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7篇
安全科学   29篇
环保管理   17篇
综合类   100篇
基础理论   6篇
污染及防治   11篇
评价与监测   27篇
社会与环境   8篇
灾害及防治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李莎  邹滨  刘宁  冯徽徽  陈军  张鸿辉 《环境科学》2022,43(9):4425-4437
城市形态可影响空气污染的源分布与扩散过程,但如何通过优化城市形态指标缓解城市空气污染一直缺少实用的定量方法与模型.故以长沙市为例,定量分析了二/三维城市形态指标对主城区PM2.5浓度分布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关键因子指标驱动下的城市空气质量优化调控模型(UFR-AQOM),开展了指标阈值与空气质量目标双约束下的城市PM2.5浓度情景模拟实验.结果表明,长沙市主城区PM2.5浓度高值区呈现"一轴两区四节点"的空间格局,商业服务用地与道路交通用地、高斑块密度与高用地容积率网格PM2.5浓度相对较高.三类城市形态因子指标中,开发强度对城市PM2.5浓度空间变化的影响程度最大,景观格局、用地功能次之,多因子共同作用比单因子影响更加显著.顾及因子指标贡献差异与交互作用的UFR-AQOM模型可有效用于城市PM2.5浓度的优化调控模拟(R2=0.65,RMSE=1.40 μg·m-3).面向PM2.5浓度达标约束要求,长沙市主城区宜加强周长面积分维数与斑块密度等景观格局指标的全面管控,同时应考虑对工业占比与水域占比等城市用地功能指标和用地容积率等城市开发强度指标的分区优化调控.研究成果将为面向空气质量改善的国土空间规划指标调控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92.
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环境水体中多菌灵和苯菌灵的方法.方法在5.0 μg/L~50.0 μg/L线性良好,多菌灵和苯菌灵的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26 μg/L和0.38 μg/L,RSD分别为4.1%和4.5%,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9.6%和85.1%.  相似文献   
193.
改进式曝气生物滤池处理高氨氮废水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化肥氨氮废水排放量大、氨氮浓度高、C/N低等特点,通过实验研究探讨了添加高效菌种后采用改进式曝气生物滤池对化肥氨氮废水的处理性能、机理及实用性,并与SBR、普通BAF(Biofor)工艺和未添加高效菌种的改进式曝气生物滤池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添加高效菌种后改进式曝气生物滤池可以将氨氮≤200 mg/L,COD≤150 mg/L的化肥废水有效地处理至氨氮≤5 mg/L,COD≤50 mg/L,同时对总氮去除率达60%以上。  相似文献   
194.
利用双梯度液相色谱仪与固相萃取技术结合,建立了一种在线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同时测定环境水体中甲萘威和百菌清的方法。在取样2.5 mL时,甲萘威和百菌清的检出限分别为0.6 ng/mL和0.4 ng/mL。以20 μg/L标准溶液作为样品溶液,连续进样5针,测定峰面积,计算相对标准偏差(RSD),结果甲萘威的RSD为1.45%,百菌清的RSD为1.20%,符合方法学要求。  相似文献   
195.
采用超声提取、固相萃取法处理土壤,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三重四极杆质谱测定样品中11种全氟化合物,通过优化测定条件,使方法在0.100μg/L~150μg/L范围内线性良好(r~20.995)。当取样量为2.0 g时,方法检出限为0.1 ng/g~0.4 ng/g。实际土壤样品的加标回收率为67.2%~106%,测定6次结果的RSD为6.6%~17.3%。  相似文献   
196.
以陕西省浐灞河2012年7月—10月11个监测段实测数据为基础,分别采用标准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每个监测段的COD_(Cr),DO,TN,TP和NH_3-N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的主要影响因子为TN,并且大多数监测段都处于Ⅴ类水标准;标准指数法评价过程简单,但是过分突出单一因子的影响,可能无法正确反映真实情况;由于浐灞河的水体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并且在水质评价过程中不确定性和判断模糊等问题又难以避免,综合来讲,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浐灞河的水体进行水质评价更为适合。  相似文献   
197.
共代谢基质对苯酚降解菌XTT-3降酚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驯化的方法从活性污泥中分离到一株苯酚降解菌XTT-3,经16SrDNA鉴定为Sphingobiumsp.。对该菌株进行碳饥饿处理,发现其降解苯酚的能力受到抑制。以只含苯酚的M9培养基为参照,添加0.2g/L酵母膏作为共代谢基质,对XTT-3菌株降解苯酚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36h后苯酚降解率为68%。在含0.2g/L酵母膏的M9培养基中,同时添加20mg/L邻苯二酚,XTT-3降解苯酚作用显著增加,24h后苯酚降解率达75%,苯酚降解速度达0.261mg/min。  相似文献   
198.
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差异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基于生态系统视角,引入"压力—状态—响应"模型(PSR),构建了包括生态系统压力、生态系统健康状态和生态环境管理水平的3个子系统,27个指标的省域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我国30个样本省份2012年生态文明建设状态及生态文明协调度进行了实证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分析了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差异,指出子系统评价值在60分以下省份进一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和政策建议包括:①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按照西部地区、中部地区、东部地区存在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东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优于西部地区。②从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生态文明综合评价和协调度评价情况看,东中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综合排名和协调度排名具正相关性。③从子系统评价结果来看,我国东部地区生态系统压力较中部地区小,中部地区生态系统压力较西部地区小;我国中部地区生态系统健康状态优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生态系统健康状态优于西部地区;我国东部地区生态环境管理能力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生态环境管理能力高于西部地区。④依据评价结论,建议东部地区要花大力气实现生态系统的健康;中部地区在提高资源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还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西部地区要以保护脆弱生态环境为目标,避免"三高一低"产业在西部生态脆弱地区的布局,还要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和环境污染的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9.
改性桑枝粉及沸石对水中高氯酸盐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改性剂制备改性桑枝粉和改性沸石,采用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对改性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并对吸附剂的Zeta电位进行分析,以探讨高氯酸盐的吸附机理。考察pH值、吸附剂投加量和高氯酸盐初始浓度对改性产物吸附水中高氯酸根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产物表面的季铵阳离子基团能较好地吸附废水中的高氯酸根;去除率随吸附...  相似文献   
200.
采用二氯甲烷液液萃取-氮吹浓缩-丙酮定容去除干扰物,用气相色谱检测水中的阿特拉津,根据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本方法适用于水中阿特拉津的残留量分析,最低检测浓度为4.51×10-2 μg∕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