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8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335篇
安全科学   148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90篇
综合类   843篇
基础理论   154篇
污染及防治   46篇
评价与监测   54篇
社会与环境   74篇
灾害及防治   73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73篇
  2021年   73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59篇
  2016年   49篇
  2015年   54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86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88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80篇
  2008年   80篇
  2007年   90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76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23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利用工业循环冷却水动态模拟循环装置,对模拟换热器壁面CaCO3附着垢晶体进行了XRD衍射分析表明,CaCO3附着垢晶体主要由方解石和文石两相所组成。结合方解石和文石晶体物相含量的XRD定量分析,分析了随着循环水流速增大,两者的质量分数变化关系。研究表明,当水流速度从0.401 m·s-1升高至1.338 m·s-1时,CaCO3附着垢中方解石和文石的质量分数分别呈现降低和增加趋势,且附着垢中文石的质量分数明显比方解石的质量分数偏高。从CaCO3晶体的生长以及CaCO3晶粒所受的附着力与水流剪切应力角度分析了上述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952.
干建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传质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研究干建材在建筑环境空气污染中的作用机制,对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传质特性进行建模与测定.首先提出了干建材VOC传质模型,具有完全显性解析解;其次,基于模型变换发展了于建材VOC传质特性快速测定分析方法.通过复杂程度不同的木家具中多种VOC的传质试验,验证了模型与方法的可靠性.通过对模型进行无量纲分析发现,密闭舱干建材VOC传质可简化为5个无量纲准则数决定的一般性问题,且背景质量浓度会影响VOC传质的平衡方向与速度.  相似文献   
953.
鼎湖山地面臭氧、氮氧化物变化特征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给出了1996年夏季在广东肇庆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对太阳紫外B辐射、地面臭氧、NO、NO2浓度的观测结果,对影响地面臭氧、NO、NO2的主要因子进行了分析,并得到了较好的结果.晴天条件下,地面臭氧浓度、NO、NO2浓度有明显的日变化;阴天条件下,地面臭氧浓度、NO、NO2浓度的日变化要复杂一些.晴天和阴天条件下,UVB因子与q1、q2、q3、q4之间存在着很好的相关关系,其关系式为ln(QUVB/m)=a1q1+a2q2+a3q3+a4q4+a0.说明大气中的光化学反应是决定地面臭氧浓度、NO、NO2浓度变化规律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54.
三峡水库蓄泄水过程对香溪河库湾水华影响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通过对比分析蓄、泄水期间三峡水库干流及支流香溪河库湾的水流、水温、浊度、营养盐等指标,研究了蓄、泄水过程中控制库湾水华的主要因子.结果表明,泄水过程中香溪河库湾叶绿素a浓度显著大于蓄水过程,水华暴发强度差别显著.蓄、泄水过程中以透明度的差异最大,其次依次为表层流速、表底温差、混合层深度、氮磷比、浊度、总氮、水体稳定系数、真光层/混合层深度比等.泄水期间各因子对叶绿素a浓度不存在单一限制作用,藻类生长受各因子的协同作用影响,在观测时段内泄水过程中各因子的变化对藻类生长的限制并不显著;而蓄水期间强烈的倒灌异重流作用加剧了库湾水体的垂向掺混,增大混合层深度,较小的真光层与混合层深度比对藻类生长起到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55.
丁噻隆在土壤中的吸附和淋溶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利用振荡平衡法和土柱淋溶法研究了丁噻隆在不同土壤中的吸附和淋溶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丁噻隆在5种供试土壤中的吸附特性能较好地用线性模型拟合,吸附能力顺序为:东北黑土>太湖水稻土>江西红壤>南京黄棕壤>陕西潮土,吸附常数Kd为0.19~2.87 mL.g-1,吸附性能较差。丁噻隆在3种典型土壤中的淋溶试验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淋溶性,淋溶速率为:江西红壤>太湖水稻土>东北黑土。影响丁噻隆吸附和淋溶的主要因素是土壤有机质含量。  相似文献   
956.
