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73篇
安全科学   74篇
废物处理   13篇
环保管理   46篇
综合类   276篇
基础理论   45篇
污染及防治   40篇
评价与监测   20篇
社会与环境   14篇
灾害及防治   2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内电解-混凝-SBR-生物炭组合工艺处理染料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述用内电解—混凝—SBR—生物炭组合工艺处理染料废水的过程。通过对各工艺段的调试,确定了各工艺段的最佳控制条件。结果表明:当染料废水COD平均值为5100mg/L,色度为6000倍时,去除率达95%以上,出水水质达到国家污水综合排放二级标准。  相似文献   
72.
次氯酸钠发生器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电解法生产次氯酸钠的原理。并在原有生产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了重新设计和对设备的重新选择。改造,得出了各个工艺参数的最佳值。生产出高品质的次氯酸钠。  相似文献   
73.
一体化污水处理和中水制备装置设计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设计和生产规模测试,开发了一套一体化污水处理和中水制备的专利装置,集射流曝气、接触氧化、斜板沉淀和多格双层过滤于一体,可适用于生活污水处理和中水回用,出水消毒后可全面达到中水水质标准。同时对射流曝气、生物接触氧化及多格双层滤池的设计及运行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如氧化池填料及负荷的选用,填料上生物膜正常脱落的条件等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74.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强化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生物降解是去除环境中多环芳烃(PAHs)的重要途径,通过采取一些强化措施,如使用表面活性剂,添加营养物质和提供共代谢底物等,可显著提高PAHs降解速度和程度,为生物修复技术的成功应用提供前提。在分析中,对近年来国内外在PAHs污染土壤生物修复强化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5.
以人工配水为对象,研究了SBR工艺反应过程中呼吸速率的变化规律,探讨了用呼吸速率控制SBR反应时间长度的可行性,结果证明,呼吸速率在SBR反应过程中有明显特征变化可以作为SBR反应结束的标志。把呼吸速率与其他物理变量结合起来可以更加有效地控制SBR,提高其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76.
铵根离子可以和镁盐、磷酸根在适当的条件下生成磷酸铵镁沉淀,利用这一反应可以去除水中的氨氮.本文从磷酸铵镁的性质、反应机理、反应条件及沉淀剂循环利用等方面,对这一方法进行了介绍和总结,并对今后该技术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7.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植物与微生物修复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概括介绍了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微生物修复和植物-微生物联合修复的原理、优缺点、影响因素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生物修复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8.
紫外线消毒技术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介绍了紫外消毒的机理、影响紫外消毒的因素以及紫外消毒装置的基本结构形式。阐述了紫外消毒的现状和应用前景,提出紫外消毒可能取代传统的化学消毒法,在污水处理,特别是回用水的处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79.
青岛采暖期不同天气状况下大气颗粒态无机氮分布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于2007-10~2008-04采集了青岛近海采暖前及采暖期内大气气溶胶样品,并运用离子色谱法(IC)分析了颗粒物中的无机氮组分.结果表明,采暖期内青岛颗粒物和无机氮的浓度都有明显增加,采暖期颗粒物质量浓度为137.41μg/m3,比采暖前增加了82.2%;NO3--N和NH4+-N浓度分别由采暖前的2.48μg/m3和6.95μg/m3增加到采暖期的4.43μg/m3和10.28μg/m3.天气过程对于青岛颗粒物浓度和无机氮离子浓度均有较大影响.采暖期晴天颗粒物浓度均值为181.34μg/m3,较采暖前增加32.0%,主要源于二次气溶胶的NH4+-N和NO3--N浓度分别为5.56μg/m3和1.86μg/m3,低于采暖前.雾天因为低温高湿和污染物的循环积累,样品中颗粒物、NH4+-N和NO3--N平均浓度比采暖前浓度增加了1~2倍.大风降温天气下颗粒物浓度及无机氮组分浓度均有所降低.采暖期烟尘和飞灰的排放明显影响青岛大气颗粒物和无机氮的粒径分布,特别是细粒子部分.青岛近海颗粒物及NO3--N质量浓度呈现双峰分布,采暖前峰值出现在0.43~0.65μm与3.3~4.7μm的范围内,采暖期积聚模态峰值移至0.65~1.1μm范围内.NH4+-N粒径分布均呈现明显的单峰分布,峰值出现在积聚模态.  相似文献   
80.
生态系统管理的研究是当前生态学研究的热点,生态系统作为人类生存条件-资源和环境的保育基础,其管理的重要性已被广泛认识和接受。本文系统阐述生态系统管理的内涵、内容和步骤、方法,它的目标是恢复和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高产和生物多样性以及生命的总体质量。这些都通过一种完全融合了社会和经济需求的自然资源管理方法来实现。尽管面临着许多挑战,生态系统管理依然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