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3篇 |
免费 | 37篇 |
国内免费 | 81篇 |
专业分类
安全科学 | 32篇 |
废物处理 | 3篇 |
环保管理 | 19篇 |
综合类 | 136篇 |
基础理论 | 30篇 |
污染及防治 | 24篇 |
评价与监测 | 5篇 |
社会与环境 | 12篇 |
灾害及防治 | 2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2篇 |
2022年 | 19篇 |
2021年 | 17篇 |
2020年 | 12篇 |
2019年 | 17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17篇 |
2015年 | 8篇 |
2014年 | 12篇 |
2013年 | 15篇 |
2012年 | 17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10篇 |
2009年 | 15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13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5篇 |
2004年 | 11篇 |
2003年 | 7篇 |
2002年 | 7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1篇 |
199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 毫秒
111.
硫酸亚铁和硝酸铁施用对根际土壤-水稻系统中镉运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我国稻田镉(Cd)污染治理刻不容缓.氮(N)、硫(S)和铁(Fe)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以及Fe-N和Fe-S循环耦合体系,都与土壤-水稻系统中Cd运移密切相关.以N、S和Fe对水稻生长的营养供给为切入点,研发抑制稻米Cd累积的营养型阻控技术及产品,势必能为稻田Cd污染治理提供新的解决途径.本文在前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开展根际袋-盆栽试验,分析硫酸亚铁(FeSO4)和硝酸铁[Fe(NO3)3]处理条件下根际土壤中Cd活性变化与水稻体内Cd转运规律,探索糙米Cd累积的影响因素及制约机制.结果表明,FeSO4和Fe(NO3)3处理都显著减小了根际土壤中有效态Cd(NH4Ac-Cd)含量,且前者减小的幅度(55.6%)小于后者(76.0%);FeSO4和Fe(NO3)3处理都明显改变了水稻体内Cd分布特征,但前者增大了糙米Cd含量(0.6mg ·kg-1),而后者却减小了糙米Cd含量(0.1mg ·kg-1).根表铁膜对Cd的吸附或与Cd共沉淀、水稻根、茎和叶对Cd的累积量增大以及根、茎和结节对Cd的转运能力增强,是导致FeSO4处理中糙米Cd含量增大的重要原因;Fe(NO3)3处理中糙米Cd含量减小,则可归结为无定形铁矿物对Cd的吸附或与Cd共沉淀、铁硫化物与Cd共沉淀、茎和结节对Cd的累积量减小以及根、叶和结节对Cd的转运能力减弱.本研究成果将为后期营养型阻控产品及施用技术研发提供科学依据,并为我国稻田Cd污染治理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2.
松花江上游夹皮沟金矿土壤与大气汞污染特征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在松花江上游夹皮沟金矿开采区内,混汞法提金工艺已使用180余年,导致严重的环境介质汞污染问题.为研究土壤和大气汞污染特征,使用塞曼效应汞分析仪(Zeeman RA915+)测定了大气汞含量,使用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T17136-1997)测定了土壤汞含量,使用动态通量箱法测定了老金厂、二道沟、二道岔和夹皮沟镇小区四处土/气间汞交换通量;对土壤汞含量和大气汞含量进行了线性回归分析;并对土/气间汞交换通量与气象因子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①区域大气汞含量均值为(71.08±38.22)ng.m-3.②区域土壤汞含量均值为(0.913 1±0.040 8)mg.kg-1;土壤汞含量与大气汞含量显著正相关.③各采样点土/气间汞交换通量为:老金厂(129.13±496.07)ng.(m2.h)-1,二道沟(98.64±43.96)ng.(m2.h)-1,二道岔(23.17±171.23)ng.(m2.h)-1,夹皮沟镇小区(7.12±46.33)ng.(m2.h)-1.④太阳辐射是老金厂、二道岔和夹皮沟镇小区土/气间汞交换通量主要影响因子,太阳辐射、大气温度和土壤温度共同控制二道沟土/气汞交换通量过程;地形条件的干扰,形成三类迥异的土/气间汞交换通量日变化特征形态. 相似文献
113.
114.
