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1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31篇
安全科学   16篇
废物处理   2篇
环保管理   10篇
综合类   65篇
基础理论   21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3篇
社会与环境   9篇
灾害及防治   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国土空间规划大数据应用方法框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萧  甄峰  李亚奇  陈浩 《自然资源学报》2019,34(10):2134-2149
新时代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目标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自然资源保护”并重。作为国家部门调整后的新规划类型,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方法研究整体缺乏,学者主要聚焦于自然资源本身的禀赋情况,利用传统统计、空间及调查数据和统计分析、空间分析及归纳演绎等方法对国家及省域层面的国土空间承载力与适宜性进行静态评价,对生态红线、基本农田保护线、城镇开发边界进行刚性划定。然而,现有研究较少考虑人类活动对国土空间利用的动态影响,缺乏对新发展趋势之下的生态空间、农业空间及城镇空间的科学安排。本文引入能够直接反映人类活动时空变化的大数据,重点从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生态空间规划、农业空间规划及城镇空间规划四个环节探讨了大数据应用的方向与具体方法框架,强调“自然空间”+“社会经济活动”相互作用下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科学化路径。  相似文献   
62.
全氟和多氟烷基化合物(PFASs)因其持久性、长距离迁移性、生物积累性和生物毒性而受到广泛关注.目前世界上对环境中PFASs的监测和管控主要针对全氟烷基酸(PFAAs).而大部分多氟烷基化合物在环境中能够被微生物降解为PFAAs,也被称为前体物.因此,探究前体物在环境中的微生物转化行为有助于综合评价PFASs的环境风险,以及制定相关的管控和修复措施.虽然PFAAs一直被认为是环境中的“永久化合物”,但近年来,PFAAs的厌氧微生物还原脱氟作为一项极具潜力且充满挑战的修复技术,成为研究的一个前沿热点.系统总结了前体物(氟调化合物和全氟辛烷磺胺衍生物)、 PFAAs和新型PFASs在微生物作用下的降解规律和转化路径,并讨论了PFASs微生物降解的影响因素,最后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3.
应用生物配体模型研究湘江水体中铜的生物有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估湘江水体中铜的生物有效性,通过铜对青鳉的急性毒性实验确定铜对青鳉的半致死浓度(LC50),然后利用生物配体模型(Biotic Ligand Model, BLM)确定青鳉的累积半致死浓度(LA50)。同时对湘江水样的预测结果表明,铜对青鳉的LA50为12.43 nmol?gw-1;BLM预测的与实验观测的LC50差异倍数小于2,表明BLM预测结果非常准确。在此基础上预测铜对青鳉LC50预测范围为344.70~761.96 μg?L-1。湘江各点水质最终急性值(FAV)相差不大(11.04~14.25 μg?L-1),但水中溶解态铜含量相差较大(0.29~10.48 μg?L-1),同时毒性单位值(TU)相差较大(0.06~1.48 μg?L-1),其中最小值在舂陵水入湘江下游采样断面,最大值在株洲断面。在全部调查断面中,只有株洲断面TU大于1(1.48),说明株洲断面水中铜含量超过了该断面水中BLM确定的标准最大浓度1.48倍。  相似文献   
64.
以水热法合成的PbMoO4微晶体为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溶液pH、污染物初始浓度和催化剂用量对光催化降解灭幼脲的影响,研究了光催化降解过程的反应动力学和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最佳反应溶液pH 6.0、污染物初始浓度20 mg.L-1、催化剂用量0.4 g.L-1.反应4 h灭幼脲降解率达99.96%,矿化率达66.4%,降解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通过加入自由基清除剂对比实验发现,PbMoO4微晶体主要通过空穴和.OH的氧化作用使灭幼脲降解,其中空穴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65.
陈浩  孔令英 《环境化学》1989,8(1):68-73
本文应用FIA-ICF光谱法,对人发、血液、鸟类肌肉、肝脏、羽毛及禽蛋(蛋壳、蛋白和蛋黄)等生物试样中多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在最佳条件下,待测微量元素的检出限为0.032—6.5μg/ml,相对标准偏差为0.58—2.3%(n=10),方法的回收率在90%以上,与连续喷雾-ICP光谱法比较,充分显示出率方法具有分析速度快、节省氩气,样品消耗量小、精密度高、基体效应小以及采用同一标样可以滴足不同基体的生物试样分析等优点。  相似文献   
66.
