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0篇
  免费   180篇
  国内免费   452篇
安全科学   671篇
废物处理   65篇
环保管理   323篇
综合类   1560篇
基础理论   346篇
污染及防治   229篇
评价与监测   113篇
社会与环境   106篇
灾害及防治   199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60篇
  2022年   97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121篇
  2017年   73篇
  2016年   67篇
  2015年   97篇
  2014年   201篇
  2013年   132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124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33篇
  2007年   130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123篇
  2004年   110篇
  2003年   128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115篇
  1998年   65篇
  1997年   97篇
  1996年   92篇
  1995年   78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61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18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7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31.
针对索杆预张力结构缺乏有效的连续倒塌发展机理及各类杆件在连续倒塌过程中的重要性评价方法,文中结合某具体工程案例、基于ANSYS/LS-DYNA分析平台、采用全动力等效荷载瞬时卸载法动力分析方法,研究了移除不同构件引发的连续倒塌全过程动力响应及倒塌模式,提出了基于倒塌模式的杆件重要性分类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比较构件移除前后的节点位移引入了杆件重要性系数指标,进一步探明了各类杆件重要性系数与其杆件重要性类别及移除该杆件引发的相应倒塌模式的关系,最后分析了各设计参数对结构连续倒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移除不同杆件将产生不同的动力响应和倒塌模式,其中移除内环索和外环索后动力响应最大,拉力环上弦次之,其余杆件动力响应较小;(2)各杆件具有的不同的杆件重要性系数,外环索、内环索的杆件重要性系数超过0.18,移除此类杆件将会导致结构产生连续倒塌,属于关键杆件;拉力环上弦的重要性系数在0.18~0.07之间,移除此类杆件将会导致结构产生局部连续倒塌,属于重要杆件;其余杆件的重要性系数均在0.07以下,移除后不会产生连续倒塌,属于普通杆件;(3)预应力水平、杆件截面积及环索半径、压杆长度等设计参...  相似文献   
232.
我国逐步构建包装物减量化及循环利用制度体系,但是包装物报告制度覆盖面较窄,数据收集不充分,商品包装相关标准体系不健全,激励机制不完善。新加坡自2007年起推行新加坡包装协议、包装合作伙伴计划等自愿性协议,依据《资源可持续性法案2019》,建立了包装物报告制度框架,建立包装物重量基准数据库,实施生态标识、专项资金等激励措施推动包装物减量化与循环利用。借鉴相关经验,从健全我国包装物报告制度、加强包装物数据分析及标准制定、完善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33.
凤眼莲根系丙酮提取物抑制赤潮藻类生长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为了探讨凤眼莲根系丙酮提取物抑制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生长的机制,筛选和发现新的、高效、低毒或无毒、能迅速控制赤潮生物生长的除藻剂.对比分析了凤眼莲根系丙酮提取物中不同物质的抑藻效果,探讨了凤眼莲根系丙酮提取物抑藻的主要化学基础.通过考查主要抑藻物质对藻细胞可溶性蛋白质、丙二醛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影响,探讨其抑藻机理.结果表明,浓度高于5 mg·L-1以上的N-苯基-2-萘胺,3 d后能保持对塔玛亚历山大藻抑制率超过50%;浓度为70μL·L-1的亚油酸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抑制率约为40%;浓度为70 μL·L-1的壬酸第3天可以达到85%的抑藻率,但随后藻密度有反弹.实验浓度范围内的亚油酸甘油酯和丙酰胺对塔玛亚历山大藻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N-苯基-2-萘胺后,藻体中的可溶性蛋白质和丙二醛含量有应激性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呈下降趋势.研究结果表明,N-苯基-2-萘胺可能是凤眼莲根系丙酮提取物中的主要抑藻物质;其可能通过自由基反应破坏藻细胞的结构,从而达到抑藻效果.  相似文献   
234.
绿色信贷风险的优化控制,有利于推动绿色信贷的稳定、可持续发展,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赢。本研究将政府部门、环保部门、金融机构和企业的行为纳入同一个理论体系中,充分考虑影响参与主体最优努力水平和绿色信贷风险最优轨迹的环境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在此基础上,构建不同合作模式下的绿色信贷风险优化控制模型,分析不同情境下参与主体的努力水平,比较绿色信贷风险的最优轨迹,找出绿色信贷风险优化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四方合作模式对绿色信贷风险的优化控制具有明显的优势。第二,政府的参与能够有效带动其余合作者的积极性。第三,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存在明显的利益共存和投入互动关系。第四,补贴和惩罚措施在合作过程中能够产生激励和约束作用,但在非合作模式下发挥的作用比较有限。第五,参与主体的协同水平越高,越有利于绿色信贷风险的优化控制。因此,需要灵活运用行政、经济或法律等多种干预手段,并对补贴用途进行考评和增强舆论监督,防止金融机构和企业将绿色补贴挪作他用。同时,建立符合国内绿色信贷发展特点的风险标准,统一绿色信贷风险的评判和管控依据。  相似文献   
235.
