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2篇
  免费   670篇
  国内免费   1310篇
安全科学   710篇
废物处理   140篇
环保管理   435篇
综合类   3135篇
基础理论   653篇
污染及防治   508篇
评价与监测   309篇
社会与环境   323篇
灾害及防治   289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94篇
  2022年   287篇
  2021年   256篇
  2020年   308篇
  2019年   230篇
  2018年   210篇
  2017年   240篇
  2016年   217篇
  2015年   289篇
  2014年   328篇
  2013年   353篇
  2012年   443篇
  2011年   402篇
  2010年   368篇
  2009年   357篇
  2008年   340篇
  2007年   334篇
  2006年   318篇
  2005年   259篇
  2004年   171篇
  2003年   126篇
  2002年   137篇
  2001年   120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于2011~2012年度及2012~2013年度开展小麦开花后渍水试验,研究开花后渍水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及渍水前喷施6-苄氨基腺嘌呤(6-BA)对产量的效应。结果表明,2011~2012年度及2012~2013年度江汉平原小麦开花期至成熟期均有持续降水分布,其中2011年4~5月累计降雨量达1941 mm,2012年同期累计降雨量达2855 mm,表明江汉平原小麦生殖生长期有较大渍害风险。本试验研究表明,开花后渍水,小麦植株衰老进程加速,叶片严重早衰失绿,旗叶光合速率降低;渍水前喷施6-BA,可缓减叶片衰老趋势,缩小旗叶光合速率降低幅度。开花后渍水亦导致根系活力降低,渍水前喷施6-BA可缓减根系活力降低,其中至灌浆中期,渍水处理根系活力仅为对照的563%,6-BA+渍水处理根系活力较渍水处理提高66%,差异达显著水平。渍水处理生物产量及籽粒产量均显著低于对照,渍水前喷施6-BA,生物产量、籽粒产量较渍水处理比较均有所提高,其中生物产量较渍水处理提高77%,籽粒产量提高137%。总之,在本试验条件下,开花后渍水导致光合速率、根系活力、生物产量、籽粒产量等显著降低,渍水前喷施6-BA可在一定程度上缓减渍害效应,在渍害发生后促进籽粒产量形成,据2011~2012年度及2012~2013年度产量结果估算,渍水前喷施6-BA相当于每6667 m2可减少427 kg 产量损失,即约1/3以上的田块未发生渍害  相似文献   
952.
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是监测数据准确性、可比性的重要保障.在区域大气联合观测项目中,完善的质量保证体系应包括管理机制和技术措施两部分,但目前我国对这类项目质量保证尚无统一标准.针对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简称"大气攻关项目")外场观测任务量大、承担单位多、监测项目复杂的特点,为保证观测数据的质量,避免出现由于监测和质控方法不统一造成的数据可比性差、结果矛盾的问题,提出了大气攻关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和管理机制.其中,质量保证体系包括制定总体要求(技术文件、监测项目及质控要求)、外场观测质量保证(内部质量管理体系、项目外场观测质量保证体系)、实验室分析质量保证(实验室遴选、项目实验室分析多级质量保证体系、实验室比对和飞行检查)和数据质量控制(数据线上审核、项目实验室分析质控报告、项目数据质量评价)4个方面.管理机制为项目管理办公室、质控实验室和承担单位三级主体,两级监督的分级管理模式.通过项目实践,项目质量保证体系达到了保证观测数据准确性、可比性的预期效果,为揭示区域雾霾形成机理、突破污染控制关键技术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同时为区域大气联合观测项目的数据质量保证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53.
西安地区人工林土壤干层与水分恢复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查明西安地区土壤干层和丰水年之后的土壤水分的恢复,利用烘干法研究了人工林地土壤含水量。结果表明,西安地区丰水年极端降水前杨树林,法国梧桐林、中国梧桐林和苹果林地大约1.5~4m深度范围内土壤含水量分别为9.3%、9.0%、9.7%和9.1%,普遍存在土壤干层,干层厚度约2.5m。丰水年之后土壤水分得到了很好的恢复,干层全部消失。经过1a左右的入渗,水分恢复深度可达6m左右。根据丰水年之后土壤含水量的不断消耗确定,西安地区丰水年之后一般经过3~4a左右的时间,人工林地的干层将会再次出现。发育弱的土壤干层并未影响到人工林的正常生长,表明在西安或与西安类似降雨量的黄土高原其他发展人工乔木林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54.
水功能区划的问题识别及相应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总结和评价了现行水功能区划存在的3方面问题:尚未落实流域综合管理模式;以人类用水功能需求为区划基础,未考虑水生态系统的需水要求;管理目标体系不完整,忽视水资源、水环境与水生态之间的耦合关系与近中远期的动态调控.在此基础上,结合流域管理、综合水资源管理、水生态系统完整性评价、水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环境需水等理论或方法,提出补充现行水功能区划的3个协调对策:构建“源头控制”的流域综合管理模式;协调人类需求用水功能与水生态需求功能;形成“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三位一体和近中远期动态调控相结合的综合管理目标体系.  相似文献   
955.
