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安全科学   33篇
废物处理   4篇
环保管理   18篇
综合类   84篇
基础理论   15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3篇
灾害及防治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一种K干旱指数在西北地区春旱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西北地区140个气象站1971~2000年的春季降水、蒸发资料,计算了一种K干旱指数,并制定了干旱标准,分析了西北春季干旱的气候特征。对K干旱指数与改进的Palmer干旱指数、降水距平百分率干旱指数作了比较分析;同时利用没有参加干旱指标划分的2001~2005年乌鲁木齐、玉树、兰州和西峰4个代表站(分别代表干旱、高原、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的降水、蒸发独立样本资料对制定的干旱指标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新疆南部、甘肃西部、青海西部是重旱的高发区;新疆北部偏南地区、甘肃北部、南部和东部、宁夏北部、青海东南部、陕西北部是中旱的高发区;新疆西部、甘肃南部、青海西部、陕西东部是轻旱的高发区。K干旱指数对西北春季干旱有较好的监测能力;改进的Palmer干旱指数对干旱区的干旱监测效果好,但对高原、半干旱、半湿润地区的干旱监测有一定的局限;降水距平百分率干旱指数对轻旱和重旱监测效果好,对中旱监测能力差。在2001~2005年的检验中,再次证明改进的Palmer干旱指数对西北地区干旱监测有一定的局限,K干旱指数对西北地区的干旱监测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2.
固体添加剂对煤气化过程中痕量元素的控制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基于改进的地球化学富集因子(MGEF),采用氢化物发生器和原子荧光光谱法联用(HD-AFS)和电感耦合等离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了原煤和气化产生的灰焦中AS、Cd、Co、Cr、Cu、Mn、Hg、Pb、V、Se、Sr、Zn12种痕量元素含量,研究了石灰石、白云石、碳酸钠3种固体添加剂对痕量元素的控制规律,发现不同添加剂对痕量元素具有不同的抑制效果.向煤中添加石灰石和白云石后,几乎所有痕量元素在灰焦中的MGEF都增加.石灰石分解形成的CaO对AS、Co、Cr、Se、Zn的吸附既有物理吸附,也有化学吸附;对Cd、Cu、Hg、Pb、V、Sr的吸附主要是物理吸附,并且CaO对Cd、Cu、V的吸附能力大于Hg、Pb、Sr.白云石对AS、Co、Cr、Hg、Pb、V、Zn的抑制效果比石灰石好,但对Cu、Se、Sr抑制效果不及石灰石.向煤中添加碳酸钠后,灰焦中AS、Cd、Cr、Pb、Se的MGEF减少,Zn的MGEF增加,Co、Cu、Hg、V、Sr的MGEF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73.
74.
袁琦  黄亚继  杨亚平  刘俊龙  赵通  王双群 《环境工程》2013,(Z1):329-332,353
在不同的温度和电压条件下,对自行开发的新型阴极分别在不同的介质中进行了静态和动态试验研究。研究发现,阴极的发射电流密度随着温度和电压的升高而增大;高压有利于动态条件下电子发射;在静态实验条件下的发射电流密度要比动态实验条件下大很多,这主要是由于阴极发生中毒以及离子迁移率的减小造成的,烟气中的粉尘也对阴极的电子发射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75.
偏振探测技术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遥感探测技术,具有其他传统探测手段没有的特点.介绍了偏振探测的基本原理和偏振探测仪器对气溶胶特性反演的方法,并同传统的反演方法相比较,给出了偏振探测技术在气溶胶特性反演方面的优势,同时指出偏振遥感技术在云相态识别的优势.  相似文献   
76.
生物除锰滤柱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除锰滤柱培养成熟后,通过改变试验用水pH值、进水浓度、亚铁离子等影响因素,得出以下结论(1)在铁锰细菌适宜的pH范围内,其对锰的氧化效率也随着pH的升高而提高。(2)在本实验条件下,进水锰浓度最高可以提高到3mg/L.(3)Fe^2+对生物过滤除锰有明显的影响,在进水中不舍Fe^2+的情况下,生物滤柱出水锰很快就会超标。  相似文献   
77.
在突发事件生活必需品应急保障工作中开展责任管理与评估,对提高我国的应急保障水平有重要意义。采用责任矩阵的方法,对生活必需品应急保障过程的角色和任务进行了划分,构建了应急保障的责任矩阵,明确了应急保障工作中的责任划分。进而提出了在责任矩阵的基础上完善生活必需品应急保障责任评估的建议,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8.
运用Chem Office软件绘制37个多氯代苯并噻吩三维图,并得到对应的分子空间坐标Pi(xi,yi,zi)。以多氯代苯并噻吩分子的原子距离指数、分子空间特征指数、分子电性距离矢量、氯原子数为分子描述变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和BP人工神经网络建立描述变量与多氯代苯并噻吩的气相色谱保留时间的QSPR模型。结果表明:多元线性回归建模相关系数R=0.9970,SD=2.1830,基于BP人工神经网络建立的模型R=0.9996,SD=0.3123。为多氯代苯并噻吩分子结构与物性的QSPR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9.
为了验证各种典型吸附模型在非线性拟合和线性拟合的条件下,拟合结果是否相同这一问题,文章以沙粒对氨氮的吸附试验为例,对Langmuir和Freundlish吸附等温线模型以及准一级和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和附热力学Van’t Hoff模型进行了相同试验数据条件下的非线性拟合和线性拟合。结果表明,两种吸附等温线模型和准一级动力学模型的线性拟合相关系数小于对应的非线性拟合相关系数,并且两种拟合所得参数的差距也较大;但是,在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和Van’t Hoff模型中,情况又有所不同,表现出来线性拟合的相关系数大于等于非线性拟合的相关系数,并且两种拟合所得参数的相对误差小于1%,因此,可将其作为判定线性拟合结果是否合理的一个参考依据。综上所述,吸附模型的拟合应尽量采用非线性拟合,如若采用线性拟合,则有可能会带来较大的误差,从而影响吸附模型的精度。  相似文献   
80.
舟山海域突发性溢油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结合某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开展海域突发性溢油的环境风险评价。通过风险概率计算,突发性溢油影响范围预测分析,提出舟山海域突发性溢油的应急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