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1篇
安全科学   15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58篇
基础理论   22篇
污染及防治   9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4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研究根据场地环境风险评估方法对于城镇化初始居民的适用性,提出了基于增加蔬菜摄入暴露途径的改进风险评估技术方法,并以天津市某污染场地为例,比较两种方法计算结果。结果显示利用改进方法计算得到风险结果显著高于现有导则方法,其中蔬菜摄入暴露途径对于评估结果的贡献率高达38.38%。说明导则方法忽视蔬菜摄入暴露途径将造成风险评估结果偏低,改进方法更适用于现有典型城镇的场地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72.
马珊  李忠勤  陈红  刘慧  杨帆  周茜  夏敦胜 《环境化学》2019,38(2):344-353
基于2016年兰州市采暖期采集的气溶胶样品的水溶性离子系列分析,对兰州市大气污染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和来源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果表明,近年来兰州市大气中,NO_3~-、SO_4~(2-)、Ca~(2+)和NH_4~+是兰州市冬季气溶胶样品中主要的离子成分,占到总离子浓度的88.12%,以人为污染源排放污染物的二次转化为主,其中NO_3~-、Ca~(2+)近年来有增加趋势.对兰州市污染物及离子来源分析发现兰州市冬季二次污染比较严重,机动车排放污染物所占比重增大.冬季到达兰州市的气团以武威-兰州为首;腾格里沙漠和黄土高原西南部是冬季PM_(10)污染的主要贡献源区,兰州市自身和白银市是NO_2污染的主要贡献源区.整体来看,兰州市空气质量有了很大的改善,NO_2、PM_(10)是目前最需要解决的两大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73.
基于遥感和GIS的新疆耕地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了研究新疆耕地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力,利用1990、2000年TM影像及2005、2008年中巴遥感影像及其4期土地利用数据库和野外调查数据,应用遥感和GIS技术,对新疆近20年来耕地数量变化及区域差异进行分析,探讨了影响耕地动态变化的驱动因子。结果表明,近20年来新疆耕地总量一直在增长,但其年均净增速度呈先增后减的趋势,2000—2005年间达到峰值,耕地的动态变化主要是耕地与草地间的相互转化,中东、西北边缘地带的耕地面积相对变化较大。此外,影响新疆耕地开发的主要因素是人口增长和水土资源的限制,同时政策因素也具有一定的调控作用,但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水、土资源对耕地开发的限制作用在逐渐减弱;影响耕地流失的主要因素由自然撂荒和建设占用逐渐转向人为弃耕和生态退耕,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成为耕地流失的主要驱动力,自然因素的影响在变小。  相似文献   
74.
一起发油管线泄漏事故原因及应急处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一起埋地发油管线泄漏事故的成因,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和中国石化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要求,指出本起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存在着风险识别不充分、处置不当、应急力量缺乏等问题,并进一步提出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5.
兰州市表土黑碳分布特征与来源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兰州市城市表土中黑碳(Black Carbon,简称BC)的分布特征及其来源,在兰州市主城区(城关区、七里河区、安宁区和西固区)道路沿线绿化带采集了95个表层(0~5 cm)土壤样品,并使用重铬酸钾氧化法测定其黑碳含量.结果表明:兰州市表土黑碳含量在1.02~74.27g·kg~(-1)之间,黑碳含量空间分布表现为城关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安宁区,高值区域主要集中在工厂周围和交通密集区.进一步分析发现,黑碳与有机碳(Organic Carbon,简称OC)比值(BC/OC)的平均值为0.34;黑碳与有机碳含量及砷(As)、铜(Cu)、铅(Pb)、锌(Zn)等重金属元素含量显著相关.研究表明,兰州市表土中黑碳主要来源于本地交通排放和局部工业活动过程中化石燃料燃烧和工业粉尘沉积.  相似文献   
76.
几种典型高分子材料的生命周期评价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ife Cycle Assessment,LCA)讨论了PE、PP、GPPS及PVC 4种高分子材料的环境影响问题.结果表明,材料生产的环境影响不仅与资源消耗有关,而且与其各自的工艺环节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采用不同的LCA方法得到的4种高分子材料的环境负荷的相对值虽然相差很大,但其不同环境负荷之间的排序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7.
海口市作为我国著名的热带滨海城市之一,地理环境特殊,气候资源独特。为深入认识海口市臭氧(O3)污染变化规律及污染物潜在贡献源区,也为进一步开展O3污染预报预警和区域联防联控提供技术支撑,利用海口市区4个环境监测数据,结合气象观测资料,采用后向轨迹模拟、聚类分析、多元回归分析法、潜在源区贡献因子算法和权重轨迹方法分析了海口市最大8 h平均(O3-8h)质量浓度年际变化、月际变化、日变化及与气象影响因子的关系,影响O3-8h质量浓度的主控因子,并探讨了O3传输路径和潜在贡献源区。结果表明,2013—2020年海口市区4个站点O3-8h质量浓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龙华站的趋势系数达到了0.929,通过了99.9%的信度检验;O3-8h质量浓度月际变化呈“V”型分布,最大值出现在10月;日变化呈单峰型,峰值出现在15:00附近;平均气温在18—28℃之间,相对湿度位于65%—80%,太阳辐射日总量在6—23 MJ·m-2  相似文献   
78.
中国西北地区地表植被覆盖特征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徐兴奎  陈红  张凤 《环境科学》2007,28(1):41-47
归一化的植被指数(NDVI)自然正交分解结果显示,自上世纪80年代初期至1994年前后,中国西北部区域地表植被覆盖呈增加的过程;1994~2000年,地表植被覆盖状况开始退化,植被退化强度空间分布不匀.TOVS云覆盖数据与地表特征时间变化的一致性,间接证明1994年之后西北部地区植被退化的事实.通过降水和NDVI的相关分析,划分出西北地区地表植被覆盖变化气候影响显著区域、气候与人为影响共同作用显著区域.并从气候和人为影响2个方面分析了造成西北部地区地表植被覆盖状况下降的原因.在降水和NDVI相关显著区域,气候干旱因素是造成1994年后植被覆盖退化的主要原因;而黄河等流域1994年后植被退化的区域,气候干旱和人为活动因素是造成植被覆盖退化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9.
目的研究吗替麦考酚酯胶囊在健康人体内的药动学和相对生物利用度,进行生物等效性评价.方法18名男性健康志愿者双周期随机交叉单次口服吗替麦考酚酯胶囊1g,服药间隔为l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中麦考酚酸浓度.结果两种制剂主要药动学参数无显著性差异,参比和受试的c~分别为37.91±10.38和37.70±7.75mg/L;tmax分别为0.52±0.38h和0.50±0.25h;t1/2分别为16.37±9.90h和13.85±8.83h;AUC0→24分别为每升62.00±10.12mg/h和每升60.10±10.21mg/h.吗替麦考酚酯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为97.59±12.24%.结论2种制剂具有生物等效性.图4,表4,参5  相似文献   
80.
陈红 《绿叶》2012,(8):47-53
随着西部大开发的深入,内蒙古Y嘎查的变迁历程反映了资源型开发模式下的纯牧业区域的发展轨迹。对于牧民来讲,五十多年间生产生活方式的几次重大转变,他们失去的不仅是草场、畜群那么简单,基础生产生活领域的转变,使他们必须重新定位自己以及身处的社区、文化。我们现在需要的是发自肺腑的族际文化之间的尊重和理解。如果能够充分肯定蒙古族传统畜牧文化所蕴含的草原利用方式,可能就不会出现传统生计方式与工业化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