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篇
  免费   47篇
  国内免费   41篇
安全科学   88篇
废物处理   12篇
环保管理   46篇
综合类   187篇
基础理论   35篇
污染及防治   29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15篇
灾害及防治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301.
根据 1999年对固城湖生物资源的周年综合调查 ,推算出固城湖的生物资源可供养鱼虾蟹能力在 65~ 75万kg ,其中河蟹产量可达 2 .5万kg。分析了固城湖近年河蟹产量不高的原因并提出解决办法。为保证固城湖作为饮用水源区等多重功能的发挥 ,提出了固城湖主要生态功能区划和污染负荷量计算模型及渔业生态对策  相似文献   
302.
首次将“控制论”中过程控制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重大工业危险源的安全控制,提出了“安全通道”和“事故临界状态”的概念,它不停留于对危险源的认识上(安全评价),而是针对危险源可能发生的灾难性事故采取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是防止事故的最具成效的研究方法。本方法主要适用于大型、连续化生产的工业对身,用以防止重大事故。  相似文献   
303.
304.
玉米自交系吸收利用磷素的差异及其相关性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大田选取11份玉米自交系,在两个供磷水平下研究了玉米自交系籽粒产量基因型差异及吸收效率、利用效率与磷效率的相关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在磷胁迫的条件下,不同玉米自交系不仅产量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且对磷的响应度也不相同,产量最高的基因型中宗2号为最低的忻9005的5.15倍,将这些品种在二磷水平下以产量进行磷效率双向划分可以分为4种类型:双高效型(太411、KH12、58、中宗2号);高磷高效型(187);低磷高效型(冀257);双低效型(478、冀35、XL12、忻9005、H21),成熟期吸收、利用效率与磷效率的关系表明,在同一供磷条件下,11份自交系吸收、利用效率均有显著的差异,在两个供磷水平下,吸收效率与磷效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利用效率仅在高磷条件下与磷效率存在正相关性,表明在低磷水平下,成熟期磷效率主要由吸收效率决定,在高磷水平下,磷效率是吸收效率和利用效率共同作用的结果。图2表1参7。  相似文献   
305.
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修复及进展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土壤污染是当今面临的一个重要环境问题。常规的土壤污染物化学治理技术,如客土换土法、冲洗法、热处理、固化、玻璃化、动电修复法等,由于其技术要求高或经济成本高昂,对土壤结构的扰动破碎较严重,因而,大规模推广应用存在较大问题。重金属超累积植物的不断发现,使人们认识到有可能利用植物于土壤污染的治理修复。自20世纪90年代起,植物修复成为环境污染治理研究领域的一个前沿性课题。研究表明,通过植物的吸收、挥发、根滤、稳定等作用,可以净化土壤或水体中金属污染物,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近10年来,在超累积植物的找寻培育、植物根际微生物共存体系研究、植物对重金属的耐忍性、超量吸收及其解毒机制以及植物修复的工艺技术方面已有不少研究,并取得长 的进展,现代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基因工程技术的应用有可能使植物修复技术取得根本性的突破。  相似文献   
306.
地表节肢动物对土壤重金属污染及生态恢复中的生境变化具有重要的指示作用,不同动物类群对植被恢复具有不同的响应,它们与植物一起调控了土壤的恢复过程。然而,目前对地表节肢动物类群对植被恢复的响应及其与植被和土壤环境变化的关系认识不足。以1 a桉树(Eucalyptus)林、7 a桉树林及26 a外围桉树林作为研究对象,以无污染桉树林为对照,基于4种样地土壤理化因子、重金属因子及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的调查统计数据,采用生态指数及冗余分析的方法,研究不同种植年限桉树林与外围桉树林生境地表节肢动物群落对土壤质量和重金属因子的响应机制。结果显示:种植7a的桉树林地表节肢动物个体数量(N)、丰富度(R)和多样性指数(H′)(N=131,R=2.026,H′=1.644)高于1 a桉树林(N=40,R=0.701,H′=0.617),但显著低于外围桉树林(N=823,R=2.345,H′=1.939),对照桉树林(N=1251,R=2.354,H′=1.947)显著高于其他样地。冗余分析表明,土壤理化因子与地表节肢动物群落呈显著正相关,土壤速效磷和有机质对地表节肢动物群落变化的贡献率最大,两个环境因子总共解释了89.67%的环境变异,速效磷对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最大,贡献率达79.83%,是主要的影响因子,多样性指数随土壤质量的提升而增大。重金属因子与地表节肢动物群落呈显著负相关,Cu对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最大,贡献率为88.95%,是主要的毒性因子,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随重金属(Cu、Ni、Zn)含量的增加而下降。研究表明:随着钨尾矿恢复区桉树种植年限的延长,土壤质量提升,生态恢复区植被迁入与群落演替促进了地表节肢动物群落食物网的形成,对地表节肢动物群落演变与多样性增加起到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307.
