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9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260篇
安全科学   120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82篇
综合类   629篇
基础理论   81篇
污染及防治   19篇
评价与监测   61篇
社会与环境   79篇
灾害及防治   5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55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51篇
  2008年   60篇
  2007年   41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51篇
  2004年   3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以CaCl2,二乙基三胺五乙酸(DTPA)和三乙胺TEA(TEA)作为提取剂,用简化的3步连续提取法对铬渣中铬的形态进行分析,研究了活性炭的用量、活性炭的类型、浸提液pH值、吸附温度以及吸附时间对浸提液中的铬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铬渣中的铬主要以可活动态和残渣态的形式存在.处理3 g铬渣,硝酸改性活性炭用量为0.3 g,在20℃,pH值为4,吸附时间为60 min时活性炭对铬的吸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82.
基于沧州市2016年排放清单筛选出120家重点企业,采用重新编译代码后的CALPUFF空气质量模型,模拟了2017年秋冬季不同程度污染天气下120家重点企业PM2.5、PM10、SO2、NO2及二次生成硫酸盐、硝酸盐、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污染情况.结果表明,120家重点企业PM2.5、PM10、SO2和NO2秋冬季平均模拟浓度占平均观测浓度的比例分别为:3.3%、5.7%、5.6%和2.9%;一次排放的PM10主要集中在沧州市西南部和东南部,二次转化的SOA、硫酸盐和硝酸盐主要集中在主城区和东南部;PM2.5中SOA平均占比约为27.3%,重污染时段比例上升为29.0%;PM2.5中烷烃气溶胶、甲苯气溶胶、二甲苯气溶胶和多环芳烃(PAH)气溶胶占比分别为:12.1%、6.0%、7.0%和2.2%.120家重点企业精细化模拟结果显示,重污染天气以上120家重点企业的PM2.5贡献浓度为3.02μg·m-3,占沧州市"三年作战计划"要求2018年下降浓度(6.00μg·m-3)的50%;PM2.5浓度贡献较大的企业包括某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沧州分公司(0.41μg·m-3)、某碳素有限公司(0.29μg·m-3)、某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聚海分公司(0.26μg·m-3)、沧州某肥业有限公司(0.23μg·m-3)、沧州某大化有限责任公司(0.19μg·m-3)等,主要位于新华区、沧县和渤海新区.本研究可为开展秋冬季每一家重点企业的错峰生产和应急减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83.
采用大气被动采样器观测了我国西北城市皋兰的城区和工业集中区2018年非取暖季和取暖季大气中18种多氯联苯(PCBs)的浓度及污染特征,并利用主成分分析、轨迹模型以及呼吸暴露模型对其污染来源和传输迁移、人群健康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价.研究区大气PCBs浓度为110.2~429.9 pg·m-3,平均污染程度工业园区较高;PCBs组成以四氯联苯和五氯联苯为主,并且取暖季四氯联苯所占比重明显上升.PCBs污染源以燃烧和工业热过程源、含PCBs电气设备源和PCBs混合源为主,燃烧和工业热过程源污染贡献高于其他污染源,污染贡献达到40.8%;研究区PCBs污染可能在较大程度上受到UP-PCBs排放的影响.轨迹分析表明研究区PCBs可能会通过大气输送至兰州城区;非取暖季研究区可能主要受局地污染的影响,而取暖季则可能会受到西北方向PCBs的污染输入.健康风险评价显示各年龄段人群大气PCBs暴露的非致癌风险水平较低,但终生致癌风险已超过10-6水平.燃烧和热过程源PCBs排放对居民PCBs暴露有较强影响,且居民长期的PCBs呼吸暴露可能会对其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84.
基于外场实验数据,从反演高估率、准确性、稳定性角度系统评估了8种典型目标函数在不同未知源参数反演情形下的反演性能差异.研究发现,不同目标函数反演性能差异显著.仅反演单参数源强时(Q),对数变换目标函数高估率最大(79.4%),偏差平方和目标函数准确性最高(PARD<50%=82.3%,ARD=(35.3±9.1)%),目标函数稳定性无明显差异(CV<0.01).三参数反演(Q,x,y)时,标准化均方根误差目标函数源强高估率最大(98.5%),对数变换目标函数准确性、稳定性最高(PARD<50%=91.1%,ARD=(48.4±9.8)%;CV=0.01);位置方面,偏差平方和目标函数准确性最高(AD=(36.12±11.39) m),对数变换目标函数稳定性最强(CV=0.0018).四参数反演(Q,x,y,z)时,标准化均方根误差目标函数源强高估率最大(98.5%),对数变换目标函数准确性、稳定性最优(PARD<50%=61.7%,ARD=(55.2±16.5)%;CV=0.03);位置方面,相关系数总体表现最优(AD=(34.37±10.72) m;CV=0.011).整体上,随反演参数变化,对数变换目标函数源强反演性能最稳定.  相似文献   
985.
