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13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2篇
综合类   47篇
基础理论   8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固体浓度对污染底泥中重金属生物沥浸去除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赵亮  方迪  单红仙  贾永刚 《环境科学》2009,30(8):2347-2352
采用序批式摇床,研究了固体浓度为3%~13%的底泥浓度对生物沥浸法去除污染底泥中重金属(Zn、Cu和Cr)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固体浓度增加,底泥pH值下降和ORP上升速率减缓,重金属的沥浸去除速率相应降低;沥浸过程中,当底泥pH值由5.0降至2.0,ORP由200 mV升至520 mV时,重金属的去除率增加最为迅速;不同浓度的处理,沥浸12 d,Zn、Cu和Cr的去除率分别为60%~85%、65%~100%和17%~35%.试验发现,底泥沥浸中pH值随时间的变化符合Boltzmann方程,此方程可估算底泥酸化进程.连续提取法对脱毒(沥浸)底泥中残留Zn、Cu和Cr的形态分级显示,底泥中未沥浸去除的重金属绝大部分以残渣态存在,环境风险较低.从经济角度考虑,固体浓度10%在底泥沥浸的实际应用中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62.
本文介绍了2007年~2009年淮安市环境γ辐射剂量率水平监测方法和结果。  相似文献   
63.
为了了解旱作农业土壤中氮素随地表径流的流失水平及规律,于野外夏玉米试验田中进行了模拟降雨与自然降雨条件下的对比试验,并通过对水量和水质的同步监测,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下氮素的流失效应.其中,模拟降雨采用的两个降雨强度分别为40和70mm.h-1,3个尿素施肥水平分别为287、431和575kg.hm-2(以N计),每次自然降雨的试验小区布置相同.试验期间,共有20次降雨事件(包括模拟降雨),其中,4次降雨过程中产生了地表径流并有氮素流失.结果表明,次降雨径流过程中硝态氮流失浓度先迅速增大后逐步降低,而铵态氮流失浓度变化平稳,且流失浓度较低.次降雨间氮素流失平均浓度相差较大,尤其体现在硝态氮浓度上更为明显.此外,研究发现,次降雨径流过程地表氮素流失初期效应明显,且受降雨强度影响显著.通过氮素流失水平的计算发现,研究区大于25mm的降雨类型会有明显的地表径流产生及氮素流失.  相似文献   
64.
为了开展驾驶行为特性与人格特征关系的研究,选用26名被试人员,运用自主研 发的驾驶员综合能力测试系统,利用数理统计规律,研究被试者复杂反应、速度估计与 人格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试验环境下,所有被试者在伴有蜂鸣声时复 杂反应错误次数明显多于无蜂鸣声时;男女驾驶员在复杂反应时间方面表现出显著性差 异, 而在复杂反应错误次数方面未表现出明显差异;男女驾驶员在速度估计方面未表现 出显著性差异,但部分驾驶员表现出过高或过低估计速度的倾向;复杂反应指数和速度 估计指数与驾驶员的攻击性、独立性和敢为性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性,与社会向性 、稳定性之间存在着较强的负相关性;男性驾驶员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敢为性和独立 性,而女性驾驶员表现出较强的稳定性和社会向性。自主研发的系统能有效地分析了驾 驶行为特性与人格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可以检测出潜在的事故倾向性大的驾驶员,有 利于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65.
深圳市表层土中氟化物组成及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究深圳市表层土中氟化物的组成及其与土壤性质参数(有机碳和pH值)的相关关系,应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了深圳市表层土中总氟(TF)、可萃取有机氟(EOF)的含量,用固相萃取分离富集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的方法分析了深圳市表层土中全氟化合物(PFCs)的残留水平.结果表明,深圳市表层土中氟化物主要以无机态存在,呈TF>>EOF>> IF(可鉴别F,即以氟计量的总PFCs)的分布规律; EOF仅占TF的0.04%,IF占EOF的0.32%,显示近99.7%的EOF仍属未知.深圳市表层土中PFOA、PFOS分别占∑PFCs的43%(18%~100%)和20%(n.d.~44%),是表层土中主要的PFCs污染物,就空间分布而言,∑PFCs呈西高东低的趋势.表层土中EOF和∑PFCs含量受土壤性质参数的影响,pH值与EOF(P<0.05)、∑PFCs(P<0.01)含量呈负相关,有机碳则与EOF、∑PFCs呈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66.
