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232篇
安全科学   52篇
废物处理   43篇
环保管理   58篇
综合类   316篇
基础理论   99篇
污染及防治   224篇
评价与监测   28篇
社会与环境   17篇
灾害及防治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4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70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38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81.
多环芳烃污染土壤生物修复的强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生物降解是去除环境中多环芳烃(PAHs)的重要途径,通过采取一些强化措施,如使用表面活性剂,添加营养物质和提供共代谢底物等,可显著提高PAHs降解速度和程度,为生物修复技术的成功应用提供前提。在分析中,对近年来国内外在PAHs污染土壤生物修复强化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382.
对某汽车公司的废水处理系统进行了改造,采用气浮-水解酸化-高效接触氧化工艺对其废水进行了处理,在水解酸化池中使用生物微电解填料,在接触氧化池内使用LK40弹性立体网状生物亲和性组合填料.经该体系处理后,出水水质为pH=6~9、SS<60mg/L、CODCr<90mg/L、BOD5<20mg/L、石油类<5mg/L,达到DB44/26-2001中一级标准,其处理费用为1.91元/m3.  相似文献   
383.
污泥的资源化——制轻质陶粒的优化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资源消耗量不断加大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必然产物.利用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水处理时的固体废物--脱水污泥为原料,加以一定量的辅料,经过预热和烧胀制成具有一定强度的轻质陶粒,可用于净化污水的填料、装饰等,这样城市处理厂的污泥可以大量消耗,不但处理成本低于焚烧、填埋、堆肥等方法,而且可以避免污泥的二次污染,符合中国固体废弃物处理的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原则.本实验是对污泥制轻质陶粒最佳条件的选择,结果表明,在预热和烧胀的两个过程中,温度、时间、污泥所占的比例和含水率等条件的不同,烧制出来的轻质陶粒的质量也有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384.
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微生物在环境保护中起着非常重要 的作用。文章论述了微生物环境保护国内外应用现状,分析了未来发展趋势、 应用前景,最后对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利用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85.
淀山湖沉积物中硒的存在形态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淀山湖沉积物中硒的存在形态,水平分布及垂直分布进行了探讨,研究了在自然条件下沉积物中硒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淀山湖沉积物中硒的有机物-硫化物结合态及元素态是订的存在形态,占33% ̄57%,且各形态硒的分布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86.
本文对燃煤掺烧固硫中的节能问题进行了探讨.试验表明:掺烧适量的钙基固硫剂,不但能提高灰渣熔点,改善结焦性能,强化燃烧,而且可以使总发热量有所提高.因此,掺烧固硫具有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387.
几种聚电解质的合成及絮凝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合成了5种水溶性聚电解质:①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共聚物(AM-DM);②丙烯酰胺-三甲基烯丙基氯化铵共聚物(AM-TM);③水解聚丙烯酰胺(HPAM);④阳离子化聚丙烯酰胺(CPAM)和⑤丙烯酰胺-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酸(AM-DM-AC)共聚物。对它们的结构进行了红外表征,并就絮凝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种聚合物均具有絮凝能力且出现两个聚沉点,絮凝能力与聚合物的链结构有关。  相似文献   
388.
报道了闽东南地区土壤岩石中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调查的结果。调查布点基本与环境陆地γ辐射剂量率调查布点同位。该调查结果表明 :闽东南地区由花岗岩、混合岩和中酸性火山岩就地分化残留物沉积而成的酸性红壤土中的2 38U、2 32 Th、2 2 6 Ra、4 0 K放射性核素平均含量分别为 62 .3Bq/kg、73 .2Bq/kg、1 1 5Bq/kg和 872Bq/kg ;2 38U、2 2 6 Ra含量 ,花岗岩类 >中酸性火山岩类 变质岩类 >基性岩类 ;2 32 Th、4 0 K含量 ,中酸性火山岩类 >花岗岩类 变质岩类 >基性岩类 ,与不同岩石所在地区原野γ辐射剂量率、室外空气中2 2 2 Rn及其子体浓度的测定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89.
Catalytic ozonation is progressively becoming an attractive technique for quick water purification but efficient and stable catalysts remains elusive. Here we solvothermally synthesized highly-dispersed Co3O4 nanocrystals over microscale nitrogen-doping graphene (NG) nanosheets and tested it as a synthetic catalyst in the ozonation of phenol in aqueous solutions.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powder X-ray diffraction,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a an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were used to determine its morphology, crystallinity, elemental composition and molecular bonds, respectively. The comparative experiments confirmed the highest catalytic activity and oxidation degree (AOSC) of Co3O4/NG among four nanocomposites (G, NG, Co3O4/G, and Co3O4/NG). Co3O4/NG also has exhibited the highest degradation rate: complete conversion of a near-saturated concentration of phenol (941.1 mg/L) was achieved within 30 min under ambient conditions with only a small dosage of Co3O4/NG (50 mg/L) and ozone (4 mg/L, flow rate: 0.5 L/min). It also resulted in 34.6%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Cr) and 24.2%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reduction. In this work, graphene nanosheets not only functioned as a support for Co3O4 nanocrystals but also functioned as a co-catalyst for the enhancement in phenol removal efficiency. The surface nitridation and Co3O4 modification treatment further improved the removal rate of the phenol pollutants and brought in the higher oxidation degree. Our finding may open new perspectives for pursuing exceptional activity for catalytic ozonation reaction.  相似文献   
390.
采用化学沉积法合成了MgO/SiO_2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能谱分析(SEM-EDX)、X射线衍射(XRD)、Zeta电位仪、FTIR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研究了MgO/SiO_2对亚甲基蓝(MB)和Cu~(2+)的吸附行为及同步吸附效果。表征结果表明:MgO/SiO_2为褶皱、凸起的球形形貌;MgO成功负载在SiO_2表面。实验结果表明:MgO/SiO_2对MB和Cu~(2+)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MB和Cu~(2+)的饱和吸附量分别为83.72 mg/g和208.70 mg/g;MB和Cu~(2+)的同步吸附在MgO/SiO_2表面存在竞争关系;在溶液体积为30m L、MgO/SiO_2加入量为10 mg、MB质量浓度为10 mg/L或Cu~(2+)质量浓度为100 mg/L、吸附温度为25℃、吸附时间为24 h、初始溶液pH为4.00、解吸时间为4 h的条件下,MgO/SiO_2第1次吸附MB和Cu~(2+)的去除率分别为92.8%和90.1%,第5次吸附的去除率分别为59.6%和57.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