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1篇
综合类   10篇
基础理论   3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1.
蒙自矿冶重金属冶炼废水深度处理工程主要对含重金属污酸和酸性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改造。针对原有中和处理法存在的诸多问题,本工程在石灰中和处理的基础上新增电絮凝处理系统、化学沉淀微滤处理系统和深度处理系统。工程实践表明,该深度处理工程运行稳定,自动化程度高,处理效果好,废水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经过处理后的水可全部用于生产系统,实现零排放,同时为冶炼行业重金属废水治理和污染控制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2.
日本DKK电化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BOD自动测定记录仪,对各种水样进行BOD的测试,能够连续记录水样中生化反应,可以随时观察BOD的情况,从而能分析生化反应的过程。我们使用了日本DKK电化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BOD自动测定记录仪,测定  相似文献   
13.
马玲  马琨  汤梦洁  代晓华 《生态环境》2013,(8):1341-1347
为了探明间作种植模式和接种AMF对连作土壤的影响,试验选取马铃薯连作10年土壤为基质,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盆栽实验设计,研究间作及接种AMF对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间作模式及AMF接种后,连作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间作调控后马铃薯||玉米||蚕豆处理土壤细菌比例最高,放线菌次之,真菌最低;Biolog Eco板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比对照高36.77%。间作并接种AMF(Gloumus etunicatum)后,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增强,土壤真菌的比例上升,细菌、放线菌的比例下降;马铃薯||蚕豆、马铃薯||玉米||蚕豆土壤孢子密度与其他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马铃薯||玉米||蚕豆处理在培养96 h后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值比单作高48.96%。各处理土壤根际微生物群落在2种方式的调控下对碳水化合物、氨基酸碳源利用强度较高,对芳香化合物的利用能力较弱;调控后碳源利用类型开始从碳水化合物、胺类化合物向胺类化合物和多聚化合物利用类型转变。间作调控和AMF调控对土壤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增加可能存在一定的叠加效应。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多样性的变化是多种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张恩靖  马玲 《环境科技》1995,8(1):41-45
含磷含氮工业废水的净化处理,传统工艺都采用加药、充气、絮凝、沉淀法。此法不仅工艺复杂,投资费用高,而且因加药大大提高了废水处理的运行费用。为此国内外十多年来积极开展生化法处理含磷含氮工业废水的试验研究,其中美国“巴顿夫(B*DENP*o)法”为该领域的杰出代表。“巴顿夫工艺”于1972年在实验室采用四级生化处理系统试验成功,以后又在实际治理工程中加以完善。该工艺四级标准处理模式见图1。巴顿夫工艺不用化学药品,仅靠生化法可提供高标准的除磷除氮效率,而且可使处理后排出液的BOD。降的很低。在巴顿夫流程中硝化混…  相似文献   
15.
石家庄市室内空气中甲醛、苯系物和TVOC的污染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石家庄市内选取部分新装修装饰的民用住宅进行室内空气采样,对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和TVOC分别采用酚试剂分光光度法和气相色谱法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新装修装饰后的室内空气中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和TVOC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现象,其中,甲苯污染相当严重,最大超标倍数为17.7;卧室中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和TVOC等污染物的超标率普遍高于客厅,其中卧室甲醛超标率约为客厅的2倍;室内空气中甲醛浓度随着密闭时间的增加持续增加。最后提出一系列相应的防治措施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蒙自矿冶重金属冶炼废水深度处理工程主要对含重金属污酸和酸性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改造。针对原有中和处理法存在的诸多问题,本工程在石灰中和处理的基础上新增电絮凝处理系统、化学沉淀微滤处理系统和深度处理系统。工程实践表明,该深度处理工程运行稳定,自动化程度高,处理效果好,废水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经过处理后的水可全部用于生产系统,实现零排放,同时为冶炼行业重金属废水治理和污染控制提供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黄山茶叶的实地调查,从地学角度分析了黄山茶叶的地质背景对土壤中元素组合、土壤类型的影响,探讨了茶叶主要品质与产地地质背景的关系,分析了茶叶优异的品质与地质背景条件的相关性。确定出黄山毛峰生长的土壤是在特定的青白口纪邓家组变石英砂岩、变粉砂岩、板岩风化而成的粗骨土,太平猴魁是在特定志留纪康山组长石石英砂岩、粉砂岩、泥岩风化而成红壤土、粗骨土,这些土壤为茶树生长提供了大量的营养物质,特别是有益的微量元素对提高茶叶品质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昆明市某森林公园污水回用工程处理规模1000t/d,于2007建成使用,水源为市政管网截污,使用一段时间后出水各项指标均超过回用水质标准33%~170%,针对出现问题采用MBR工艺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系统运行稳定,出水COD≤50mg/L、BOD≤6mg,/L、SS≤10mg/L、NH4-N≤5mg/L、TP≤0.5mg/L、TN≤15mg/L,均优于《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水质》标准中观赏性景观环境用水水景类水质标准,同时运行费用较原工艺降低18%,为0.847元/m^3,实现了工程改造的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19.
选择石家庄市区代表性路段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交通环境空气中NOx的污染水平进行现状监测。基于Matlab软件建立拟合模型,对下一时期的NOx污染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石家庄市交通环境中NOx小时浓度介于0.047~0.237 mg/m3之间,呈早晚高,且下午明显低于上午的日变化规律;NOx日均浓度介于0.076~0.211 mg/m3之间,其浓度与车流量呈明显的正相关性。利用matlab软件建立的ARMA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道路交通环境空气中NOx的浓度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
微波强化微电解技术处理硝基苯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微波强化微电解组合工艺处理硝基苯废水。研究结果表明,在Fe/C比为3,进水pH=3,微波功率640W,微波辐射时间4 min和曝气量为2.5 L/min的最佳条件下,废水COD、色度和浊度去除率分别达到94.7%、95.6%和90.3%。同时,与单一微波辐射和单一微电解相比,该方法处理效果明显优于这二种方法。实验还采用GC-MS分析方法研究了单一微电解及微波强化微电解法处理硝基苯废水的中间降解产物和降解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