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安全科学   1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0篇
基础理论   4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1.
基于生态工业园指标体系的研究成果,以锡山经济开发区为例,考虑目标园区的具体特征,建立了规划园区生态工业园建设的指标体系,并对指标可达性进行了分析,为生态工业园的建设提供评判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微膨胀对好氧颗粒污泥脱氮过程中N2O产生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丽丽  高大文 《环境科学》2013,34(9):3532-3537
采用控制低溶解氧(DO)在SBR反应器内,研究了好氧颗粒污泥微膨胀的实现;考察了微膨胀颗粒污泥对COD和氨氮去除效能以及温室气体N2O产生量.结果表明,在低DO条件下可以获得微膨胀颗粒污泥,污泥容积指数(SVI)大都在150~250 mL.g-1之间.微膨胀颗粒污泥对COD和氨氮去除量影响不大,COD去除率从89.45%上升到90.99%;氨氮去除率从77.29%降至68.29%;硝化速率从38.95×10-3 mg.(g.min)-1降至33.46×10-3 mg.(g.min)-1.微膨胀颗粒污泥对N2O产生量影响很大,微膨胀颗粒污泥N2O产生量为2.42 mg.m-3是没有发生微膨胀颗粒污泥N2O产生量的1.26倍.微膨胀颗粒污泥N2O释放速率由3.63×10-3mg.(L.min)-1上升到4.72×10-3mg.(L.min)-1.  相似文献   
13.
用物理-生态集成技术局部控制富营养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物理-生态工程集成技术对贵州省百花湖(水库)麦西河河口富营养水体进行局部生态修复.结果表明,同期内,富营养化指标总氮、总磷、叶绿素和化学耗氧量工程区内明显低于工程区外,最大相差分别为0.61 mg.L-1、0.041 mg.L-1、23.06μg.L-1和8.4 mg.L-1;透明度工程内明显高于工程外,最大超过1.50 m;富营养化指数工程区内明显要低于工程区外,最大相差20,工程区外属于中-富营养化,而工程区内属于贫-中营养化;浮游植物丰度和生物量工程区内低于工程区外,工程区外浮游植物丰度到达2 125.5×104cells.L-1,而工程区内仅33×104cells.L-1.工程区外浮游植物生物量以蓝藻为主,硅藻和甲藻的比例较小;在工程区内,除了部分蓝藻外,硅藻和甲藻的比例较高,还有一部分裸藻.经过1年多的运行,物理-生态集成技术水质改善生态工程有效地控制了工程区内水华的发生,改变了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控制了富营养化趋势,物理-生态集成技术适合贵州高原河口富营养化水质改善.  相似文献   
14.
在介绍废弃油脂的定义、化学组成及综合利用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了废弃油脂利用不当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以及对食品安全的冲击,并从废弃油脂的收集、管理与技术研发3个方面提出了对其总体治理的建议,指出以废弃油脂为原料进行高附加值产品的开发是消除废弃油脂的最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文章主要研究了老油田自产气脱硫治理的技术应用,加热炉实施能源替代后,原料气中含有的硫化氢酸性气体不但影响燃烧后二氧化硫的排放,同时加剧了集输管网的腐蚀穿孔泄漏。针对加热炉烟囱排放烟气中的SO2产生机理复杂、对环境危害大、治理成本高、站内安全间距不足等问题,结合站场伴生资源产量及硫化物含量合理筛选脱硫工艺,通过筛选和调研,综合湿法脱硫和干法脱硫技术,提出一种组合式脱硫工艺技术,因地制宜地选取脱硫工艺。项目实施后通过在5座站场增设3套湿式铁基和组合式脱硫装置,使自产气中硫化物含量降至20 mg/m3以下,满足燃烧后二氧化硫含量小于10 mg/m3要求,从源头上解决了自产气集输管网腐蚀的问题,同时提出了适合不同规模的油田站场实现加热炉烟气达标排放的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16.
近几十年来,我国东部平原和丘陵区城市化快速发展,大量的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被排入湖库,直接影响湖库水质和水生生态系统安全.作为特大及大中型城市集中型供水水源地,湖库有色可溶性有机物(CDOM)来源组成极大程度影响着供水安全和城市居民生命健康.通过2021年4月采集长潭水库(11个)、太湖(25个)、洪泽湖(18个)和高...  相似文献   
17.
2种曝气生物滤池的启动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陶粒和沸石作为曝气生物滤池的填料,在相同运行参数下进行曝气生物滤池启动对比研究,分析挂膜过程中COD、NH4+-N和浊度的去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在平均气温为30℃的条件下,2种曝气生物滤池都能很快完成启动挂膜,陶粒曝气生物滤池所需时间为12d,沸石曝气生物滤池所需时间为15d;陶粒曝气生物滤池具有更好的COD去除效果,沸石曝气生物滤池具有更好的NH4+-N去除效果;2个滤池对浊度都能够达到95%左右的去除率。  相似文献   
18.
吸油草对海水中柴油的吸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柴油污染的海水为对象,研究了吸油草对海水中柴油的吸附、解吸规律,考察了海水盐度、温度和pH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并根据吸附等温线和吸附热力学的分析探讨了其吸附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吸油草对海水中柴油的吸附及解吸均符合二级反应模式,达到吸附平衡仅需要10~20 min,而达到解吸平衡需要2~3 h,解吸平衡时间是吸附平衡时...  相似文献   
19.
采集了乌江流域中上游30个采样点的60个水样品,用液-液萃取对样品进行前处理,然后用GC-ECD测定有机氯农药含量,分析有机氯农药残留现状。结果表明,有机氯农药在样品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检出,其中六六六、滴滴涕类物质的检出率分别为90.7%、46.9%,质量浓度为4.03~42.89 ng/L,同我国其它区域相比,乌江流域中上游水体中的有机氯含量处于中等水平,低于相应的标准限值。故就有机氯农药这类污染物在水中的含量来说,乌江流域中上游的水体是相对安全的。但由于这类污染物是持久性的,因此它们在水环境中的存在和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了解贵州高原水库蓝藻群落组成特征和微囊藻毒素分布,于2009年10月对贵州高原2座水库——万峰湖和百花湖采样调查。结果表明:万峰湖以蓝藻为主要优势藻,蓝藻中的拟柱孢藻(Cylindrospermopsis sp.)占绝对优势,浮游植物丰度在13.05×104~55.80×104 cells.L-1之间,蓝藻的丰度值占到了总量的82.55%,6个采样点中有3个(大坝、野鸭滩和革布)检出了微囊藻毒素MC-RR,且有1个点(革布)质量浓度超标,另外3个点(坝艾、坝达章和九里堡)未检出;百花湖以蓝藻、绿藻和硅藻共同构成优势藻,蓝藻中的假鱼腥藻(Pseudanabaena limnetica)是主要优势藻,浮游植物丰度在6.16×104~65.00×104 cells.L-1之间,蓝藻的丰度值在总体中所占比例为33.25%,3个采样点(大坝、岩脚寨和码头)均未检出微囊藻毒素。形成2个高原水库蓝藻群落结构和微囊藻毒素分布差异的原因可能是:2个水库中氮、磷营养盐水平不同引起浮游植物群落组成不同,进而导致了微囊藻毒素的分布出现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