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19篇
  免费   408篇
  国内免费   1984篇
安全科学   528篇
废物处理   283篇
环保管理   419篇
综合类   3489篇
基础理论   944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1593篇
评价与监测   295篇
社会与环境   273篇
灾害及防治   385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328篇
  2021年   269篇
  2020年   224篇
  2019年   203篇
  2018年   234篇
  2017年   252篇
  2016年   330篇
  2015年   387篇
  2014年   404篇
  2013年   543篇
  2012年   528篇
  2011年   521篇
  2010年   418篇
  2009年   372篇
  2008年   388篇
  2007年   372篇
  2006年   358篇
  2005年   250篇
  2004年   176篇
  2003年   175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69篇
  1999年   150篇
  1998年   114篇
  1997年   120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91篇
  1994年   59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1年   4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Feng S  Kong Z  Wang X  Zhao L  Peng P 《Chemosphere》2004,56(5):457-463
Imidacloprid [1-(6-chloro-3-pyridylmethyl)-N-nitro-imidazolidin-2-ylideneamine] and RH-5849 [2'-benzoyl-l'-tert-butylbenzoylhydrazinel] are two pesticides used in China since 1992.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conducted acute toxicity test, micronucleus (MN) test and comet assay of the two pesticides on amphibian, Rana N. Hallowell, a sensitive organism suitable for acting as the bio-indicator of aquatic and agricultural ecosystems. The values of LC50-48 h of imidacloprid were found to be 165 mg l(-1) for tadpoles of Rana limnocharis and 219 mg l(-1) for tadpoles of Rana N. Hallowell. On the other hand, RH-5849 showed no acute toxicity to tadpoles during the 96 h exposure even it was saturated in the test solutions.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MN frequencies between the negative controls and the treated groups at the dose of 8 mg l(-1) for imidacloprid (p < 0.05) and 40 mg l(-1) for RH-5849 (p < 0.01). Comet assay fou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1) in the distributions of DNA damage grades between the negative controls and groups treated in vitro with 0.05, 0.1, 0.2 and 0.5 mg l(-1) of imidacloprid and 5, 25, 50 and 100 mg l(-1) of RH-5849, respectively. DNA damage scores increased with the exposure levels of the two pesticides and dose-effect relationships were observed for both imidacloprid (r2 = 0.92) and RH-5849 (r2 = 0.98). The MN test and comet assay revealed potential adverse effects of the two pesticides on DNA in the erythrocytes of amphibians in aquatic and agricultural ecosystems.  相似文献   
152.
人工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在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年来国内外污水生物处理系统中人工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回顾。分析了废水生物处理工艺难于控制的原因及人工神经网络和专家系统的结构和特点。结果表明.国外智能控制发展迅速,并且应用领域遍及污水生物处理的各个方面,国内尚处于起步阶段。简要探讨了废水生物处理智能控制今后应深入研究的问题及方向。  相似文献   
153.
由于化肥的过度使用 ,造成地下水中硝酸盐的污染日益严重。饮用水中高浓度的硝酸盐对人类健康会产生极大的威胁。本文综述了催化还原脱除水中硝酸根的研究进展和现状 ,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简单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4.
短程硝化的实现、维持与过程控制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短程生物脱氮技术目前倍受人们的关注,国内外学者对短程硝化提出了多种实现及维持的控制途径,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由于活性污泥法中DO,ORP,pH的变化规律从不同角度不同程度地反映了生物脱氮反应的进程,所以用它们作为控制参数就可以对生物脱氮反应进行过程控制。在分析中,通过对国内外短程硝化控制途径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分析和总结,针对目前在实现短程硝化及维持短程硝化各种途径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在线检测DO,pH,ORP来实现与维持短程硝化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5.
红色非硫光合细菌菌种从城市污水处理厂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对红色非硫光合细菌的生长规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试验表明在进行污水处理时所用的红色非硫光合细菌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2%,pH7~8,光照强度为1500lx,光照厌氧条件下培养3~5d。这为红色非硫光合细菌应用于染料有机化工废水处理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6.
157.
158.
以赤泥为主要原料,进行活化处理后,以粉煤灰为激发剂,膨润土(皂土)为黏结剂,碳酸氢钠为发泡剂制成不同配比的9种活化赤泥颗粒。将9种新型的活化赤泥颗粒吸附材料通过L9(34)正交试验进行对比,比较其对水体中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以吸附8 h后磷的吸附量为评价标准,在磷初始浓度为6.0 mg/L,pH为8.0时,配方8的赤泥颗粒对磷的吸附量为1.0 mg/g,对磷的去除率约为83.7%;而配方3的赤泥颗粒对磷的吸附量仅为0.1 mg/g,对磷的去除率约为7.2%。通过红外光谱法和XRD(X-衍射)对2种焙烧赤泥颗粒吸附材料的理化特性进行了表征和比较,发现焙烧后赤泥颗粒表面产生带有-OH官能团,可与磷酸根在溶液中发生配体交换反应而实现吸附。赤泥比例是影响吸附效果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9.
针对高浓度重金属污染土壤,尤其是污染负荷较高的黏土土壤,传统的物化方法难以实现其高效的洗脱。利用旋流场中土壤颗粒高速自转/公转,实现土壤颗粒污染物的强化快速脱附。土壤旋流洗脱实验分为旋流器的分离性能和单一/复合污染物的脱附性能2部分。在土壤-水体系下,旋流器的最优操作条件为:进口流量0.7 m3·h-1,分流比0.12,固液比为1:20。对于Pb污染物,底流脱附效率均能达到近85%,溢流也能够达到70%。对于Cu污染物,底流和溢流脱附均能达到90%左右。对于Cr(VI)污染物,底流脱附最高能达到60%左右,但溢流洗脱效率极低。复合污染能够在单次通过后脱除Pb、Cu、Cr(VI)等多种重金属污染,且洗脱效果与单一污染洗脱时基本一致。对实际的场地修复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0.
取消初沉池的污水处理厂,粒径小于200 μm细微无机颗粒物将直接进入生化池,或悬浮或沉积,进而影响生化池的运行。以山地城市某污水处理厂为例,跟踪监测了夏季2个月的6次降雨过程中旋流沉砂池进出水无机颗粒物的粒径和浓度,并同期测定了生化池活性污泥浓度以及污泥MLVSS/MLSS比值。研究发现:旱季旋流沉砂池进出、水中的无机颗粒物平均粒径分别为65.25 μm及54.14 μm,浓度均值分别为146 mg·L-1及128 mg·L-1,无机颗粒去除率12.33%;降雨旋流沉砂池进出、水中的无机颗粒物峰值平均粒径分别为140.48 μm及94.54 μm,峰值平均浓度分别为2 167 mg·L-1及1 591 mg·L-1,无机颗粒去除率26.58%;旋流沉砂池对粒径≥200 μm颗粒的去除较稳定,对细微无机颗粒物的去除效率约10%。研究进一步发现,降雨中颗粒物浓度分别与雨前晴天数及平均雨强呈线性正相关关系。通过核算生化池无机颗粒物的物料平衡关系,得知研究期间生化池累积无机颗粒物总量410.25 t,其中399.45 t沉积在底部,其余悬浮于活性污泥混合液中。活性污泥MLVSS/MLSS由0.52降至0.40,MLVSS由1 410 mg·L-1降至930 mg·L-1,污泥活性下降,系统运行效能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