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9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64篇
基础理论   20篇
污染及防治   3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对2018年西安市春节的污染过程、污染来源、不利气象条件及烟花爆竹对PM_(2.5)的贡献4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该污染过程的污染快速增长期,PM_(2.5)、PM_(10)、SO_2和NO_2浓度峰值分别是污染前期浓度的3.56、1.74、2.28和1.81倍;排放源主要为燃放烟花爆竹,对PM_(2.5)的贡献率为50%以上;不利气象条件为小风、静稳、高湿、逆温、边界层低、倒槽等。污染持续期的排放源除了烟花爆竹燃放还有其他污染源;不利气象条件除了均压场外,其它与快速增长期相似。  相似文献   
22.
本文介绍了轨道车辆产品在抗振缓冲设计中应有的思路,即产品的抗振缓冲设计不完全是按研制总要求、标准、规范、合同中的要求来设计,而是应该按其所经受到振动冲击响应来设设计。试验室对设计的验证均含有强化和加速(S-N)的含义,但其在失效机理和模式上应相一致。  相似文献   
23.
对小型印染厂间歇式生产排出的高浓度、小水量、成分复杂多变的印染污水,采取三级物化处理工艺,进行了尝试和探索性实践,取得了比较理想的净化效果。为此类污水的处理提供了实用的处理工艺,为小型印染厂的水污染治理达标探索出一条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4.
20世纪90年代以来,河流生态环境需水成为生态水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阐述了基于国际上新兴发展的生态水文学理论的生态环境需水量的概念和内涵。并以毗河为例,用能反映时间尺度的河流流量来表达生态环境需水量,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水量。为了与水资源配置的时间单元协调起来,对3个代表年〖WTBX〗P〖WTBZ〗=50%(1968年),〖WTBX〗P〖WTBZ〗=75%(1986年),〖WTBX〗P〖WTBZ〗=90%(1987年)分别进行生态环境需水量的计算。根据毗河的自然条件,利用Montana法计算了河道维护水生生境最小需水量和最适宜需水量;蒸发需水量由水面宽度、河道两断面间平均长度、河道蒸发深度三者确定;结合河道功能区划和水质目标,计算了污染物稀释需水量。最终确定毗河下游河道的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为20.64 m3/s,最适宜生态环境需水量为25.84 m3/s。  相似文献   
25.
针对天然气水合物水力提升过程中中继舱部件的沉积安全性问题,为了避免中继舱因沉积过多而导致整个提升系统的瘫痪,利用流场模拟软件CFD,分析了不同结构对中继舱内部流场的影响,对比了正方体、球体和圆柱体3种不同中继舱结构下的颗粒沉积情况、内部流速分布、粗细颗粒以及海水体积分数分布情况,得出圆柱体结构的安全性要优于另外两种结构。研究了圆柱体结构在不同工况下的沉积情况与安全性。结果表明:增加粗颗粒浓度,粗颗粒直径以及粗颗粒的密度都会导致中继舱沉积厚度增加,安全性降低,而增加进口速度则会导致中继舱沉积厚度减小,安全性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26.
采用模拟钴污染土壤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比的钴污染土壤(0、10 mg/kg、25 mg/kg、40 mg/kg)对不同时期(初期、营养生长期、成熟期)蚕豆植株生长及各部位钴的积累与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不同质量比的钴处理下,植株总生物量在成熟期均达到最大,钴质量比越高,对植株的毒害作用越大。当钴质量比为40 mg/kg时,成熟期植株的总生物量比对照组降低了70%。2)钴处理后,各时期植株不同部位钴质量比由大到小均为根部、叶部、其他部位。3)在初期和营养生长期,70%以上的钴积累在根部;而在成熟期,根部钴积累量所占比重急剧下降,此时籽实钴积累量比重达到22%~46%,表明在成熟期,大量的钴向籽实中转移积累。4)土壤钴质量比越高,植株单株钴积累量越大,并且中高质量比的钴明显抑制了植株持续积累钴的能力。当钴质量比为25 mg/kg、40 mg/kg时,单株积累量在营养生长期最大。5)随土壤钴质量比增加,植株将钴由根部转移至地上部的能力逐步降低,而地上部富集钴的能力越来越强,这在初期和营养生长期表现得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27.
根据我国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的标准,紧急转移安置山东省89个县级行政区的870.9万人,需要救灾物资储备库面积289 172 m2,但山东省现有的储备库总面积仅为65 896 m2,即目前的救灾物资储备库仅能满足23%的需安置人口,而尚有77%缺口。其中山东临沂、枣庄、菏泽、日照、济宁是郯城地震的主要影响区,储备库缺口较大、供需矛盾最为突出。因此,综合山东省现有救灾物资储备体系基础,建议山东省采用以济南、潍坊、临沂为中心的"三头备灾"模式,重点加强临沂市的储备库建设,以有效提升山东省备灾体系的救灾效率。  相似文献   
28.