初春苦草腐解过程中营养盐释放过程及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室内模拟方法研究初春温度条件下苦草在腐解过程中碳、氮和磷的释放过程,研究沉水植物衰亡过程中营养盐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在初春温度条件下,苦草迅速腐解,向水体释放大量碳、氮和磷.随着时间的推移,苦草向水体释放的磷大部分沉积进入底泥,而氮则是部分沉积进入底泥,部分以气体形式移出水体.苦草腐烂分解产生的厌氧条件和大量有机碳的供给促进了水体反硝化作用并加快氮素移出水体.较大的生物残留量会引起水体缺氧,同时产生大量营养盐,导致水质严重恶化,因此需要适时收割水生植物来控制水体残留生物量.  相似文献   
957.
以天津市公路绿化带大叶黄杨为修复植物,采用生物解吸法及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标准筛筛径、浸泡温度、浸泡时间、真空度和减压时间对脱除材料内重金属Cr、Cu、Zn和Pb的脱除作用。结果表明,真空度、浸泡时间对Cr、Cu、Zn和Pb的脱除作用较明显,减压时间对Cr、Cu、Zn和Pb的相对脱除率最为显著。Zn和Cu的迁移性较高,调节各操作参数对脱除Zn、Cu的作用较明显,其平均脱除值和平均脱除率均较高。本底值高低对脱除Zn、Cu和Cr、Pb影响较大。Cr和Pb对筛径和减压时间敏感性较强,对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及真空度敏感性较差。认为基于生物解吸法通过选择适宜的操作参数对脱除修复植物内部分重金属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58.
针对我国水源地藻类污染日趋严重等问题,利用前期分离获得的溶藻菌Streptomyces sp.HJC-D1研究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强化污染水源水除藻以及脱氮性能。结果表明,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水体叶绿素a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1.66±5.35)%和(80.94±4.36)%,NH4+—N的平均去除率为(77.76±2.83)%和(72.36±3.18)%,而高锰酸盐指数(CODMn)平均去除率为(24.99±1.52)%和(18.74±1.38)%;不同曝气条件的影响研究发现,曝气/停曝时间比2:4、曝气量60 L.h-1工况下,系统CODMn和NH4+—N去除率均有所提高,相比对照组NO3-—N积累更为明显;水力停留时间(HRT)变化对系统NH4+—N、CODMn等的去除影响不大,但缩短HRT时叶绿素a去除率有所降低;分析反应器内填料表面微生物相发现,试验组填料表面有溶藻菌富集,推测对照组除藻主要通过填料对藻类的吸附去除,而试验组则是藻类吸附在填料表面后通过溶藻微生物实现藻类去除。  相似文献   
959.
芳环加氧酶可催化芳香环的羟基化反应,广泛应用于生物修复及化工合成行业.本文在综述芳环加氧酶的分类和应用的基础上,详细探讨基于纯培养技术与宏基因组技术的芳环加氧酶开发策略,并首次对这些策略进行比较和评估.利用传统的纯培养技术已经获得大量的芳环加氧酶,然而这些加氧酶种类单一,重复率高,且新颖性不足.新兴的宏基因组技术赋予了开发未培养微生物资源的新思路,但利用其获取芳环加氧酶的研究刚刚起步,存在着筛选效率低、异源表达困难等难题.本文从基因信息量、筛选通量与效率、时间与成本以及目的基因下游表达可行性等方面对这两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宏基因组技术筛选不同类型芳环加氧酶的适用方法.纯培养技术与宏基因组技术的有机结合,与蓬勃发展的各种组学技术一起,将有助于推动芳环加氧酶的理论研究及生物催化产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60.
苯并[a]芘和二苯并[a,h]蒽的土壤降解特性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土壤性质、水分含量、通气条件、外加营养元素比例与外源微生物等条件下,苯并[a]芘(BaP)和二苯并[a,h]蒽(DBA)在土壤中的降解特性.结果表明,当土壤中BaP和DBA的添加水平分别为2.5 mg·kg-1时,至125 d时,BaP在pH较低的江西红壤中降解最快,降解率达87.3%;而DBA在有机质含量较高的中性太湖水稻土中降解较快,降解率为52.0%.土著微生物对BaP和DBA在土壤中的降解起重要作用;合适的土壤C/N比值能明显加快降解速率;好气条件有利于BaP和DBA的降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