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5篇
安全科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6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1.
腾发覆盖技术控制垃圾填埋场渗沥液污染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腾发覆盖系统利用覆盖层土壤储存降雨,并利用土壤蒸发和植物蒸腾作用增大覆盖层水分耗散,达到控制渗沥液产生的目的。文章进行了6组不同腾发覆盖组合条件下的渗沥液控制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植物在调节和控制覆盖层水分动态中起重要作用,植物覆盖率的增加和土壤水分消减程度表现出明显的关系,植物生长情况下的土壤水分耗散速度是无植物覆盖情况下的1.5倍;植物生长和无植物生长情况下60cm覆盖层厚度实际水库容积分别为97.2mm和62.8mm;无植物生长情况下深层渗沥量达到降雨量的27%,而植物覆盖情况下渗沥液量仅为降雨量的3.5%~7.2%。  相似文献   
12.
垃圾填埋腾发覆盖系统渗沥控制试验和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刘川顺  赵慧  罗继武 《环境科学》2009,30(1):289-296
垃圾填埋场腾发覆盖系统(ET Landfill Cover)是由单一土层和植被构成的简易、低成本、无需管理的生态渗沥控制系统,该系统利用覆盖土层储蓄降水、依靠植物的蒸腾和土壤蒸发消耗土壤水,从而实现渗沥污染控制.通过在武汉大学灌溉排水与水环境综合试验场开展裸土覆盖和5组腾发覆盖的渗沥控制对比试验,并对这6个试验处理进行水量平衡分析,结果发现其中60 cm厚度壤土层和灌木构成的腾发覆盖系统渗沥控制效果比较好,但是试验过程也发现60 cm厚度土层储水能力不足以完全阻止雨量充沛季节形成渗沥液,在旱季也不能向灌木提供充足水分,而是需要灌溉来维持灌木正常生长.因此采用Hydrus 2D软件对不同土层厚度腾发覆盖系统的渗沥控制效果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武汉地区采用120~140 cm厚度壤土层和灌木构成的腾发覆盖系统是确保渗沥控制效果的经济合理方案.  相似文献   
13.
长江口潮滩表层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以长江口潮滩作为研究区域,对表层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活性、解磷微生物量、磷组分及理化性质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长江口潮滩湿地沉积物中碱性磷酸酶活性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区域性差异,冬季(1月)碱性磷酸酶活性较低,介于0.65~1.59μg.g-.1h-1之间;夏季(8、9月份)最高,变化范围为1.80~5.64...  相似文献   
14.
崇明东滩夏冬季表层沉积物细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长江口崇明东滩高、中、低潮滩夏、冬两季表层沉积物中基因组DNA为模板,PCR扩增样品中细菌16S rRNA基因V3区片段,通过克隆、测序,构建相应基因文库.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崇明东滩高、中、低潮滩表层沉积物共包含12个主要门类的细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α-、β-、γ-、δ-和ε-亚群)、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绿弯菌门(Chloroflexi)、厚壁菌门(Firmicutes)、螺旋体门(Spirochaetes)、疣微菌门(Verrucomicrobia)、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绿菌门(Chlorobi)、网团菌门(Dictyoglomi)、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e),此外还存在大量未被认知的序列.中潮滩和低潮滩的优势菌为变形菌,高潮滩的优势菌为拟杆菌.DOTUR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崇明中潮滩细菌多样性最高,低潮滩次之,高潮滩最低;夏季细菌多样性高于冬季.夏、冬两季细菌群落差异高潮滩最大,低潮滩次之,中潮滩最小.  相似文献   
15.
离子色谱法测定油田采出水中总氮和总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田采出水经光电催化氧化法处理后,有机物和油被充分降解,用离子色谱法测定 NO3-、PO3-4,5次测定结果的 RSD为3.1%~5.8%。该方法测定出水中 NO3-、PO3-4质量浓度可代表除油处理后原水中总氮、总磷质量浓度,与分光光度法测定原水中总磷、总氮的结果相比,重现性好、耗时少。  相似文献   
16.
DNA氧化损伤在太阳光致M13mp2噬菌体突变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野生型大肠菌CSH50及mutM缺陷的大肠菌MF67为宿主,观察了太阳光对M13mp~2噬菌体单链DNA lacZα基因区域的致突变性.结果显示,太阳光照射引起噬菌体lacZα基因区域的突变,在mutM缺陷的宿主中更为明显;0.25mol/L的甘露醇可以部分拮抗太阳光的致突变作用.以ESR自旋捕捉法检测了太阳光、长波紫外线(UVA)及中波紫外线(UVB)照射M13mp~2噬菌体样品中的自由基,结果还显示,太阳光和UVA照射可引起羟自由基的产生,而UTB照射则没有明显的自由基信号产生说明太阳光致突变作用与DNA氧化损伤有关,羟自由基在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24 h连续采样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慧  巢亚萍 《干旱环境监测》2003,17(1):53-54,60
针对二氧化硫24h连续采样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不同方式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气样引入方式,空气温,湿度以及气体吸收液的动态稳定性均对采样效率有影响;甲醛吸收液对低浓度二氧化硫的吸收效率较低。对如何提高二氧化硫采样效率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ITS数据质量控制技术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总结智能交通系统 (ITS)数据质量控制中所涉及的数据属性 ,提出了ITS数据质量控制算法 :根据阈值理论和交通流理论 ,针对错误数据、丢失数据和不精确数据设计相应的判别规则 ,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对其进行修正 ,并提出了针对数据中的不规则时间点的修正算法。在对北京市和美国圣安东尼奥市的两组不同时间序列的ITS数据进行实践应用后 ,比较质量控制前后的数据特征 ,证明所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地解决数据质量问题 ,提高数据的精确度。最后 ,对国内外ITS数据进行质量控制后的结论和经验作了总结。  相似文献   
19.
臭氧光电催化耦合处理炼油反渗透浓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控制炼油废水对环境的污染,采用臭氧光电催化氧化耦合工艺对炼油废水反渗透浓水进行了处理研究,主要考察了pH、电流密度、臭氧投加量等因素对该耦合体系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光电催化氧化耦合技术可有效降解炼油废水反渗透浓水;废水中油类及COD的去除率随pH的增大先提高后降低;随电流密度的增大,COD去除率先提高后降低,油类物质先提高然后基本保持恒定;臭氧投加量不断增大,COD及油类物质去除率先提高后趋于稳定。当pH=7.5,臭氧投加量达到8 mg/L,电流密度50 mA/cm2,停留时间30 min,出水达到COD≤50 mg/L,石油类≤0.5 mg/L的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20.
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国家公园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加强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完整性保护,实现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保障国家生态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其中公众参与和文化宣传是国家公园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基于国家公园文宣现状,从公众参与与公众科学、科学传播和分众传播的角度,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为例,从议题设置、内容生产、平台建设、信息互通、福祉共享等方面提出宣传建议,为提升国家公园整体形象和品牌价值,服务国家自然保护地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