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16篇
  免费   7699篇
  国内免费   4467篇
安全科学   4110篇
废物处理   350篇
环保管理   1782篇
综合类   16699篇
基础理论   3798篇
污染及防治   2043篇
评价与监测   1309篇
社会与环境   1530篇
灾害及防治   961篇
  2025年   7篇
  2024年   752篇
  2023年   1080篇
  2022年   1746篇
  2021年   1684篇
  2020年   1920篇
  2019年   1433篇
  2018年   1328篇
  2017年   1497篇
  2016年   1285篇
  2015年   1379篇
  2014年   1246篇
  2013年   1581篇
  2012年   1937篇
  2011年   1854篇
  2010年   1640篇
  2009年   1625篇
  2008年   1459篇
  2007年   1481篇
  2006年   1528篇
  2005年   1066篇
  2004年   745篇
  2003年   557篇
  2002年   479篇
  2001年   438篇
  2000年   359篇
  1999年   213篇
  1998年   63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43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01.
庆大霉素对E.coli的抑菌作用强,试管稀释法、琼脂稀释法和平板抑菌圈法抑菌试验得到一致的MIC(3-5μg/mL);三黄汤、小檗碱抑菌作用弱而稳定,试管稀释法测得的MIC分别为500mg/mL和2.5mg/mL,而用平板抑菌圈法得不到明显的抑菌圈.在亚MIC药物液体分批培养时,庆大霉素抑菌曲线起初2h迅速下降,而后回升到初始浓度,而三黄汤抑菌曲线平缓稳定,说明中药和抗生素的抑菌机制明显不同.庆大霉素与小檗碱混合使用时,与庆大霉素单独使用相近,而与三黄混合使用时,则主要表现三黄汤的抑菌作用.因此中西药结合时需要慎用.在接近MIC药物培养基中连续传代20次后,庆大霉素MIC提高8倍多,而三黄汤和小檗碱MIC无显著变化,无抗药性产生,也不产生对庆大霉素的交叉抗药性.研究结果还表明,在1/4MIC三黄汤中连续传代20次,能消除E.coli已形成的庆大霉素抗性,这为解决抗生素抗药性提供了线索.图4参23  相似文献   
202.
纳滤膜处理高浓度废液分离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管式或卷式纳滤膜处理废弃母液,在固定工艺条件下,透过液通量与浓缩时间呈一定数学关系;当浓缩进行到最后,透过液中的COD浓度会突然提高,该突然下降时间应长连续浓缩时间,抗生素截留率的变化规律基本与COD的去除率相同,但数值不同。利用COD的变化规律基本可以确定抗生素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203.
用蚜虱净配成含吡虫啉有效成分0.0125%、0.025%、0.05%、0.10%、0.20%的河砂和干净的河砂(对照)放在同一培养皿中让白蚁选择爬行和栖息,以及一系列浓度药液浸木块让白蚁取食,试验结果一致表明,吡虫啉对家白蚁无驱避作用,更适合在我国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4.
不同收获时期和控氮条件对水培小白菜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水培中采用收获前降低营养液浓度、完全停止供氮以及在不同时期采收等方法来研究小白菜硝酸盐含量的控制方式及其效果,结果表明:适时采收和收获前适当控氮可以降低小白菜的硝酸盐含量。在小白菜生长第26d左右硝酸盐含量最低,此后l~2d产量增长较快,此时采收品质较好;小白菜硝酸盐含量呈明显的日变化,并且与硝酸还原酶活性呈正相关,在下午16:00时左右采收硝酸盐含量最低,仅为894mg.kg-1;完全断氮7d后,小白菜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但产量也受到明显的影响。而采用低浓度营养液控氮4d左右采收既可控制硝酸盐含量又不会使产量过低。  相似文献   
205.
采用自行筛选获得一株产碱性果胶酶芽孢杆菌WSH03-09,在小型发酵罐中研究了不同温度对碱性果胶酶分批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恒定39℃条件下,可获得最高酶活5.39u/mL,各温度条件下的菌体干重相差不多,最终均能达11.5g/L左右;在发酵前期,控制温度41℃时最有利于菌体的生长,而在产物合成期,控制37℃有利于获得较高的产物合成比速,在此基础上,提出分阶段温度控制策略,采用此温度控制策略进行碱性果胶酶的发酵,碱性果胶酶酶活达5.99u/mL,比采用单一温度下的最大值提高了11%,其它各项指标也有较大提高.图6表1参6  相似文献   
206.
本文根据耗散结构的基本理论,结合生产实践经验,提出了表征土壤肥力的非线性微分方程:=(K-b)x-βx2X─土壤生物活性,t─时间,K─生物繁殖系数,b─生物死亡系数,β─生物饱和系数.解这个并不复杂的非线性微分方程,便可知道土壤是处于热力学分枝,还是耗散结构分枝.这对研究土壤肥力的动态变化、土壤肥力的分类、土壤的管理、土壤退化的防止等方面有着无法预测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7.
人参皂苷β-葡萄糖苷酶的分离纯化及其酶学特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硫酸铵分级沉淀、透析和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分别从两株黑曲霉Aspergillusniger 4 8g和A .niger 84 8g中分离纯化出了具有水解人参皂苷葡萄糖苷键的 β 葡萄糖苷酶 ,并对其酶学特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两株黑曲霉A .niger 4 8g和A .niger 84 8g所产的 β 葡萄糖苷酶的表观分子量不同 ,分别为 34× 10 3 和 31× 10 3 kD ;两株菌所产的 β 葡萄糖苷酶的反应特性基本相同 .图 4表 4参 15  相似文献   
208.
荆江分洪区1998年洪水转移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荆江分洪区1998年洪水期间安全转移的调查表明,叶然有分洪预案,但实际转移时仍出现了相当程度的拥挤与混乱。完善分洪转移的组织与管理,已成为分洪区居民1998年转移后关注的焦点,分洪区居民普遍表现出对分洪洪水情不甚了解,通过各种方式开展有关洪水的宣伟,提高区内居民的防洪意识,是荆江分洪区未来防洪减灾的重点工作之一,由于是国家为保护更重要的地区而主动分洪。对分洪区历分洪蒙受的损失给预某种形式的补偿已  相似文献   
209.
基于数字流域的水文过程模拟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考虑流域下垫面空间变异性,基于数字高程模型构建了数字流域,并在此基础上对描述流域水文物理过程的数学方法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数字水文模型是一种有物理基础的包含大容量信息的现代模拟灌河实例研究表明,数字水文模型可以十分方便地输出水文要素和状态变量的空间分布与时间序列,这对充分利用现有观测信息进行水文信息的深层挖掘创新了条件。  相似文献   
210.
传统概念的地气测量是指地下上升到地表并扩散到大气空间的天然状态气体 ,如CO2 、CH4 、Rn、Hg、H2 等。近十多年的研究证实地气还包含着新的内涵 ,即地壳岩石以及地表土壤中还存着痕量的金属与非金属气体 ,通过捕集这些气体 ,可以获得更多的深部地质构造、矿床信息。据报导 ,国内外的研究主要是在已知矿床上做的正演研究。本文是在已知隐伏断层构造上方地表 ,试验金属与非金属地气存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