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2篇 |
免费 | 16篇 |
国内免费 | 69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129篇 |
废物处理 | 12篇 |
环保管理 | 45篇 |
综合类 | 192篇 |
基础理论 | 48篇 |
污染及防治 | 35篇 |
评价与监测 | 23篇 |
社会与环境 | 9篇 |
灾害及防治 | 1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0篇 |
2021年 | 11篇 |
2020年 | 11篇 |
2019年 | 9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6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9篇 |
2012年 | 12篇 |
2011年 | 12篇 |
2010年 | 21篇 |
2009年 | 16篇 |
2008年 | 17篇 |
2007年 | 22篇 |
2006年 | 28篇 |
2005年 | 33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28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16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13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3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3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0篇 |
1980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5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
22.
23.
24.
25.
湿法烟道气脱硫脱硝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发展的同时脱硫脱硝方法,是借助于氧化不容易溶解的NO到容易溶解的NO_2,或者利用水溶性亚铁螯合物作为一种催化剂加速NO的吸收,也就是亚铁螯合物能够与NO形成一个络合物而促进NO的吸收。或者应用水溶液中NO_x被溶解的SO_2还原形成N_2,N_2O或还原到氮化物如NOH(SO_3~(2-)_2、 NH_2SO_3~-和NH_4~+而除去,而SO_2被氧化生成硫酸盐。本文综述了湿法烟道气脱硫脱硝反应动力学和机理以及一些中间化合物形成与消失的过程。 相似文献
26.
27.
在《工业三废试行排放标准》(GBJ4-3)中,表3(工业废水最高容许排放浓度)的“有机磷”指标,从执行情况来看,其含义、允许排放浓度值等方面,笔者认为值得商榷,有必要进一步修订和完善。通常所谓的“有机磷”,是指所有含碳的磷酸衍生物和含碳的磷化合物。 相似文献
28.
在不锈钢丝网波纹填料柱中以水为吸收液,考察了气体空塔速度和氧化度对低浓度氮气化物(NO_x)吸收的影响。吸收率随氧化度的增高而增高,随空塔速度的增高而降低。并对比了聚丙烯丝网波纹填料柱吸收NO_x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下不锈钢对NO_x的吸收未显示出催化活性。同时讨论比较了网波填料柱和降膜湿壁柱的吸收性能。 近年来用波纹填料或塑料针毡滤料消除尾气中NO_x和硝酸雾的方法,引起人们的注意。不过其净化机理还不十分清楚,Gilbert,W.J.等认为不锈钢丝网填料对NO有催化氧化的作用。为了弄清这一问题我们考察了不锈钢丝网和聚丙烯丝网填料柱中空塔速度和NO_x氧化度对NO_x吸收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不锈钢对NO_x的吸收未显示出催化活性。只是在空塔速度低或氧化度高的情况下,NO_x的吸收率才较高。同时对吸收特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9.
30.
本研究尝试采用我国已有的季风气候区底栖动物观测值(O)/期望值(E)比值模型,在无足够数量参照样点的情况下,建立淮河流域O/E指数健康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淮河流域典型水体底栖动物物种组成完整性现状.于2014年夏季(8月)和秋季(11月)分别调查了淮河流域20和25个典型水体的底栖动物和水质指标.O/E模型评价结果表明,监测点位在PC(Probabilities of Capture)0和PC≥0.5条件下,夏季和秋季的物种期望丰富度分别约为25和9.所有25个点位中,仅1个点位为健康,其余为一般或较差;模型控制自然梯度后O/E0和O/E50值均没有显著的季节性差异(p=0.565和0.229).环境胁迫因子(TN、EC、CODCr和p H)和土地覆盖数据(水体比例、湿地比例、裸地比例、森林比例和草地比例)对秋季O/E50和O/E50-null的解释量高于夏季,TN是能够解释淮河流域典型水体夏季O/E指数变异最多的环境因子,p H和CODCr是能够解释秋季O/E指数变异最多的环境因子.研究表明,在缺少有效参照点位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情况下,在淮河流域应用已经构建的季风气候区底栖动物O/E指数模型进行健康评价是比较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