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39篇
  国内免费   70篇
安全科学   39篇
废物处理   7篇
环保管理   25篇
综合类   184篇
基础理论   34篇
污染及防治   5篇
评价与监测   9篇
社会与环境   18篇
灾害及防治   1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957-2007年新疆天山山区气候变化对径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天山山区1957-2007年的气温、降水量及径流数据,借助非参数检验、小波变换等方法分析了天山山区气温、降水量及年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及多时间尺度相关。结果表明:玛纳斯河与塔里木河源流区年径流量、气温与降水量均呈显著增加趋势;在年代际上,塔里木河源流区气温存在11、18和22 a的主周期,降水量存在10、20与22 a的主周期;玛纳斯河气温在10与22 a处存在明显周期,降水量在20与22 a处周期性明显;同时,两源流区气温和降水量皆存在3~6 a的年际周期变化;塔里木河年径流量、气温和降水量的突变点分别发生在1993、1993和1992年,而玛纳斯河分别在1995、1988与1996年发生显著性突变;两流域源流区年径流量与气候因子存在显著的多时间尺度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树脂基固态胺吸附剂室温下对低浓度CO2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大孔甲基丙烯酸酯吸附树脂为载体,聚乙烯亚胺(PEI)为有机胺,采用液相浸渍法制备出固态胺吸附剂,并研究了其在室温下对低浓度CO2的吸附行为.同时,利用氮气吸附、热重分析和扫描电镜表征了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质,并采用热重法和固定床吸附法考察了材料的CO2吸附性能.结果表明,大孔树脂担载50%PEI(质量分数)时吸附性能最佳,对纯CO2的最大吸附量为175 mg·g-1;CO2的吸附行为由扩散动力学与吸附热力学共同决定,低温有利于提高吸附容量;吸附剂对400 ppm~15%浓度的CO2都具有优异的动态吸附性能,其中对400 ppm CO2的吸附量达到86 mg·g-1,对15%CO2的吸附量达到150 mg·g-1;湿度对吸附起促进作用,相对湿度为10%时,对400 ppm CO2的吸附量提高至139mg·g-1;吸附剂具有优异的循环性能,具有直接空气捕集CO2的潜力.  相似文献   
13.
地球自转及天体作用力对精密离心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地球自转产生的科里奥利力及天体作用力对高精度精密离心机的影响规律。方法考虑精密离心机实际存在的各种失准角,采用齐次变换方法推导由地球自转在加速度计输入轴上产生的科里奥利加速度数学表达式;建立天体作用力对精密离心机上加速度计影响的数学关系式。结果科氏加速度对精密离心机的影响量级为10-5m/s2;月球和太阳作用力的最大影响量级之和为10-6m/s2。结论对于10-6量级精度的精密离心机,必须补偿科氏加速度的影响;月球和太阳作用力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14.
大气降水稳定同位素受温度、雨量、海拔高程、水汽源等多种因素控制,进而影响洞穴水及沉积物的同位素变化.为了更好地认识我国南北交汇带季风敏感区洞穴水对降水的响应过程,本研究分析了2015年8月4~6日河南栾川县鸡冠洞强降雨和洞内4处地下水点样品,并结合2009~2015年栾川地区近6年大气降水氧氘同位素数据研究发现:1采用HYSPLIT模型可以将鸡冠洞强降雨划分为不同水汽来源的2个阶段:高空来自南中国海的水汽以及近地面来自内陆局地蒸发的水汽,并且可以记录在单场降雨期间雨水的δ~(18)O变化特征上.2近地面来自内陆局地蒸发水汽的蒸发过程一定程度上掩盖了温度效应,并使局地大气降水线的斜率、截距和雨水过量氘均减小.3此次降雨期间鸡冠洞洞穴滴水δ~(18)O特征主要响应夏季风海源水汽的降水;鸡冠洞洞穴滴水对降雨响应最快,间隔时间约为3 h,滴水δ~(18)O随滴率升高变重,之后缓慢变轻;地下河具有相似的模式,稍有滞后;靠近洞口的池水反映出不同阶段的雨水δ~(18)O变化的差异.  相似文献   
15.