水解酸化-CASS工艺处理水产加工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解酸化-CASS工艺处理水产加工废水,实践表明工艺合理、技术先进、设备投资小、运行费用低,污水处理后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96)中的一级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67.
甲萘威在蒙脱石和高岭石表面的吸附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甲萘威在蒙脱石和高岭石两种粘土矿物表面的吸附行为,考察了时间、pH值和农药浓度对吸附的影响,并用FTIR探讨了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蒙脱石和高岭石对甲萘威的吸附是一个先快后慢的过程,10h吸附可基本达到平衡。用动力学方程对甲萘威的吸附过程进行拟合,发现Elovich方程为最佳模型(R20.93,p0.05,n=12),其次是一级动力学方程和双常数方程;甲萘威在蒙脱石和高岭石表面的等温吸附均很好地符合Langmuir方程(R20.99,p0.05,n=6),其最大吸附量分别为3.651mg/g和1.688mg/g;蒙脱石对甲萘威的吸附强度大于高岭石;在实验pH范围内,甲萘威在两种矿物表面的吸附量均随体系初始pH的升高而减小;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甲萘威分子可能通过氢键与蒙脱石和高岭石发生结合。  相似文献   
68.
在实际的深孔位移监测中,测斜曲线的突变特征是滑动面辨识的关键依据,对于“B”型测斜曲线通常是将曲线的鼓包凸起点作为滑动面的位置,但这种方法容易受到测点布置间隔和横纵坐标观测尺度的影响,存在滑面位置定义不清晰、数值不确定的问题。为了能够有效地克服这些缺点,提升测斜曲线滑动面辨识的准确度,基于“B”型测斜曲线变化特征,研究将滑坡抽象为由“滑动体”、“滑动区间”以及“不动体”三者组成的概化模型,并对滑坡运动过程中不同深度处土体的位移速率和加速度变化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土体位移速率沿深度方向会形成多道曲线簇,且不同曲线簇分别对应各滑面所在的滑动区间及非滑动区间。此外,将位移速率转化为加速度,则土体加速度曲线具有更加显著的分簇特征,能够为准确区分滑动体和不动体的区间范围提供重要依据。进一步地,提取监测期内加速度曲线分簇特征显著的当日土体加速度并绘制散点图,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坡体不同区间的深度范围。基于当日各滑面所在滑动区间内的加速度数据,运用三次样条插值法计算该区间内的位移加速度最大值,由于滑面处的土体加速度最大,则该值对应的土体深度可作为滑面位置的计算深度。研究方法能够更加精准地确定...  相似文献   
69.
溶解性有机碳的主要组成对青鳉鱼铜急性毒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揭示溶解性有机碳(DOC)的组成对生物配体模型(BLM)预测铜的生物毒性准确性的影响,研究了不同浓度黄腐酸(FA)、腐殖酸(HA)和两者不同浓度比例混合物影响铜对青鳉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在相同水质条件下,黄腐酸或腐殖酸浓度增加时,铜对青鳉的LC50均增加;两者共存时,当腐殖酸质量百分比从10%增至90%时,铜对青鳉的LC50也增加。当天然水中DOC的组成不确定时,可假设HA和FA的组成比例为1∶1,此时BLM预测铜对青鳉的LC50的偏差最小。  相似文献   
70.
为探究秸秆与粉煤灰联合对煤矸石污染土壤中黑麦草富集重金属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向煤矸石污染土壤中添加粉煤灰(CS1)、秸秆(CS2)及粉煤灰与秸秆混合物(CS3),将未添加组设为对照组,分析各处理组黑麦草体内重金属元素Fe、Mn、Cu、Zn、Pb、Cd的含量,使用植物富集系数和转运系数对黑麦草富集和迁移重金属的能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各处理组中黑麦草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差异较大,单一修复体系中,粉煤灰有利于黑麦草地上、地下部分对Fe、Cd的富集,秸秆对促进黑麦草地上、地下部分吸收富集Fe、Mn、Pb更具潜力,粉煤灰、秸秆均抑制了黑麦草地上、下部分对Zn的吸收富集;在粉煤灰与秸秆混合处理中,黑麦草地上、地下部分对Fe、Mn的富集能力最佳。黑麦草根部对Fe、Mn、Cu、Zn、Pb、Cd的富集能力均大于黑麦草地上部分。综上,粉煤灰、秸秆及二者混合物对黑麦草地上、地下部分吸收富集Fe、Mn、Cu、Pb、Cd具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对Fe、Mn更具有较大的修复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