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19篇
  免费   736篇
  国内免费   3940篇
安全科学   975篇
废物处理   636篇
环保管理   897篇
综合类   6703篇
基础理论   1946篇
污染及防治   3658篇
评价与监测   557篇
社会与环境   558篇
灾害及防治   465篇
  2024年   25篇
  2023年   226篇
  2022年   612篇
  2021年   548篇
  2020年   500篇
  2019年   444篇
  2018年   466篇
  2017年   553篇
  2016年   534篇
  2015年   619篇
  2014年   819篇
  2013年   1150篇
  2012年   1023篇
  2011年   1027篇
  2010年   823篇
  2009年   736篇
  2008年   835篇
  2007年   696篇
  2006年   684篇
  2005年   487篇
  2004年   358篇
  2003年   406篇
  2002年   393篇
  2001年   299篇
  2000年   328篇
  1999年   326篇
  1998年   251篇
  1997年   240篇
  1996年   206篇
  1995年   160篇
  1994年   126篇
  1993年   122篇
  1992年   112篇
  1991年   82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5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3篇
  1972年   2篇
  197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社会资本在反贫困领域的重要作用已被理论和实践所证实。在新时代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有效发挥社会资本的周急济贫功能,缓解乃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已成为当前反贫困战略推进中亟待探讨的问题。研究整合了四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2010、2012、2014、2016)个体家庭和村庄的嵌套数据,建立了“认知型”和“结构型”两种类型以及“个体家庭”和“村庄”两个层级的社会资本框架,并基于探索性因子分析构建了社会网络、社会信任、社会声望、社会参与、集体参与以及公共服务6个社会资本变量。研究利用HLM软件构建了多层广义线性模型(HGLM),通过四阶段的空模型、截距模型、随机效应模型以及完整模型分析了绝对贫困背景下社会资本对农村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①个体社会资本总量与贫困代际传递呈显著负相关。②在个体家庭层面,社会网络、社会声望、社会参与对贫困代际传递有显著负向影响,但社会信任和地方信任对贫困代际传递的影响并不显著。③在村庄层面,公共服务对贫困代际传递具有显著负向影响,集体参与对贫困代际传递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公共服务水平对社会网络和贫困代际传递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研究提出要大力培植贫困群体和乡村两个层级的社会资本以缓解农村贫困代际传递趋势:①要通过协调“乡政”与“村治”以形成良性的乡村治理格局。②要促进精准扶贫与乡村振兴战略紧密衔接,在保障个体脱贫的同时完善农村公共服务及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③须提振贫困群体脱贫信心,增强村级自治与集体参与的水平和能力。  相似文献   
992.
水动力学法预测三峡工程对洞庭湖洲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用水动力学方法,根据三峡建库前后不同的时空边界条件,模拟长江水情要素,并建立长江水位与洞庭湖水位的回归方程,从而预测三峡工程对洞庭湖区洲滩面积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3.
李辉  庞博  朱法华  孙雪丽  徐静馨  王圣 《环境科学》2022,43(11):5294-5304
选取2020年世界能源消费量累积占比达80%的前23个国家作为研究对象,通过从一次能源清洁化率、化石能源清洁利用率和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率角度对其能源消费结构进行对比研究,从单位GDP能耗、人均能耗和单位国土面积能耗角度,结合产业结构和分部门能源消费构成,对其能源消费强度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各国在社会经济运行与生产生活中的能源消费模式,提出能源消费自然碳汇承载负荷比概念,指出我国在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下能源消费模式转型面临的优势与挑战.结果表明,我国一次能源清洁化率、发电用能占比、化石能源清洁化利用率和电能占终端能耗比分别达到15.90%、53.48%、37.51%和26.54%,均在世界主要能源消费国家中处于前列,已经架构起良好的能源集约化和清洁化利用结构基础;非工农业能源消费占比尤其是仅为14.09%的交通能源占比在主要能源消费国中最低,已经形成了具有相对优势的绿色低碳能源消费模式;基于产业结构优化潜在的总体能源生产率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但相对较短的碳达峰与碳中和目标期对清洁能源发展速度与规模提出了巨大挑战,碳排放约束下的国际形势对我国通过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实现降碳目标也增加了难度.  相似文献   
994.
