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94篇
  免费   584篇
  国内免费   4023篇
安全科学   1010篇
废物处理   696篇
环保管理   986篇
综合类   6178篇
基础理论   1847篇
环境理论   2篇
污染及防治   3827篇
评价与监测   476篇
社会与环境   413篇
灾害及防治   466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177篇
  2022年   574篇
  2021年   474篇
  2020年   367篇
  2019年   339篇
  2018年   411篇
  2017年   560篇
  2016年   488篇
  2015年   630篇
  2014年   903篇
  2013年   1172篇
  2012年   1041篇
  2011年   1032篇
  2010年   831篇
  2009年   777篇
  2008年   846篇
  2007年   705篇
  2006年   613篇
  2005年   452篇
  2004年   345篇
  2003年   402篇
  2002年   355篇
  2001年   280篇
  2000年   292篇
  1999年   265篇
  1998年   263篇
  1997年   256篇
  1996年   231篇
  1995年   181篇
  1994年   124篇
  1993年   127篇
  1992年   106篇
  1991年   80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26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8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73年   1篇
  1972年   2篇
  1971年   1篇
  196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61.
土壤微生物决定着土壤生态系统的养分周转状况,其死生物物质在土壤有机碳(SOC)积累中发挥关键作用.然而,目前缺乏对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度及其死生物物质如何响应农业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调整的了解.为弥补这一知识缺口,基于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设置小麦-玉米周年轮作(CC)、临时草地与小麦种植交替(TG)和多年生草地(PG)这3个处理开展长期定位试验,采用基于数字PCR和微生物标志物氨基糖的检测技术,以探究农业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调整对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以及细菌、真菌和总微生物死生物物质C积累及其对土壤SOC封存贡献的影响,进一步明确驱动细菌、真菌和总微生物死生物物质C积累的关键因子.结果表明,与土壤细菌群落丰度相比,真菌群落丰度受到农业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调整的强烈影响,随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的降低而增加.在3种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处理下,土壤总微生物死生物物质C均主导SOC积累,对SOC的贡献率分别达到52.78%、 58.36%和68.87%,呈现随土地集约利用程度降低而升高的趋势;真菌死生物物质C占总微生物死生物物质C的比例均大于80%,说明其对总微生物死生物物质C的绝对主导地位,且受土地集约利用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962.
为明晰镉(Cd)在不同类型土壤中的稳定化特征和有效性差异,以四川省6种主要的农耕土壤酸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石灰性紫色土、灰潮土、典型黄壤和漂洗黄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土壤培养试验,对外源Cd进入土壤后的稳定化时间、化学形态和有效Cd含量进行了对比分析,进一步结合盆栽试验下各土壤中小白菜生物量和Cd含量,探讨了外源Cd在6种土壤中的化学行为和污染效应.结果表明:(1)6种土壤的有效Cd含量在外源Cd添加后的15 d内迅速降低,后趋于平稳.稳定后,漂洗黄壤和酸性紫色土的有效Cd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种土壤,石灰性紫色土最低(1.01 mg·kg-1);(2)6种土壤中的Cd均以可交换态的占比最高(42.51%~56.07%),其次,漂洗黄壤和典型黄壤中的铁锰氧化物结合态Cd,石灰性紫色土中的碳酸盐结合态和灰潮土中的有机络合态Cd的占比相对较高;(3)低含量Cd处理下(0.5 mg·kg-1),6种土壤中小白菜的生长均无明显抑制,生物量与对照无显著差异,但可食部位Cd含量却有不同程度地富集,表现为典型黄壤和漂洗黄壤显著高于其他4种土壤;高含量Cd处理下(...  相似文献   
963.
Environmental dredging is an efficient means to counteract the eutrophication of water bodies caused by endogenous release of nitrogen and/or phosphorus from polluted sediments. The huge operational cost and subsequent disposal cost of the dredged polluted sediments, as well as the adverse effect on the benthic environment caused by excessive dredging, make the currently adopted dredging methods unfavorable. Precise dredging, i.e., determining the dredging depth based on the pollution level, not only significantly decreases the costs but also leaves a uniform favorable environment for benthos. However, there is still no feasible process to make this promising method executable. Taking a river heavily polluted by organic compounds as an example, we proposed an executable precise dredging process, including sediment survey, model establishment, data interpolation, and calculation of dredging amount.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dredging method, the precise one would save 16 to 45 % of cost according to different pollutant removal demands. This precise dredging method was adopted by the National Water Project of China to treat the endogenous pollution of Nanfei River in 2010. This research provides a universal scientific and engineering basis for sediment dredging projects.  相似文献   
964.