稻麦轮作磷肥减施下水稻土磷素生物有效性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壤磷素化学分级提取方法被广泛应用于磷素状态及特征分析,但相关提取方法缺乏土壤根际过程的表征。基于磷素的根际过程特点,采用一种磷素生物有效性(the biologically-based phosphorus,BBP)分级方法,研究太湖稻麦轮作区磷肥减施定位试验田实施7 a后麦季收获期土壤磷素生物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就宜兴试验田而言,稻季不施磷麦季施磷处理(PW)CaCl_2-P含量与稻麦季均施磷处理(PR+W)之间无显著差异,Citrate-P、HCl-P和Enzyme-P含量则差异显著(P0.05)。就常熟试验田而言,不同磷肥减施方式对各磷组分含量总体无显著影响,仅Pzero处理HCl-P含量与PR+W处理相比明显降低。两块试验田用BBP法提取的4种土壤磷组分含量与有效磷含量之间的决定系数(R~2)不同:宜兴有效磷主要来自Citrate-P(R~2=0.587,P0.01)、HCl-P(R~2=0.587,P0.01)和Enzyme-P(R~2=0.531,P0.01),常熟有效磷主要来自HCl-P(R~2=0.386,P0.05)和Citrate-P(R~2=0.280,P0.05)。4种磷组分含量由大到小依次为HCl-P、Citrate-P、Enzyme-P和CaCl_2-P。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pH、碱性磷酸酶(S-ALP)是影响磷组分变化的重要因素,与土壤磷组分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认为该研究结果能加深对减磷条件下土壤磷素生物有效性的理解。  相似文献   
29.
促进农村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全面深化乡村振兴的目标要求,而推动农村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是前提。文章阐释了农村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体系,进而探究了相应行动策略与演化路径。研究认为,基于战略管理理论视域,农村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内涵体系应是以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为引领、涵盖三层级功能结构的递进发展,而促进相关供需主体的稳定合作均衡是其关键行动策略,据此构筑了上级政府、地方政府、农村居民参与的农村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并运用MATLAB进行数值仿真。结果表明:①三方主体的成本、收益和损失变化均会影响各自策略选择,进而构成差异性农村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演化路径。②三方演化稳定策略受到各方初始参与意愿的影响,其中上级政府的积极推进对地方政府和农村居民的决策行为具有重要引导作用,而农村居民积极参与能倒逼地方政府采取严格执行策略。③地方政府追求乡村振兴和城乡共同富裕等长远目标的内驱力是推动农村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向可持续方向演化的关键。④上级政府积极推进高质量发展政策、地方政府严格执行政策以及农村居民积极参与是现阶段农村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现实最优状态;随着中国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深化,上级政府作为宏观推动方的作用应逐渐淡化,而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农村公共服务高质量供给中的元治理功能,同时激发农村居民及乡村其他微观主体的自主积极参与将是未来理想的策略选择。基于上述研究,提出了构建农村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府际合作体系、推动供需衔接和精准化管理、激发地方政府内生动力以及发挥乡村多主体参与作用等相关政策建议。文章为厘清中国高质量发展战略下农村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思路和策略路径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0.
城市河道表层水及沉积物中微塑料的污染现状与污染行为   总被引:10,自引:8,他引:2  
河流是微塑料从陆地向海洋传输的关键路径,在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重视.但实际上,目前关于城市不同区域河道表层水及沉积物中微塑料的污染现状及污染行为研究仍十分有限,相关问题依然不甚清晰.本文以上海市中心城区及郊区城镇区域的8条河道作为研究对象,共采集16个河道表层水及沉积物样品,采用高速摄像仪和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仪鉴定样品中微塑料的丰度、尺寸、颜色、形状和类型等特征.结果表明,上海市城市河道表层水中微塑料的平均丰度为(7.5±2.8)个·L~(-1),而沉积物中微塑料的平均丰度(以湿重计)则达到了(1 575.5±758.4)个·kg~(-1).微塑料尺寸越小丰度越高.其中,低于500μm、纤维状、透明色和聚酯类的微塑料始终在上海市城市河道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沉积物中的微塑料分布更具多样性.相对于国内外其他城市河道中的微塑料污染,上海市城市河道中的微塑料污染较为严重.不同城市河道中,微塑料的形状和聚合物类型分布受到来源(主要为洗衣废水、个人护理产品和塑料废弃物等)、水动力学条件和本身理化性质等各种因素的较大影响.还进一步讨论了城市河道中微塑料的污染行为(来源、传输与归趋),并解析了各种环境因子对其造成的潜在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