准,且整体年均非致癌和致癌风险均远低于USEPA推荐的限值,对人体危害微乎其微。而在最不利的情况下,两个饮用水源地水体非致癌和致癌风险均处在安全范围内。  相似文献   
187.
系统分析了国内外移动体验式安全培训的现状,介绍了典型案例,总结了移动体验式培训的特点,指出了移动体验式安全培训的研究方向和操作自动化、场景抽象化、项目多样化是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8.
模拟氮沉降对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土壤呼吸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于2008年4月~2009年4月在龙王山北亚热带落叶阔叶林地进行模拟氮沉降试验,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呼吸,研究氮沉降增加对森林土壤呼吸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沉降没改变土壤呼吸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和日变化规律.与对照(CK)相比,低氮(TL)、中氮(TM)和高氮(TH)处理使森林土壤年平均呼吸速率分别降低了8.51%、9.74%和11.24%,使日平均呼吸速率分别降低了4.42%、11.09%和12.17%.森林土壤呼吸与土壤温度存在极显著的指数关系(p0.01),CK、TL、TM和TH的土壤呼吸温度敏感系数(Q10)分别为2.53、3.22、2.64和2.92,氮沉降提高了林地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系数.本研究表明,氮沉降显著降低了森林土壤呼吸,但提高了土壤呼吸的温度敏感性.  相似文献   
189.
将Tween-80,Span-60和甜菜碱,分别添加到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中,进行序批式生物沥滤,研究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和类型对污泥中Cu,Zn沥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表面活性剂的适宜投加量范围依次为:0.5%~0.7%、3.0~6.0 g/L和1.5~3.0 g/L。在此条件下沥滤10 d,Cu和Zn的去除率均可达到80%以上。与未添加表面活性剂相比,硫的氧化利用率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0.
以罗布泊"大耳朵"地区为研究区域,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GF-990)和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AAS-990)分析测试了沉积物中Pb、Cu、Ni和Mn元素的总量,并测定了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含量,运用SPSS软件分析了各重金属总量与有机质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罗布泊"大耳朵"地区盐壳层沉积物中Pb含量的变化范围在2.57~58.63 mg/kg,Cu含量的变化范围在6.33~39.65 mg/kg,Ni含量的变化范围在5.55~46.33 mg/kg,Mn含量的变化范围在46.33~1474.60 mg/kg;除Pb的垂直分布随着深度的增加其含量减少并趋于稳定外,重金属Cu、Ni和Mn的总量在各剖面垂直方向上大部分呈波折多峰行分布,分布趋势差异较大;重金属Pb、Cu、Ni和Mn与有机质都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