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32篇
  免费   238篇
  国内免费   2029篇
安全科学   413篇
废物处理   373篇
环保管理   451篇
综合类   3067篇
基础理论   1018篇
污染及防治   2276篇
评价与监测   221篇
社会与环境   219篇
灾害及防治   2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289篇
  2021年   224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239篇
  2017年   264篇
  2016年   281篇
  2015年   312篇
  2014年   478篇
  2013年   622篇
  2012年   472篇
  2011年   530篇
  2010年   409篇
  2009年   375篇
  2008年   389篇
  2007年   304篇
  2006年   322篇
  2005年   231篇
  2004年   197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183篇
  2000年   199篇
  1999年   169篇
  1998年   208篇
  1997年   157篇
  1996年   130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91篇
  1993年   83篇
  1992年   72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71.
根据毕节地区16个主要造林树种的生态生物学特性,结合本区气候和土壤生态条件,运用 Fuzzy 二级评价模型,对各土类水土保持树种的适宜程度进行了综合评价。  相似文献   
872.
为了充分开发利用和保护张家界的气候资源,我们采用长期定点和短期定位相结合的方法,观测研究了张家界的气候和森林小气候特征。研究证明,张家界具有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的山地气候特征,森林小气候舒适宜人,旅游气候资源和农业气候资源丰富,应大力发展旅游业和林业;保护森林植被是保护张家界气候资源的关键。  相似文献   
873.
吴力斌 《四川环境》1993,12(1):70-71
本文荟萃了荷兰、美国、德国、法国许多学者对厌氧颗粒污泥培养的研究,强调了颗粒化的机理仍是一个较为复杂而尚存在许多未知数的领域,并介绍了颗粒污泥的贮存。  相似文献   
874.
论我国重大危险源辨识标准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简要介绍了国外重大危险设施的辨识标准研究情况,并结合我国重大危险源普查试点工作的初步辨识标准,以及几个试点城市普查的数据分析,提出了我国重大危险源辨识最小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875.
居室放射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放射性的来源,讨论了室内γ射线和氡及其子体,计算了相关的年剂量当量  相似文献   
876.
吴志文 《四川环境》1999,18(2):42-45
运用川北广元历年飞播成效调查以及固定标准地观测的结果,结合笔者从事飞播造林技术与管理工作的经验,得出:飞播造林是速度快、省劳力、投资少、成本低、效益高的造林方式,推广飞机播种造林是绿化川北山地,迅速治理流域生态环境和实现山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77.
由震洪相关回顾性预测1870年长江特大洪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870 年长江特大洪水是多因叠加和强化的结果, 因之要预测它也要从各方面去研究。如特大洪水前的先行降雨和洪水所反映的大气环流状况及太阳活动情况等。本文把1931 年、1954年、1991 年长江大洪水前一年内缅甸北部有7 级以上大震及1998 年长江大洪前一年内缅北有6级左右震群集中活动的相关指标移用于1870 年长江特大洪水前, 发现其前一年, 即1869 年缅北亦有7 级以上大震发生。震洪相关的物理机制是与地震活动有关的地下放气使孟加拉湾向长江流域输送的水气更多,如遇北方冷气团南下则降大雨致洪。另外,1870 年长江洪水之所以比1931 年、1954 年、1991 年和1998 年长江洪水还大, 我们认为1870 年4 月11 日在长江上游山区有7 级以上大震发生, 且震前有大雪发生, 是叠加在前述致洪因素上的另一因素。  相似文献   
878.
通才式安全工程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根据安全工程专业所处的学科结构体系 ,讨论了通才式安全工程专业高等教育课程设置所考虑的因素。提出了通才式安全工程专业高等教育课程的设置思想、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的学时比以及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实习方法。  相似文献   
879.
Characteristics of bricks made from waste steel slag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ricks made from steel slag were investigated in this research. Slag addition was shown to reduce the required firing temperature. When the firing temperature was greater than 1050 degrees C and the slag addition less than 10%, the bricks met ROC national standard CNS 3319 third-class brick for builders. The percentage of slag increased as the quartz and kaolin decreased in the sintered samples while the magnesium aluminum silicate and calcium silicate increased. There were no new crystal phases observed in these samples.  相似文献   
880.
Interactions of chlorpyrifos with colloidal materials in aqueous system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n understanding of sorptive processes is key to describing the fate of chlorpyrifos [O,O-diethyl-O-(3, 5, 6-trichloro-2-pyridyl) phosphorothioate] in aquatic environments.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evaluate isotherms for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chlorpyrifos on colloidal materials and to advance understanding of interaction mechanisms between chlorpyrifos and colloidal materials. Six Ca-saturated reference smectites, one Ca-saturated humic acid (Ca-humate), and one suspended sediment sample, collected from the Upper Cedar River, Iowa, were studied. A batch equilibration technique was employed to quantify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isotherms for chlorpyrifos over the 0 to 100 microg L(-1) concentration range in a 0.01 M CaCl(2) background. Large differences in sorption affinity and variation in desorption hysteresis were found among the smectites. Neither chlorpyrifos adsorption nor its desorption were correlated with cation exchange capacity, surface area, or surface charge density of the smectites. The evidence suggests that physical interaction between chlorpyrifos and smectites is the dominant mechanism for adsorption of chlorpyrifos in aqueous systems. Chlorpyrifos was very strongly sorbed on Ca-humate and was not desorbed from the Ca-humate back into the aqueous solution. Chlorpyrifos was moderately sorbed on river sediment, and a large adsorption-desorption hysteresis was also found. The study implies that the nature of both organic and inorganic materials in suspended sediment can influence the adsorption-desorption behavior of chlorpyrifos in aqueous system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