生物炭施用对黄壤土壤养分及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袁访  李开钰  杨慧  邓承佳  梁红  宋理洪 《环境科学》2022,43(9):4655-4661
生物炭因其具有特殊的理化性质,作为土壤改良剂或调理剂被广泛应用于改善土壤质量;土壤养分与土壤酶活性是表征土壤质量化学性质和生物学性质的重要指标.采用大田试验,研究生物炭不同施用水平:0(CK)、5(B5)、10(B10)、20(B20)和50(B50) t·hm-2对黄壤养分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定量分析生物炭处理对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直接或间接影响及其作用大小.结果表明,生物炭显著增加土壤pH值、电导率、有机碳、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P<0.05);随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土壤过氧化氢酶和脲酶活性先增加后降低,磷酸酶和蔗糖酶活性增加(P<0.05);B10处理下,土壤过氧化氢酶、脲酶和磷酸酶的活性均达到最大值,蔗糖酶活性也相对较高.随生物炭作用时间增加,土壤pH值、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增加,而电导率和有机碳与之相反;过氧化氢酶活性降低,脲酶和磷酸酶活性升高,蔗糖酶活性无明显变化规律.SEM结果显示,生物炭施用对过氧化氢酶具有直接的负效应;通过提升pH、电导率、有机碳和碱解氮含量间接影响过氧化氢酶活性,通过提升pH和电导率间接促进蔗糖酶活性,通过提高电导率以及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间接增加磷酸酶活性.综上,生物炭施用量及作用时间显著影响土壤养分含量,进而间接作用于土壤酶活性;酸性黄壤施用10 t·hm-2的生物炭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995.
河豚毒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检测河豚毒素的主要方法包括生物检测方法、理化检测方法、免疫学方法、传感器方法进行了介绍,并对目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分析。小鼠测定法是河豚毒素检测的标准方法;理化检测法方法准确,但是对设备要求高,前处理严格;免疫学方法费用较高;传感器方法是新方法,还有待进一步规范。各种检测方法都有其优缺点,河豚毒素检测时应根据要求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996.
美国环保产业发展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环保产业作为新兴战略产业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成长。美国作为全球环保产业的领头羊,其环保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行之有效的发展政策。美国政府主要通过法律法规、税收、贷款、债券、基金、放宽出口管制、以外交促贸易等政策措施,促进了美国环保产业的技术创新、投融资及国际贸易。借鉴美国政策经验,我国应在环保产业管制政策、技术创新政策、财税政策、国际贸易政策上做出相应改进,以促进我国环保产业积极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97.
为了提高仿真速度,仿真软件一般采用多台计算机进行协同工作,首先搭建一套电波传播仿真并行系统,该系统能够导入地理信息,并在导入的地图上进行电磁辐射源建模及电磁环境仿真工作。但是,对于一些很大的地形,其海量的三维地形数据的传输时间过长,这加大了总的仿真等待时间。所以为了综合利用多台计算机的资源优势,提出使用BitTorrent方式,使得服务端与客户端的计算机均可以为地形文件的传输做贡献,极大减少了地形文件传输时间,可以从侧面提高仿真工作的效率。  相似文献   
998.
利用地理集中指数、年际集中指数、亲景度、竞争态等研究方法,对1995-2011年青岛国际入境旅游客源国市场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①青岛国际客源国的G值平均为55.39,空间分布相对集中,市场结构相对单一;②各客源国年际集中指数差异性大,时间变化不尽相同;③亲景度差异显著,国际游客对青岛的偏爱度各具特点;④青岛客源国的整体市场竞争态的年际差异大,由“瘦狗市场”向“明星市场”演变.  相似文献   
999.
In this contribution, low-reactive circulating fluidized bed combustion (CFBC) fly ashes (CFAs) have firstly been utilized as a source material for geopolymer synthesis. An alkali fusion process was employed to promote the dissolution of Si and Al species from the CFAs, and thus to enhance the reactivity of the ashes. A high-reactive metakaolin (MK) was also used to consume the excess alkali needed for the fusion. Reactivities of the CFAs and MK were examined by a series of dissolution tests in sodium hydroxide solutions. Geopolymer samples were prepared by alkali activation of the source materials using a sodium silicate solution as the activator. The synthesized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mechanical testing,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X-ray diffractography (XRD), as well as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 via enhancing the reactivity by alkali fusion and balancing the Na/Al ratio by additional aluminosilicate source, low-reactive CFAs could also be recycled as an alternative source material for geopolymer production.  相似文献   
1000.
ABSTRACT

A stable rare-earth isotopic tracer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deposition of KNO3 particles on soybean leaves by direct measurement of the tracer on the plant surfaces by thermal-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 Submicrometer particles, made from a solution containing 3 |mg mL-1 neodymium isotope (148Nd, 87.9%) and 1,000 mg mL-1 KNO3, were dispersed with a two-fluid nozzle and released upwind of a soybean field. Total suspended- and size-fractionated-aerosol particles were collected on an open-face filter and in a micro-orifice impactor, respectively, at a distance of 40 m from the release point. Soybean leaves exposed to the plume were collected at distances ranging from 25 to 100 m. As little as 5.5 pg of the tracer (i.e., excess 148Nd) was detected in soybean leaves at signal-to-noise ratios ranging from 7,500 to 240,000, in the presence of 200 to 2,700 pg of naturally occurring Nd. The dry-particle deposition velocity, determined from the ratio of the aerial concentration and directly deposited aerosol (geometric mass mean diameter, 0.20 mm) flux, and its corresponding analytical uncertainty were 0.30 cm sec-1 and 2.5%,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