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9篇
  免费   50篇
  国内免费   147篇
安全科学   37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49篇
综合类   438篇
基础理论   313篇
污染及防治   90篇
评价与监测   4篇
社会与环境   34篇
灾害及防治   5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29篇
  2010年   38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8篇
  2003年   138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31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60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21 毫秒
921.
The renovated water in the rapid infiltration system (RI) as area for fish and duck farming is feasible. The flesh of fish and duck is edible. The farming of fish for 5 months and duck for 120 - 130 days can be accepted. It is beneficial to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especiall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The production of fish and duck can make up for the cost of wastewater treatment.  相似文献   
922.
Traffic emission and its impact on air quality in Guangzhou area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IntroductionIntheprocessofrapidurbanization,totalamountofvehicleinChinaincreaseddramaticallyandreachedmorethan20millionin1995withanaverageincreaserateof15%.Becauseofpoorqualityofvehicle,badroadcondition,lowdrivingspeed,andnocatalyticconverter,theem…  相似文献   
923.
汤洁  李月芬  林年丰  郭平  杨有德 《生态环境》2004,13(1):51-53,60
通过对种植黄花草木樨样地的监测,根据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分析了退化土壤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种植黄花草木樨后,土壤脱盐率较高,土壤中盐分含量、pH值、交换性钠和碱化度明显降低,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黄花草木樨还可有效地改善土壤的通透性能,使土壤中小于0.001mm和0.001~0.005mm的粘粒减少,0.05~0.25mm的砂粒增加,土壤体积质量变小,孔隙度增大。这一生物技术具有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肥力的特点。黄花草木樨是干旱半干旱地区改良退化土壤的一种优良牧草。  相似文献   
924.
草炭溶解态有机物质与Cu2+、Cd2+络合稳定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疆  王果  陈芳育  林亮志 《生态环境》2002,11(2):116-120
研究了由草炭提取的胡敏酸(HA)、富里酸(FA)、水溶解态有机物质(WSOM)的基团特征,分子量分布及其与Cu2+、Cd2+两种金属离子之间的络合稳定性。对HA、FA及WSOM的红外光谱研究显示三者的官能团组成相似,只是含量略有不同。固态13C-NMR对HA、FA及WSOM结构特征的描述以及水相凝胶色谱法对三种有机质样品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的测定结果显示HA分子最大且含有大量的长链烷烃,而FA分子小得多,结构以碳水化合物及多糖为主,WSOM的分子量略低于FA,结构与FA相近。离子交换平衡法对三种有机质样品与Cu2+、Cd2+的络合配位数和稳定常数的测定结果显示两种介质条件下络合配位数(x)、络合稳定常数(logk)的次序均为:Cu2+>Cd2+;同一介质条件下,对不同有机质而言均满足:M-HA>M-FA>M-WSOM。  相似文献   
925.
沈丹 《生态环境》2003,12(3):346-348
江南地域在我国虽属水资源相对充足的地区,但水生态建设不容忽视。文章针对江南传统村镇中河道水网的水生态处理及院落村舍的给排水处理两方面,在认同原始功能的合理性的基础上分析现当代的改建对于水环境自我调节的影响后果,讨论了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水环境改造更新的可行性,并探讨结合Reduce(减少)、Reuse(回用)、Recycle(循环)的3R原则进行设计的方法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26.
玉米-苜蓿间作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玉香  周道玮 《生态环境》2003,12(4):467-468
研究地区位于东北农牧交错带东段。在农牧交错地区,粮食生产与饲草生产同等重要,因此将玉米与苜蓿间作,研究了这种间作的生态效应。发现玉米与苜蓿间作,对土壤理化性质有明显改善,表现在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上升,体积质量下降.土壤全氮、全磷、全钾质量分数升高。因此玉米与苜蓿问作在农牧交错地区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27.
重视生态策略在建筑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玉梅  修长春 《生态环境》2004,13(3):449-451
建筑既作用于生态环境,也作用于人类,它始终持续地影响着周围的环境和使用者的生活,特别是对于我国高速发展的城市来说,其影响更是巨大。生态建筑将成为21世纪建筑设计的主流。建筑与可持续发展的三个重要方面(环境保护、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密切相关,生态建筑应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组成部分。文章针对我国生态环境与建筑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在建筑设计中要注重生态策略的运用,推动生态建筑设计要依靠全社会生态意识的提高,增强人与自然环境的沟通,完善生态建筑设计的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928.
中国非点源污染研究评述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黄虹  邹长伟  陈新庚 《生态环境》2004,13(2):255-257
提出非点源污染较全面、准确的概念,总结归纳出非点源污染9个方面的来源,综述了国内非点源污染模型及其控制管理的研究情况,并针对目前国内非点源污染模型研究及其控制管理研究存在的问题,指出未来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和方向。文章认为,在模型方面,应把微观机理模型推广到宏观尺度,与大型流域管理模型相结合,而污染物风险分析功能模型、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的专家系统软件等是研究重点;在控制管理方面,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规划、人工模拟与野外实验相结合、应用经济手段等是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29.
Pb超富集植物对营养元素N、P、K的响应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利用富集重金属或对重金属具有耐性的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是治理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新途径。本研究通过温室土培方法,研究了营养元素N、P、K对3种Pb超富集植物绿叶苋菜、紫穗槐和羽叶鬼针草生长发育及Pb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的N和K会促进富集植物叶片叶绿素值和干质量的增加,促进植物对Pb的吸收;随着N和K水平的增加,虽然叶绿素值和干质量一直在增加,但植物对Pb的吸收能力降低;K对植株Pb的吸收能力的抑制作用不如N显著。土壤供P会降低植物对Pb的吸收,且下降极显著。少量的N、P、K均使富集植物中的Pb迁移总量增加,高质量分数时则抑制。但K的抑制作用不如N及P的显著。  相似文献   
930.
含硅熔渣对水稻养分吸收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不同含硅熔渣对水稻养分的吸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氮、磷、钾肥的基础上,增施不同类型的含硅熔渣,可提高水稻中硅和磷的含量,降低根系、茎叶和籽粒中的氮、钾含量,增加水稻对氮、磷、钾、硅的总吸收量。不同含硅熔渣的增产效果差异较大,增产最显著的是铁渣和黄磷炉渣,分别比对照增产43.4%和31.6%,施用含硅熔渣的各处理比对照平均增产19.1%,各处理间的产量经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达显著或极显著差异水平。扩散方程、Elovich方程和多项式方程均能很好地描述水稻生长期内水稻对N、P、K、Si的吸收过程,尤以多项式方程拟合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