气液两相滑动弧等离子体处理甲基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气液两相滑动弧等离子体降解甲基紫溶液,研究了溶液初始pH值、载气类型、溶液初始浓度对甲基紫降解的影响,并探讨了甲基紫的降解机理.结果表明,300mg/L的甲基紫溶液,经4次循环降解后(20min),降解率达99%,COD的去除率达83%.初始溶液的pH值对甲基紫的降解几乎没有影响.分别以空气、氧气为载气,其降解率差别不大.甲基紫降解率随溶液初始浓度增大而降低,但绝对降解量随溶液初始浓度增大而增大.从能效比考虑,滑动弧等离子体适合降解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对降解前后的紫外-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及GC-MS结果分析表明,甲基紫的共轭结构被破坏,但溶液中仍有少量含苯环的化合物以及酸等小分子化合物存在.   相似文献   
956.
烟草病程相关蛋白 PR-la的三维模型和荧光光谱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同源模建和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搭建了烟草病程相关蛋白PR-1a的三维结构,在此基础上预测出PR.1a具有2个可能的活性位点.进一步分析PR-1家族特异保守序列,结果显示位点1的可能性更大.利用蛋白质内源荧光为探针,对分离的重组表达PR-1a蛋白进行了热稳定性研究.低于60℃处理,PR-1a蛋白内源荧光只略微降低;70℃处理30 min引起PR-la蛋白内源荧光明显降低,结果显示,PR-1a中色氨酸残基主要处于蛋白质分子内部,这与三维结构模型预测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957.
集约化露天菜地表层土壤盐分累积特征及消长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为例,研究了集约化露天菜地表层土壤盐分的累积状况和离子组成,对盐分的季节性消长规律及其变化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春季土壤盐分的累积情况较为严重,5个集约化露天菜地样点中有3个样点(1、2、4号)的表层土壤盐分浓度较高,全盐质量分数超过1.0 g·kg-1,已达到次生盐渍化的标准,其中又以2号样点(菜场)最为突出,伞盐质量分数高至2.42 g·kg1;2006年春季到夏季为脱盐阶段,土壤盐分浓度下降明显;2006年夏季到秋冬季变化幅度不大.土壤盐分浓度的变化与降雨量有密切关系,虽然2006年降雨偏多,但佛山市南海区农业集约化水平较高,部分菜地连年种植蔬菜、复种指数极高、化肥施用量偏大,从而在遇到干早年份和季节,集约化露天菜地土壤仍有发生次生盐渍化的风险.土壤盐分的离子组成上,阳离子以Ca2 为主,占全盐质景分数的11.0%~24.1%;阴离子以NO3-和SO42-为主,分别占全盐质量分数的8.9%~31.0%和10.9%~45.7%.研究结果可为控制土壤盐分累积、提高蔬菜生产能力及品质、保护和合理利用耕地资源,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958.
The kinetics of Cr(VI) reduction to Cr(III) by metallic iron (Fe0) was studied in batch reactors for a range of reactant concentrations, pH and temperatures. Nearly 86.8% removal efficiency for Cr(VI) was achieved when Fe0 concentration was 6 g/L (using commercial iron powder (< 200 mesh) in 120 min). The reduction of hexavalent chromium took place on the surface of the iron particles following pseudo-first order kinetics. The rate of Cr(VI) reduction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Fe0 addition and temperature but inversely with initial pH. The pseudo-first-order rate coefficients (k obs) were determined as 0.0024, 0.010, 0.0268 and 0.062 8 min?1 when iron powder dosages were 2, 6, 10 and 14 g/L at 25°C and pH 5.5,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Arrehenius equation, 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of 26.5 kJ/mol and pre-exponential factor of 3 330 min?1 were obtained at the temperature range of 288–308 K. Different Fe0 types were compared in this study. The reactivity was in the order starch-stabilized Fe0 nanoparticles > Fe0 nanoparticles > Fe0 powder > Fe0 filings. Electrochemical analysis of the reaction process showed that Cr(III) and Fe(III) hydroxides should be the dominant final products.  相似文献   
959.
为了探讨重金属Pb、Cd对矮小拟丽突线虫(Acrobeloides nanus)的亚急性毒性作用,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Pb和Cd对矮小拟丽突线虫生长发育、繁殖的影响,并对线虫世代间的毒性效应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各暴露组当代(P0)和后代(F1)线虫平均体长均显著降低(p<0.05,p<0.01);随着重金属浓度的增加,当代(P0)和后代(F1)线虫平均体长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2)随着Pb、Cd暴露浓度的增加,线虫产卵数逐渐降低;Pb对线虫产卵数的72h-EC20、EC10分别为17.41、4.36mg·L-1,Cd对线虫产卵数的72h-EC50、EC20和EC10分别为4.47、0.91和0.53mg·L-1.以上结果表明,重金属Pb、Cd暴露可显著抑制矮小拟丽突线虫的生长发育、繁殖;线虫体长、产卵数具有明显的重金属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960.
将人工合成的5个相连的XRE(Xeobiotic response element)和minimal CMV(Human cytomegalovirus)启动子,插入载体pEGFP-1,构建得到载体pXRE5-EGFP.以pXRE5-EGFP转染人胃癌细胞SGC-7901,经过筛选得到一株受2,3,7,8-四氯代二苯并二英(2,3,7,8-tetrachlorodibenzo-p-dioxin,TCDD)诱导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细胞系XRE5-SGC-7901.将XRE5-SGC-7901细胞株暴露于不同浓度TCDD(0、250、500pg·mL-1)中,发现TCDD暴露组XRE5-SGC-7901细胞中绿色荧光蛋白的表达量显著升高,且与TCDD暴露浓度呈正相关.新构建的细胞株具有二英类化合物诱导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