城市河流是城市的生命线,对于当地经济发展和居民身心健康均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我国城市河流污染的总体现状发现,我国城市河流治污面临着城市化进程、区域利益分化、职能部门能力缺失等困境,以此为前提,分别从树立正确的城市河流治污观念、设立流域综合管理机构、预防为主和防控结合、建立科学合理的城市河流生态系统修复模式几方面提出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965.
通过分析秦皇岛市2011—2012年每日的API值及大气PM10、 SO2、 NO2的日平均浓度变化与同时期的呼吸系统疾病日门诊人数资料,建立了时间序列分析数学模型,分析了秦皇岛市主要大气污染物与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的关系。发现秦皇岛市大气污染物的浓度与居民呼吸系统疾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性,污染物浓度升高,居民呼吸系统疾病的就诊人数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966.
选取典型小区,对秦皇岛市室内甲醛污染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秦皇岛市住宅内甲醛污染严重,并将全过程控制理论应用于住宅装修过程中,有效降低了室内甲醛污染,提出了通过通风、选材、加温加湿、负离子功能产品、室内净化设施等多种措施来有效控制室内甲醛污染。  相似文献   
967.
In this study, a recourse‐based interval fuzzy programming (RIFP) model is developed for tackling uncertainties expressed as fuzzy, interval, and/or probabilistic forms in an effluent trading program. It can incorporate preregulated water‐pollution control policies directly into its optimization process, such that an effective linkage between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and economic implications (i.e., penalties) caused by improper policies due to uncertainty existence can be provided. The RIFP model is applied to point‐nonpoint source effluent trading of the Xiangxi River in China. The efficiency of trading efforts between water quality improvement and net system benefit under different degrees of satisfying discharge limits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are able to help support (1) formulation of water‐pollution control strategies under various economic objectives and system‐reliability constraints, (2) selection of the desired effluent trading pattern for point and nonpoint sources, and (3) generation of tradeoffs among system benefit, satisfaction degree, and pollutant mitigation under multiple uncertaintie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regulatory approache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water‐pollution control program can be performed more cost‐effectively through trading than nontrading.  相似文献   
968.
在内蒙古贝加尔针茅草原,分别设对照(N0)、1.5 g·m^-2(N15)、3.0 g·m^-2(N30)、5.0 g·m^-2(N50)、10.0 g·m^-2(N100)、15.0 g·m^-2(N150)、20.0 g·m^-2(N200)和30 g·m^-2(N300)(不包括大气沉降的氮量)8个氮素(NH4NO3)梯度和模拟夏季增加降水100 mm的水分添加交互试验,研究氮素和水分添加对草原土壤养分、酶活性及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素和水分添加对草原土壤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有显著影响。随施氮量的增加土壤总有机碳、全氮、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呈增加的趋势,相反,土壤pH值呈降低的趋势。土壤脲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多酚氧化酶则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氮素和水分添加对草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有显著影响,高氮处理(N150、N200和N300)显著降低了微生物碳含量,微生物氮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水分添加能够减缓氮素添加对微生物的抑制作用,提高微生物量碳、微生物量氮含量。草原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间关系密切,过氧化氢酶与全氮、总有机碳、硝态氮呈显著正相关,多酚氧化酶与铵态氮、硝态氮、全氮呈显著负相关。微生物量氮含量与土壤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和磷酸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与多酚氧化酶呈负相关;微生物量碳与过氧化氢酶呈负相关,与多酚氧化酶活性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969.
罗刚  周欢  解兵  韩啸 《四川环境》2014,(1):55-60
利用2010~2012年例行监测数据和2011年实地补充监测数据对苏南运河镇江段水环境状况进行分析,并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对该区域污染源数据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苏南运河镇江段在2010~2012年期间污染情况较为严重,其主要超标项目为总氮、氨氮、总磷、COD Cr,总氮项目超标2.706~2.998倍,显示污染类型以氮磷类和有机类为主。研究区域内污染负荷以生活污水的排放所造成的污染的贡献率最大(占56.8%),农业面源排放所造成的污染居第2位(占32.3%),表明苏南运河镇江段的治理重点在于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的控制上。在此结论基础上,提出一整套有针对性的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970.
从影响长输管道安全的外部因素、事故定义、事故分类以及事故数据分析和事故报告等几个方面,对国际上主要长输管道事故数据库进行了对比分析,提出了建立我国长输管道事故数据库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