谢燕  陈曦  胡正华  陈书涛  张寒  凌慧  申双和 《环境科学》2016,37(4):1499-1506
通过田间试验,在大豆和冬小麦生长季,进行常规翻耕(conventional tillage,T)、免耕(no-tillage with no straw cover,NT)、常规翻耕+秸秆(conventional tillage with straw cover,TS)、免耕+秸秆(no-till with straw cover,NTS)4种耕作措施处理,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定土壤-作物系统CO_2和N_2O排放通量.结果表明:在大豆生长季,与T相比,NTS在开花-结荚期显著增加了CO_2累积排放量(P=0.045),增幅达27.9%;NT在鼓粒-成熟期显著降低了CO_2累积排放量(P=0.043),降幅达28.9%.与T相比,NT在鼓粒-成熟期的N_2O累积排放量降低了28.3%(P=0.042).在冬小麦生长季,与T相比,TS、NT在拔节-孕穗期使CO_2累积排放量降低了24.3%(P=0.032)和36.0%(P=0.041),在成熟期降低了26.8%(P=0.027)和33.1%(P=0.038).在返青期,NT、NTS、TS的N_2O累积排放量与T比较均没有明显差异,NTS比NT的N_2O累积排放量降低了42.0%(P=0.035).可见,保护性耕作措施对土壤-作物系统CO2排放的影响较大,对N2O排放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汉江流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地,森林覆盖对于保障水源地生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为监测汉江流域2007~2017年森林变化情况,以Landsat多光谱数据与ALOS(Advanced Land Observation Satellite)雷达遥感数据为基础,在GooSe Earth Engine平台上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根据区域特点,选取9个特征指数,利用随机森林分类算法,提取2007和2017年森林分布,监测汉江流域森林覆盖变化.结果 表明:结合Landsat多光谱数据与ALOS雷达遥感数据的分类精度最高,2007年森林分类整体精度为98.0%,2017年森林分类整体精度为98.6%,精度明显高于单独使用Landsat多光谱数据或ALOS雷达数据的森林分类结果;2007 ~ 2017年十年间汉江流域森林面积增加了5 653.21 km2;森林呈现增多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河南省的西峡县、南召县和丹江口水库附近,而森林呈现减少的区域在荆门市、十堰市和汉中市附近区域.  相似文献   
17.
2005年7月对福建东部沿岸底栖生物进行调查采样分析,共发现物种46种,包括软体类、甲壳类、多毛类、棘皮类、腔肠类5种类型,其中软体类的棒锥螺在栖息密度和生物量上都占优势.结果表明福建东部沿岸底栖生物物种多样性丰富,种类较多,分布也较均匀,有利于底栖生物生长.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不同时相的高分辨率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的解译方法提取了武汉市2000、2005、2010和2014年的土地覆被信息,从城市扩展强度指数,城市中心坐标迁移和分形维数等方面分析了武汉市2000~2014年城市扩展时空特征。结果表明:2000~2014年间,武汉市城市扩展强度指数为1.41,各主城区城市扩展强度不一,洪山区建设用地的增加对主城区城市扩展的贡献最大;在扩展过程中,武汉市城市分形维数增加,城市空间形态变复杂;其扩展呈现核心-放射扩展模式,并逐渐转向圈层式;自然条件、经济、人口、交通、政策和城市规划是武汉市城市扩展的主要驱动力,但随着交通的发展,自然条件和经济对武汉市城市扩展的驱动作用正逐渐减弱。  相似文献   
19.
江苏沿海风能资源禀赋与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沿海地区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开发前景十分广阔,尤其是中部、南部地区拥有广阔的沿海滩涂和辐射沙洲,建设沿海风电场的条件优越,是打造江苏"海上三峡"新能源基地的希望所在。阐述了江苏沿海风能资源开发的重要意义,分析了沿海风能资源的禀赋与时空分布特点,指出江苏沿海岸区风能资源丰富,且沿海滩涂宽广,是建立大型风力发电场的理想之地,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江苏沿海绿色能源基地的构想。  相似文献   
20.
我国现在正处在城市建设的高峰期,建筑能耗已经占到我国总的商品能耗的20%-30%,其中住宅能耗甚至约占到总建筑能耗的60%。尽管如此,但是北京市在住宅建筑能耗这方面的数据还比较缺乏。为了全面了解北京市住宅建筑的室内环境和能耗现状,于2009年1月至2009年5月分别对北京市7个区中的23个住宅小区和2个农贸市场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0份,其中有效问卷为1692份。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建筑情况、围护结构、空调情况、生活习性等。在本次调查对象中非节能建筑占14%,铁窗使用率占到9%,住宅建筑围护结构节能有待提高;64%的用户多余1台空调,99%的住户空调器的制冷温度低于北京市提倡的29℃空调温度;调查结果表明,北京市住宅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为64kW.h/(m2.年),高于中国城镇水平,为美国的2/3,此外,一些有效的节能行为并没有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应加强对节能行为的宣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