为了避免连续油管井下屈曲行为的产生,进而导致井下作业事故,开展了井下管柱正弦屈曲行为的研究。根据最
小势能原理建立了一个复杂的井下管柱正弦屈曲模型。在考虑摩擦的情况下,构建了斜井中的管柱屈曲微分方程组。通
过对屈曲微分方程组进行无量纲化处理,使方程组能独立于井下泥浆、井眼尺寸和管柱形式而存在。最后,采用虚功原
理研究了摩擦与井斜角对正弦屈曲临界载荷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正弦屈曲临界载荷将随着摩擦系数的增加而增加。
此外,随着井斜角的增加,正弦屈曲临界载荷也将不断增加。该研究结果可为连续油管预防井下作业事故的发生提供理
论性指导。 相似文献
115.
为了探索广州市机动车驾驶员人行横道处让行行为的特征与其影响因素,采用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卡方检验等方法,对广州市3处典型人行横道处进行现场观测,发放并收集434份有效问卷,开展机动车让行率、行人和驾驶员对于让行行为的认知及态度、驾驶员特征因素对让行行为频率的影响等方面的统计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广州市机动车在人行横道处减速或停车让行的比例低于15%;女性驾驶员、年龄较大的驾驶员和受教育程度高的驾驶员更倾向于在人行横道处让行。 相似文献
116.
为进一步了解水电开发对河流健康的影响,本文以雅砻江下游水电梯级开发为例,构建河流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选择无人为干扰和干扰较小的河流为参照,以指标变化率衡量水电梯级开发前后河流受扰动程度,分别采用综合评价法和赋值评分法进行了定量评价。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雅砻江下游河段的综合健康指数为0.71,该研究区域在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的综合健康指数分别为0.74、0.70和0.69,均处于亚健康状态;赋值评分法结果显示建库前的河流健康指数(River health index,RHI)为19.1,等级为健康,建库后为14.3,等级为亚健康,两种方法评价结果基本一致。本文以期完善河流健康评价体系,并为生态修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7.
118.
纤维素乙醇糟液对稻秸猪粪厌氧发酵的促进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纤维乙醇生产会伴随产出大量酸性糟液。利用厌氧技术处理糟液存在C/N低、pH值低等难题,采用糟液与秸秆、猪粪混合后厌氧发酵是一种有效的糟液处理途径。秸秆添加糟液后,TS比例为3%,6%和9%时各组产气量分别为627.8、585.6和443.9 mL·g-1 TS,大幅度高于不添加糟液的秸秆对照组产气量292.5 mL·g-1 TS,且嗜氢产甲烷途径增强,甲烷体积分数从低于60%增至70%以上。猪粪添加糟液在较低TS浓度3%时产气量最高676.7 mL·g-1 TS,秸秆和猪粪按TS 1:1的比例混合时添加糟液的产气效果最佳。秸秆添加糟液的最大VFAs比秸秆对照高2.8~4.7倍,产气延迟增加,从混合型发酵变为典型的丁酸型发酵;猪粪添加糟液后VFAs浓度相对较低,产气启动快,从混合型发酵转变为典型的丙酸型发酵,说明糟液在不同碳源条件下,有着不同的代谢促进途径。糟液与农业废弃物混合厌氧发酵,是一种高效的共发酵体系。糟液在刺激促进秸秆、猪粪产气提升和解除抑制风险的同时,自身也得到高效降解利用。 相似文献
119.
单嘧磺隆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水中微量单嘧磺隆的测定方法 ,方法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 97 6%—1 0 1 93%,变异系数为 0 47%— 3 96%,单嘧磺隆的最小检出量为 2× 1 0 - 9g ,最小检出浓度为 0 0 2 μg·ml- 1 .摇瓶法对单嘧磺隆正辛醇 水分配系数的测定结果表明 ,单嘧磺隆在二次蒸馏水和pH 7 0缓冲液中的Kow分别为 3 90± 0 1 4和 2 1 9± 0 1 4 ,lgKow分别为 0 5 9± 0 0 3和 0 34± 0 0 6,在双蒸水中的测定结果与EPIWIN程序的预测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20.
由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及收入的增加,废旧织物已由资源转变为垃圾.这一方面造成废旧织物的再生利用价值的浪费,一方面也使得生活垃圾处置成本居高不下.以“上海2011年百万家庭低碳行、垃圾分类我先行”实践为例,对其中废旧织物的回收再利用现状进行梳理,建立博弈模型,运用逆推归纳法对涉及的利益相关方策略选择进行了分析,指出当前影响废旧织物回收再利用的瓶颈,提出分类基础上的垃圾收费制度和再生利用企业与物业保洁员的横向联盟,将有助于推进废旧织物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