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5篇
安全科学   5篇
环保管理   7篇
综合类   12篇
基础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4篇
评价与监测   2篇
社会与环境   1篇
灾害及防治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利用20 L球形爆炸测试装置探寻甘薯粉尘在密闭空间内的爆炸特性.测得甘薯粉的爆炸下限质量浓度,研究质量浓度,粒度和点火能量对爆炸猛烈度(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以及燃烧特续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粒径较小时,甘薯粉爆科较猛烈,燃烧持续时间较短;随着质量浓度的增加,燃烧持续时间减少,最大压力上升速率逐渐增大并趋于稳定,而最大爆压呈现先增后减,并且存在一个最佳浓度范围,使粉尘爆炸最猛烈;最大爆压和上升速率随点火能量的增强而增大,较强的点火能量能显著改善低质量浓度粉尘的“爆炸不良”效应.将甘薯粉的爆炸下限质量浓度爆炸猛烈度与锌粉、镁粉和烟煤粉进行对比,发现甘薯粉的爆炸风险远高于烟煤粉和锌粉.  相似文献   
22.
综述了评估污染土壤修复效果的指标及方法,包括残留污染分析法、风险评估法、植物毒性法、动物毒性法、微生物毒性法、土壤酶水平法等典型的评估方法,分析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其中,植物毒性法适用于再利用类型为工业、商业用地的场地;动物毒性法适用于再利用类型为居住用地的场地;土壤微生物法、土壤酶水平法适用于再利用类型为农业用地的场地;对于存在人体暴露途径的用地,应结合人体健康风险评估法进行风险评估,综合评定土壤修复的效果。最后对该领域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3.
针对正压外壳防护形式被企业广泛应用于防火防爆的危险场所中,选取了一款正压外壳型保护产品,设计了一套正压测试试验平台,对产品的保护性能展开了研究。通过测量正压外壳的泄漏流量,为运行过程中保护气体的容量补偿提供了依据。两次换气试验分别选取二氧化碳和氦气作为试验气体,氦气得益于相对分子质量与空气相差更悬殊,测试标准要求较低的特点,相比二氧化碳更容易被空气置换。正压外壳内试验气体经换气试验后在不同位置处残留的气体体积分数分布不均匀,外壳内半封闭的小室和角落处浓度高,是保护最不利的点。在产品设计和运行维护中,应加强对最不利点的监控,消除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4.
以山东省某城市近郊生活垃圾堆场为研究对象,采集堆场内和边界共21个土壤和地下水样品,通过与不同基准值(背景值)的比较,探析环境介质中13种重金属的含量分布特征,并就成人和儿童在不同暴露途径下的重金属致癌和非致癌健康风险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堆场土壤和地下水中检出重金属的平均含量顺序分别为:Zn>Cr>Ni>Cu>Pb>As>Hg和Cr>Ni>Zn>Cu,致癌总风险和对成人的非致癌总风险均在可接受的范围内,但对儿童的非致癌总风险超过了安全阈值.产生不利健康风险的重金属主要是As、Cr,主导暴露途径为土壤摄食.  相似文献   
25.
为了克服传统确定性抗剪承载力模型无法合理考虑随机性所存在的不足,综合考虑力学机制和多种随机性, 研究建立了锈蚀钢筋混凝土(RC)柱抗剪承载力分析的概率模型,并据此提出了可以校准传统确定性模型的概率方法。首先依据桁架?拱模型的剪力传递机制,综合考虑锈蚀对纵筋和箍筋的截面积、箍筋有效屈服强度、混凝土有效抗剪截面积的影响,建立了锈蚀 RC 柱的确定性抗剪承载力模型;然后综合考虑模型假定、试验数据和材料参数等方面所存在的随机性,建立了抗剪承载力分析的概率模型;最后基于概率模型的置信区间,提出了传统确定性抗剪承载力模型的概率校准方法。分析表明,该模型可以描述抗剪承载力的概率特性,并评估传统确定性抗剪承载力模型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6.