数字城市减灾战略的提出城市发展战略的各种研讨,总是要讨论安全城市概念中重要的灾害安全的涵义。同样,讨论安全战略的场合中,或者在讨论国家安全战略的著作中,也要讨论自然灾害或地震安全,或防灾减灾战略方面的内容。就是在国家长期科  相似文献   
236.
为了使电炉烟气治理过程中污染源的排放达到国家排放标准,提出一种TSLCDM长袋低压脉冲除尘器(简称TSLCDM除尘器)。通过对该除尘器结构、除尘原理以及不同工况下除尘效率和过滤阻力的分析,得到该除尘器的除尘效率>99.9%,压力损失<1200 Pa,最终排出的烟气含尘质量浓度约5.54 mg/m3,满足了国家的超低排放要求,以泉州某公司电炉项目除尘系统为研究对象,证明了该新型脉冲布袋除尘器在电炉烟气治理除尘系统的应用效果,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237.
豆制品加工废水有机物和悬浮物浓度较高,水量及水质波动大,且容易发酸发臭。浙江某豆制品生产企业采用化学沉淀+SBR生化工艺对废水进行处理,出水水质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该工艺操作简便,运行稳定,处理效率高,适合中小规模豆制品企业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238.
以攀西地区钒钛磁铁矿尾矿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浸出实验,从酸类、p H、温度、反应时间4个方面探讨尾矿中Mn、Fe元素的迁出规律。结果表明,Mn在草酸中的浸出浓度远大于在醋酸和盐酸中的浸出浓度。随着p H的增大,Mn的浸出浓度整体呈减小趋势,有机酸做浸提剂时,Mn的浸出浓度在p H=2或3时达到最大值;无机酸做浸提剂时,Mn的浸出浓度在p H=1时达到最大值。Fe在草酸中的浸出浓度大于在醋酸和盐酸中的浸出浓度,随着p H增大,Fe的浸出浓度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另外,温度升高、反应时间延长都有利于Mn、Fe从尾矿中浸出。各变量对Mn、Fe浸出的影响效果为p H酸类温度反应时间。本研究可以对尾矿浸出液的安全使用提供初步指导。  相似文献   
239.
山东省农田土壤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污染特征与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东省范围内采集农田表层土壤样品91个,采用气相色谱法分析了7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SPs)的含量和组成,分析了其分布特征,比较了大田土壤和大棚土壤中该类农药含量的差异,并评价了其生态风险.结果表明,7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总含量(∑_7SPs)范围在0.01—88.51μg·kg~(-1)之间,均值为5.65μg·kg~(-1).与国内其他地区农田土壤相比,山东省农田土壤中拟除虫菊酯含量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山东省各地区的拟除虫菊酯含量存在差异,但组成相近,均是高效氯氟氰菊酯、联苯菊酯和氯氰菊酯的比例较高.部分地区大棚土壤中的含量高于大田土壤.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山东省农田土壤个别采样点中甲氰菊酯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具有生态风险,三分之一的采样点存在潜在生态风险,其余采样点不存在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240.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内容,探讨人居环境质量对乡村发展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从理论层面解析了人居环境质量影响乡村发展的机理,并基于江苏省村庄抽样调查截面数据构建了多元回归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EM),就人居环境质量对乡村发展的影响及机理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①回归分析表明,人居环境质量对乡村发展的促进作用明显。②SEM建模分析发现,农村人居硬环境和软环境各构成要素对乡村发展的影响存在差异。硬环境方面,基础设施条件直接促进乡村发展,其路径系数为0.40,环境卫生状况、农户居住情况与基础设施条件之间呈现较强的相互促进作用,其路径系数分别为0.68(环境卫生状况基础设施条件)、0.65(农户居住情况基础设施条件)和0.54(环境卫生状况农户居住情况);软环境方面,乡村文化活动直接促进乡村发展,其路径系数为0.16;硬环境方面的环境卫生状况、基础设施条件与软环境方面的乡村文化活动也具有一定的相互促进作用,其路径系数分别为0.15(环境卫生状况乡村文体活动)和0.31(基础设施条件乡村文体活动)。研究认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有助于乡村空间重构、组织重建、产业重塑,有效推动乡村形态、结构和功能转变。为更好地促进乡村发展转型与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应当“软硬兼施”,以完善基础设施和丰富文体活动为重点,并同步推进环境卫生治理和居住条件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