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8篇
  免费   353篇
  国内免费   562篇
安全科学   323篇
废物处理   27篇
环保管理   147篇
综合类   1358篇
基础理论   253篇
污染及防治   119篇
评价与监测   109篇
社会与环境   118篇
灾害及防治   129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153篇
  2021年   154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25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08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167篇
  2011年   127篇
  2010年   131篇
  2009年   125篇
  2008年   105篇
  2007年   138篇
  2006年   114篇
  2005年   83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1.
不同分析方法测定结果间的比较,或者说如何判断两种分析方法测定结果的一致性,是检测实验室经常遇到的实际问题。其应用场景包括方法标准验证实验、新方法与经典方法间的比对,特别是在缺少标准样品、测试数据不满足t值检验的条件下,选用合适的判据尤其重要。以采用单波长激发型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土壤和水系沉积物样品中Cd、As、Pb、Cu、Zn、Ni、Cr、Co、V、Mn、Mo、Sb等重金属含量所得数据为例,探讨了《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制订技术导则》(HJ 168—2020)附录B中规定的"数据对t值检验法"的不足及改进办法,即用数据对相对偏差和再现性限合格率作为判据,判断分析方法测定结果的一致性。对一组验证样品分别用两种分析方法进行了测定,在数据对t值检验的基础上,取各元素测定结果的相对偏差与相关限值进行比较,或者取两者的差值与基准分析方法标准规定的再现性限进行比较,利用合格率大小协助判断了两分析方法测定结果的一致性。研究结果表明,此方法符合日常质控技术规范中关于精密度的规定,实用性强,是一条将数理统计原理与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合理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72.
西安地区人工林土壤干层与水分恢复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为查明西安地区土壤干层和丰水年之后的土壤水分的恢复,利用烘干法研究了人工林地土壤含水量。结果表明,西安地区丰水年极端降水前杨树林,法国梧桐林、中国梧桐林和苹果林地大约1.5~4m深度范围内土壤含水量分别为9.3%、9.0%、9.7%和9.1%,普遍存在土壤干层,干层厚度约2.5m。丰水年之后土壤水分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干层全部消失。经过1a左右的入渗,水分恢复深度可达6m左右。根据丰水年之后土壤含水量的不断消耗确定,西安地区丰水年之后一般经过3~4a左右的时间,人工林地的干层将会再次出现。发育弱的土壤干层并未影响到人工林的正常生长,表明在西安或与西安类似降雨量的黄土高原其他发展人工乔木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3.
通过电化学试验方法对X70钢在NaHCO3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当NaHCO3质量分数低于0.10%时,极化曲线呈现阳极活化溶解过程,高于0.10%时阳极极化出现钝化过程,并且在-0.6 V(vs.SCE)左右出现了一个新的小电流峰.通过对交流阻抗谱分析发现,高频区均是由略偏离半圆的容抗弧组成,并且实部有所收缩.HCO3-的还原反应在阴极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整个过程受极化控制.X70钢在NaHCO3溶液中的腐蚀速度随着NaHCO3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在试验结束后,对试样表面的腐蚀形貌进行了观察,并利用XRD分析出腐蚀产物主要为FeO(OH)和Fe3O4.  相似文献   
74.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对垃圾渗滤液短程硝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月  陈胜  孙德智 《环境科学》2007,28(5):1039-1043
采用好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对经过厌氧脱碳处理的垃圾渗滤液进行了深度短程硝化研究,考察了在中温(25℃)条件下DO浓度、pH值、C/N等因素对氨氮去除效果和短程硝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水氨氮浓度为400 mg·L-1,HRT为24 h情况下,当控制DO为2 mg·L-1、pH值在8左右和C/N小于3时,氨氮去除率能达到70%以上,亚硝酸盐氮的积累率高达90%.间歇试验证明了该生物膜反应器中亚硝化菌的数量和活性要远高于硝化菌.该移动床生物膜工艺可以选择性固定和积累氨氧化细菌,从而实现较高的氨氮去除率和稳定的亚硝酸盐氮积累率.  相似文献   
75.