氯丙醇(PCH)与石灰(Ca(OH)_2)进行皂化反应生成环氧丙烷(PO).由于原料及反应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产生了一些副产物,如丙醛(PA)、丙酮(AT)、二氯丙烷(PDC)、表氯醇(ECH)、氯两醇(α、β—PCH)、二氯二异丙醚(DCE)等.对反应产物的定性定量分析,是保证产品质量、工艺废水治理等工作的关键之一.依据《川崎分析指南》介绍的方法进行分析,由于受实验室条件限制,常以不锈钢柱代替原方法中的玻璃柱.虽然通过增加柱长和减小柱口径可尽量减小由此产生的对柱效的不利影响,但实际分析的结果仍不理想,本文对分析条件的选择作了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308.
滦河三角洲潟湖-沙坝海岸在我国海岸类型中最具特色,具有重要的教学和科研价值,在自然和人类共同作用下,海岸线一直处于动态的演变过程中。选取1987年、2000年和2014年三期遥感影像提取岸线数据,计算近年来潟湖-沙坝海岸岸线纵深度、年均变化速率和稳定性指数,分析各沙坝海岛岸线的稳定性。结果显示滦河三角洲潟湖-沙坝岸线以向陆蚀退为主,最大纵深度变化向陆蚀退近400 m,最大纵深度年均变化速度达-30 m/a,岸线以微侵蚀至严重侵蚀所占比例达到87%,74%海岛稳定性指数小于0.4。这主要是由于滦河中上游修建水库导致入海泥沙量减少,同时港口、养殖池的修建也对岸线稳定性起到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309.
以铜绿微囊藻为研究对象,从抑制率,有效剂量,起效时间,抑制时效和使用成本等方面评价了酚酸类,生物碱类,脂肪酸和酯类共13种化感物质的抑藻效应.结果表明,生物碱类物质对微藻生长的抑制效果最强,其抑制率(>80%)高达酚酸类,脂肪酸和酯类化感物质的4~52倍,其抑藻时效也显著长于酚酸类,脂肪酸和酯类化感物质.生物碱类物质中,血根碱具有最大饱和抑制率(>90%),但其单位剂量的抑藻率[11%/(mg/L)]仅为白屈菜红碱,芦竹碱和小檗碱的16%,49%和63%;白屈菜红碱对铜绿微囊藻的抑制作用最为灵敏高效,抑制铜绿微囊藻所需的最低剂量为0.2mg/L,最短时间为0.4d,且在2mg/L条件下便能维持7d以上的抑制时效.4种生物碱中,血根碱与白屈菜红碱的使用成本较高,超过芦竹碱和小檗碱的800倍.综合各项抑藻特性,植物化感物质的抑藻能力顺序前四为白屈菜红碱 > 小檗碱 > 血根碱 > 芦竹碱;抑藻成本顺序前四为:壬酸 < 芦竹碱 < 小檗碱 < PHBA.  相似文献   
310.
溢油发生在水中比发生在陆地的影响要大很多,并且发生在水中的漂移扩散更复杂。介绍了跨越管道发生溢油,并根据河流水期和泄漏点位置影响因素,设计了3个泄漏点分别在枯水期、平水期和汛期的9种不同情景,用MIKE 21软件对模拟河段进行模拟,得到了由不同水期和不同泄漏点位置组合成的情景下模拟结果,分析了不同水期和不同泄漏点位置的漂移扩散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