城市生活垃圾焚烧系统中二英的生成与质量平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基于一机械炉排式垃圾焚烧炉,调查了2种工况条件下二(噁)英(PCDD/F)在烟气、飞灰和底灰中的分布,并且计算了PCDD/F的质量平衡.在锅炉出口,工况1(RUNl)和工况2(RUN2)条件下烟气中PCDD/F的含量分别为2.602 ng·m-3和1.236ng·m-3.在酸气中和塔(SDS)和旋风除尘器(CP),PCDD/F有一明显的低温生成机制(260~180℃).与锅炉出口烟气相比,RUN1和RUN2条件下的CP出口烟气PCDD/F总量分别增加了82.2%和17.6%,并且增加的PCDDIF主要分布于PCDF.在布袋除尘器(BF)部分,约90%的PCDD/F被捕获进入BF灰.锅炉灰、CP灰、BF灰和各部分烟气中PCDD/F同系物的分布模式大致相同.高的烟气O2含量导致了较多的PCDD/F生成,但烟气中PCDD/F同系物的分布模式并不随O2含量的变化而改变.以四氯~八氯取代PCDD/F总量计算,RUN1条件下生成的PCDD/F分别有10.4%、3.2%、9.3%、64.1%和13.0%分配进入底灰、锅炉灰、CP灰、BF灰和排放到空气中的烟气,相应的值对于RUN2分别为8.6%、8.0%、9.4%、66.7%和7.3%.  相似文献   
67.
三峡库区降水化学组成及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对2000-2009年三峡库区巴南、涪陵和万州3个观测点降水的pH、电导率及其主要化学成分的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巴南、涪陵、万州降水pH平均值分别为5.76、6.03和5.52,平均电导率分别为117.3、72.3和63.1 μS·cm-1,降水酸化趋势在逐渐增强,污染程度高于北京、成都、深圳、湖南等地.降水中SO42-占阴离子总量的77%,NH4+和Ca2为主要的阳离子.巴南、涪陵、万州3个监测点的[NO3-]/[SO42-]比值较低,分别为0.125、0.164和0.169,表明降水酸化类型为硫酸型.由于排放与气象条件(包括降雨量等)的季节性变化,各离子组分呈现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总体表现为冬春季降水中离子浓度高于夏秋季,污染程度为巴南>涪陵>万州.  相似文献   
68.
郴州市王仙岭尾砂库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实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湖南省郴州市王仙岭旅游度假区尾砂重金属污染治理工程,包括该场地重金属污染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修复技术的分析和选用以及实施工艺。为防止尾砂污染扩散,该工程主要采用重金属稳定化和阻隔防渗组合技术。该工程的成功实施证明其所采用的调查方法、工程技术和施工工艺的有效性,可为同类项目的调查、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69.
藻类爆发危害及其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要介绍国内外富营养化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水域中藻类爆发及伴随藻毒素带来的各种危害;分别对水源水控藻除藻技术(限制营养盐控藻、直接除藻灭藻、生物技术与生态工程)和水厂水中控藻除藻技术(预氧化、混凝沉淀、膜滤、直接过滤、气浮、联合处理工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应用动态进行了全面评述;指出了各种工艺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实现含藻水的标本兼治及有效控藻除藻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70.
中国城市的资源集约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运用DEA分析方法,构建了测算城市发展过程中资源利用集约效率的计算模型,并对我国35个大中城市2001-2006年间的劳动力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电力资源这四种资源的集约效率进行了测算.发现,我国城市资源集约效率较低,效率值平均在70左右,并呈现出东部城市的资源集约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城市的不均衡分布状况.同时,运用随机效应面板模型分析了影响资源集约效率的因素.在影响集约效率的因素中,政府作用力、经济开放程度对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集约效率具有正向促进作用,对电力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却有着抑制作用.产业结构和经济腹地变量对资源集约效率的提高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而金融发展环境变量对资源集约效率的提高有着负向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