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64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种群空间格局是种群生态学和空间生态学的核心问题之一。采集扎龙湿地1981—2008年丹顶鹤种群巢址定位数据,采用平均中心模型和最近邻体分析等方法研究了该研究区丹顶鹤种群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动态,探讨了变化的原因与机制。结果表明:近30 a间,空间格局总体分布由研究区域核心区中部转移至西南部,再转移至东北区域,丹顶鹤个体间的离散程度经历了逐渐增大→逐渐减小→迅速增大→逐渐减小的过程,各时期空间分布型均为聚集分布,但不同时期聚集强度差异明显。生境条件的剧烈变化,即湿地缺水加剧以及人类活动干扰(如湿地内修建的各种大型工程)是导致丹顶鹤空间格局变化的主要原因,突发性干扰(如火灾)对空间格局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2.
基于影响边坡稳定性各因素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和边坡工程是一个非线性、不确定的动态过程等这些特征,首次应用主成分和BP神经网络的原理和方法,建立了边坡稳定性评价模型,并应用SPSS软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确定主成分,应用Matlab71神经网络工具箱对一些边坡样本进行训练仿真。对比了经过主成分分析和未经过主成分分析评价结果,结果表明,经过主成分分析的BP神经网络评价精度更高,相对误差更小。表明了建立主成分和BP神经网络评价模型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103.
利用电化学方法检测DNA损伤和污染物基因毒性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分子膜层层自组装的原理,将受化学损伤的小牛胸腺DNA固定于氧化铟锡电极表面,制备出核酸传感器界面.使用DNA嵌入剂二联吡啶二吡啶并[3,2- a;2’,3’-c]吩嗪钌[Ru(bpy)2dppz2+]作为电信号指示剂,与核酸膜结合后,进行电化学检测.由于嵌入剂具有很高的DNA结合能力和双链特异性,与DNA的结合数量在损伤前后发生变化.在电化学检测中,采用已研究成功的高倍数信号放大机制,用电子给予体草酸还原Ru(bpy)2dppz3+,使之循环产生电流信号.这样,嵌入剂与DNA结合数目的微量变化得到灵敏检测.在工作中,分别采用石英晶体微天平和电化学方法对DNA的表面固定进行了表征,计算出未损伤DNA的固定量为3.2 ng·mm-2,损伤DNA的固定量为4.2 ng·mm-2.对两种核酸膜进行电化学检测,发现在信号放大剂草酸溶液中,损伤DNA的电流信号显著高于未损伤DNA,前者是后者的2.2倍.通过荧光分析,得到Ru(bpy)2 dppz2+与损伤DNA的结合常数(K=1.07×107 M-1)和结合比(0.68).嵌入剂与损伤DNA结合物的荧光强度是未损伤DNA 的1.5倍,说明损伤后嵌入剂结合量增加了1.5倍.损伤DNA电化学检测信号增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信号指示剂嵌入电极表面核酸数量的增加.利用高结合能力、高选择性的电化学嵌入剂,结合高倍数信号放大机制,可以对核酸损伤进行灵敏检测.  相似文献   
104.
植物对重金属具有一定的吸附能力,植物修复是生态修复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利用植物减缓和治理重金属污染具有重要意义.选取开阳磷矿马路坪矿区生命周期较长的木本植物及其土壤作为研究对象,探究木本植物受Cu、Zn、Pb、Cd、As等5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效应,对植物重金属含量及其富集特性进行研究分析,筛选出累积重金属的植物,作为矿区...  相似文献   
105.