矿山嗣后充填法中,采用经验类比法判定胶结充填体的强度存在诸多问题。利用新的方法来分析充填体与岩体的匹配是必要的。对某铜矿灰砂比为1∶6、1∶8、1∶10和1∶12的4种尾砂胶结充填体进行力学试验和匹配分析。首先利用损伤力学方法建立充填体破坏前本构方程,根据岩体开挖释放能量与充填体蓄积应变能相近的原则,来判定岩体与充填体的匹配;然后运用GTS/MI-DAS有限元软件模拟开采-充填过程,根据应力变化与充填体极限强度的大小关系判定两者的匹配。2种方法所得到的结论一致。分析结果表明,该矿山宜采用充填配比不小于1∶10的尾砂胶结充填体。  相似文献   
76.
在河南省惠楼山药种植区采集土壤和山药样品各14份,用AAS法测定土壤和山药重金属质量比,用US 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膳食山药所致的重金属健康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植区土壤重金属均没有发生污染.山药中Pb、Cu、Zn、Ni、Cr和Co的平均质量比分别为1.15 mg·kg-1、4.60 mg· kg-1、15.68 mg· kg-1、1.97mg· kg-1、0.14 mg·kg-1和2.94 mg·kg-1,其中Pb和Ni质量比略有超标.山药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Cu、Zn、Co、Pb、Ni、Cr.各个重金属的THQ和各样点的HI均远小于l,不存在非致癌健康危害.Pb和Ni的CR值分别为10-6和10-4数量级,致癌风险不明显;而Co和Cr的CR值在10-3数量级,存在明显的致癌风险;Co对TCR的平均贡献率为79.01%,是最主要的致癌重金属.  相似文献   
77.
车人碰撞事故再现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提高结果可信性为事故再现的核心。根据事故再现所需痕迹将再现方法分为6类,即"行人抛距"、"车辆制动距离"、"行人损伤"、"车辆变形"、"其他"以及"仿真"。通过分析各类方法的优缺点,提出可综合利用这些方法获得客观、可信的事故再现结果。然后探讨提高车人碰撞事故再现结果可信性的新发展方向:开发国产、高精度的事故再现软件,研究事故再现结果的不确定性问题,以及研究痕迹间关系在事故再现中的应用。而其中仿真所得事故再现结果的不确定性问题、车人碰撞事故再现区间不确定优化方法以及事故现场痕迹间关系为值得期待的新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78.
基于可拓理论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的安全管理评价方式无法对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作出及时、系统的判定。将可拓理论应用于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系统研究,以国家规定的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为准则,参照施工安全检查的经验,把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等级划分成安全、较安全、不安全、严重不安全4个等级,初步建立基于可拓理论的安全管理评价和预警系统,并编制相应的程序,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进行评价,对有安全问题的项目及时作出预警。最后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对该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可以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的参考。  相似文献   
79.
基于数据场和云模型的洪水灾害风险等级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灾害风险系统的定义以及洪水灾害的特点,用灾情损失与地形危险性的综合作用描述洪水灾害风险。针对研究单元风险的内在联系和等级概念的模糊性、随机性,提出基于数据场和云模型的洪水灾害风险等级评估方法,以期为洪水灾害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以苏州市和上海市(崇明县除外)为例,首先用数据场对灾情数据进行扩散;再用云模型对地形进行等级划分;最后对两者进行耦合得到该地区的洪水灾害风险等级划分。结果表明:苏州市中心偏北区域和上海市中心区域综合风险等级最高,并向四周呈递减趋势;总体上中部风险等级最高,北部次之,南部最低。  相似文献   
80.
以水华蓝藻为研究对象,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对其进行测定分析并获得了蛋白质指纹图谱。对铜绿微囊藻标准株(NIES-843)样品通过3种前处理方法得到的质谱图进行对比,确定了质谱分析的样品前处理方法,建立了利用MALDI-TOF MS技术简便、快速检测水华蓝藻的方法。对在水华中出现的4种不同蓝藻进行MALDI-TOF MS分析,结果表明各种蓝藻具有其特征性波谱,可据此对水华蓝藻进行区分和鉴定。该方法快速、简便、精确、可程序化,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