本研究是以水性异氰酸酯为交联剂,以聚乙烯醇、橡胶乳液与助剂共混为主剂,制成无醛系胶粘剂。该胶粘剂性能完全达到国家检测标准,生产完全满足现有的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27.
碳捕集与封存(CCS)是一项新兴的、具有大规模减排潜力的技术,有望实现化石能源使用的CO2近零排放,被认为是进行温室气体深度减排最重要的技术路径之一。广东省作为我国的能源消费大省,有必要将CCS技术作为未来实现CO2减排的重要战略选择。文章选择广东省的电力部门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CO2排放特征和潜在的封存能力,并结合CCS技术现状以及土地资源等因素,讨论了广东省电力部门发展CCS的可行性和前景,以期为广东省电力部门CCS技术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8.
为实现较大区域范围内土壤重金属来源贡献程度的定量化,选取江西省乐安河中上游地区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污染源样品化学组分并构建本地污染源成分谱,利用PMF(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模型对土壤重金属进行源解析,并结合地统计空间分析法识别各源的主要影响区域.结果表明:乐安河中上游地区土壤中w(As)、w(Hg)、w(Cd)、w(Cr)、w(Zn)、w(Cu)、w(Mn)、w(Pb)的平均值分别为21.400、0.105、0.25、73.5、88.4、56.2、577.0、49.5 mg/kg,是江西省土壤背景值平均值的1.0~1.8倍,其中,w(As)、w(Cd)、w(Cu)、w(Pb)平均值超过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一级标准限值.土壤重金属主要受铅锌矿冶炼源、金矿选冶源、铜矿采选源、自然源、混合源的影响.铅锌矿开采冶炼活动对洎水河左岸大部分区域土壤造成了影响,源贡献率均大于30%;金矿选冶活动目前仅影响矿区附近土壤,源贡献率最高可达94%;铜矿采选活动也使德兴铜矿周边较大区域范围土壤受到影响,源贡献率处于19%~89%之间.研究显示,构建本地源成分谱可以辅助解析验证PMF源成分谱的有效性,将PMF模型与地统计空间分析法相结合,可以进一步得到源贡献率在空间上的分布状况,对于土壤污染治理决策可提供行之有效的支撑.   相似文献   
29.
以电镀园区为例,利用流动注射仪对园区土壤中的氰化物进行了快速测定,并与传统分光光度法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流动注射法中准确度和精密度均满足监测要求;pH为3.8、蒸馏温度为125℃是氰化物测定的最佳实验条件;流动注射法和传统方法测试的结果相对标准偏差(RSD)均小于8%.该法具有分析速度快、稳定性好等特点,适用于大批量土壤样品测定.  相似文献   
30.
还原稳定化法修复六价铬污染土壤的中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还原稳定化法修复六价铬污染土壤的工程可行性,以某化工厂铬渣堆存场内六价铬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开展还原稳定化法修复六价铬污染土壤的中试研究。结果表明,DARAMEND-M、硫酸亚铁(Fe SO4)和多硫化钙(CPS)3种药剂对土壤中Cr(Ⅵ)的还原率超过了99%,糖蜜对Cr(Ⅵ)的还原率达93.9%。经糖蜜和DARAMEND-M处理的下层土壤,水溶态铬+交换态铬由原来的21.77%分别下降至6.26%和2.95%;经Fe SO4和CPS处理的渣土混合物,水溶态铬+交换态铬由22.12%分别下降至4.58%和2.94%,铬的稳定性明显增强。采用糖蜜、DARAMEND-M和Fe SO4处理后可以降低土壤p H值,而CPS处理则提高土壤p H值;糖蜜和DARAMEND-M有助于提高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总体而言,糖蜜和DARAMEND-M适合修复低Cr(Ⅵ)污染土壤,在还原稳定化效果和长效性方面,DARAMEND-M药剂优于糖蜜;Fe SO4和CPS在修复高Cr(Ⅵ)污染土壤方面具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