目前广大农村地区拥有大量不符合抗震要求的砌体结构房屋,因此,针对老旧砌体结构房屋进行加固是一门值得研究的课题。为了研究混杂纤维改良活性粉末混凝土(HFMRPC)加固不同高宽比砌体窗间墙的抗震性能,对 1 面作为对照组的未加固砌体墙和 3 面不同高宽比的面层加固砌体墙进行了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对比分析了 4 面墙体的破坏模式、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等抗震性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HFMRPC 面层加固能够有效提高墙体的承载能力,峰值荷载提高约 42%;HFMRPC 面层对砌体窗间墙具有良好的约束作用,能够有效提升墙体的延性,延性系数提升约 199%;HFMRPC 面层加固后墙体耗能能力显著提升,累积耗能约提升 98%;高宽比是影响墙体破坏模式的重要因素,随着高宽比的减小,砌体墙的承载能力提高,试件的破坏模式趋向于脆性破坏,相反随着高宽比的增大,砌体墙的耗能能力提高,试件趋向于延性破坏。根据试验结果进行了墙体抗剪、抗弯承载力计算分析,并提出了适用于 HFMRPC 面层加固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可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6.
利用异相膜电渗析装置去除氨法烟气脱硫浆液中的F~-。考察了脱硫浆液p H、F~-初始质量浓度、Cl~-初始质量浓度、膜堆两端电压、浓缩室和淡化室循环流量等操作参数对F~-去除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F~-去除率更高;脱硫浆液中F~-初始质量浓度越高,F~-去除率越高;Cl~-初始质量浓度较低时会增加F~-去除率,过高时又会降低F~-去除率。优化的操作条件为:膜堆两端电压25 V,浓缩室和淡化室循环流量300 L/h。一级电渗析进行100 min后,Cl~-去除率接近100%,F~-去除率只有47.3%。二级电渗析进行100 min时,F~-去除率达92.2%。一、二级电渗析F~-累积去除率达96.1%。  相似文献   
107.
为了研究深部矿井煤岩体注水对围岩温度场的影响,采用每隔3 m设置一个注水口、低流量中压缓慢注水的方法对煤岩体实施注水降温。基于传热学和渗流力学理论建立了深部矿井热扩散模型,利用Fluent软件进行数值求解,获得了深部矿井煤岩体注水时围岩温度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矿井在注水时伴随着能量的交换,对于孔隙率超过10%或张性裂隙占主体的矿井中注水降温效果明显;注水速度越大,降温效果越好,当注水速度为1.1 m/s时,围岩体温度降低约为2℃。  相似文献   
108.
针对不同的钝化工艺会对钝化效果产生较大影响的问题,通过对钝化温度 、钝化液pH、铁离子等金属离子以及缓蚀剂的加入等因素进行实验研究,以此改善现场钝化工艺,最终确定最优的双氧水钝化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双氧水质量分数控制为0.4%、钝化液pH值在9.0~10.0之间、钝化温度为50~60 ℃、铁离子浓度保持在50 mg/L以下为双氧水钝化最优工艺。该钝化工艺可大大提高碳钢整体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09.
开展东洞庭湖水面面积长时间变化监测研究对于湖区洪涝旱灾监测、灾害评估等具有重要意义。采用2000~2017年的经过辐射一致性校正的Landsat Collection 1遥感数据集,在ENVI遥感数据处理平台下采用4种常见的水体提取方法(单波段阈值、多波段谱间关系、水体指数、支持向量机)开展了水面面积遥感提取方法比较及东洞庭湖区长时间序列水面面积提取,以此数据为基础开展了东洞庭湖区近18年来湖区水面面积年内和年际变化研究,并探讨了水面面积与城陵矶水文站水位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显示:Landsat Collection 1遥感数据集具有较高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可以满足东洞庭区长时间序列水面面积提取,且水面面积提取精度较好;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提取的湖区多年水面面积平均值为569.9 km2,丰水期水面范围波动较大,而枯水期变化较小;湖区水面面积变化与城陵矶水位变化存在紧密相关关系,不管线性模型还是多项式模型均能准确地描述两者变化关系,受湖区地形分布特征影响,水面面积与水位之间的关系在丰水期较紧密,而枯水期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10.
陈敏娟  陈浩  陆松 《环境技术》2020,38(3):56-60
锌及其合金镀层在大气及工业大气中能很好地保护钢铁基材件,防止其在大气中被腐蚀并起到装饰覆盖层作用而被广泛地应用在汽车行业。中性盐雾试验是检验其防腐蚀性能的重要手段,本文对钢铁基材上镀锌及其合金件在中性盐雾试验中呈现的各种腐蚀形态及腐蚀产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