提出一套完整的温室气体与大气污染物协同控制效应评估与规划方法:首先,采用排放因子法分别计算减排措施(减排主体)对各类温室气体(全球污染物)和局地大气污染物减排量;其次,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规定的污染物当量值、税额,以及碳排放权交易价格、IPCC发布的温室气体全球增温潜势(GWP)值等参数为依据,将全球和局地两类污染物归并为综合大气污染物排放量(QIAP),或将2类污染物减排量归并为综合大气污染物协同减排量(ICER),二者皆以综合大气污染物当量(IAPeq)计量;最后,采用协同控制效应坐标系、协同控制交叉弹性、单位污染物减排成本等评估指标和方法开展协同控制效应评估,绘制并依据边际减排成本曲线进一步开展协同控制成本-效果优化规划.应用此方法体系开展的钢铁、交通、电力等行业协同控制评估,城市协同控制规划,以及城市协同控制绩效评估的结果表明,该方法体系具有科学性、简明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86.
徐鹏飞  毛峰  金平斌  程乾 《中国环境科学》2021,40(10):4580-4588
基于高分一号(GF-1)遥感影像以及水体实测样点数据,运用波段对数组合,以千岛湖为研究对象,构建和择优了叶绿素a浓度反演模型,对2013~2019年千岛湖区域水体叶绿素a浓度值进行了估算,并利用变异系数、Mann-Kendall显著性检验模型、Theil-Sen趋势分析模型对其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基于波段对数组合的反演模型可用于千岛湖清洁水体叶绿素a浓度值的反演(R2=0.8976);年际变化分析发现,在研究期限内,千岛湖水体叶绿素a浓度平均值维持在较低水平,近94%的水体像元叶绿素a浓度小于3.65μg/L,水质较佳;时空动态分析进一步发现,千岛湖水体叶绿素a浓度值大都经历了较为微小的波动变化,其中,有超过67%的水体像元浓度值呈现出微小的增长趋势,在分布上也呈现出一定的空间格局形态.  相似文献   
987.
为解决微波预处理高含固率污泥存在碳源溶出率低和释放的碳源有效性低的问题,本文选用淘洗的方法,同时将零价铁(ZVI)添加到淘洗污泥的混合液和上清液中进行厌氧发酵以强化碳源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淘洗显著提升了微波预处理高含固率(TS=11%~17%)污泥的碳溶出率,水淘和碱淘较未淘洗时碳源溶出率分别提高了13%~68%、146%~308%.ZVI的加入不仅显著提高了挥发性脂肪酸(VFAs)溶出率,还能将大分子碳源定向转化为乙酸、丙酸等低分子碳源.混合液+ZVI、上清液+ZVI发酵的VFAs溶出量分别为317和354mg/g VSS,超过微波污泥VFAs溶出量的30倍.添加ZVI发酵后,丙酸、乙酸、丁酸等小分子碳源的比例有所上升,混合液中的占比分别为34%、26%、18%,上清液中的占比分别为39%、27%、20%,提升了污泥碳源的利用价值.研究表明,微波-淘洗预处理联合ZVI发酵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剩余污泥中高效碳源的溶出率,这为剩余污泥的碳源化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988.
采用本实验室长期培养的厌氧(S-A)、好氧(S-O)和交替厌氧/好氧(S-A/O)活性污泥为种泥,分别启动短程反硝化SBR反应器R1、R2和R3,控制进水C/N比为3,缺氧搅拌时间为1h时,在第15d、7d和4d亚硝酸盐积累率(NAR)分别达到75.34%、84.51%和86.23%.选取C/N比、初始pH值、缺氧搅拌时间和初始NO3--N浓度对NAR进行四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实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以上因素对NAR均有显著影响(P<0.05),模型R2为0.983.通过模型预测得最佳运行条件:C/N比为3.16,初始pH值为8.51,缺氧搅拌时间为1.27h,初始NO3--N浓度为60mg/L的条件下,NAR高达91.32%.  相似文献   
989.
考察了三价铁(2.24~7.84mg/L)存在下厌氧氨氧化系统对有机物的耐受性能,并通过16S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和定量PCR探究其机理.结果表明,进水COD浓度为50和100mg/L时,4个反应器的氨氮和总氮去除率均较高(>90%),三价铁的强化作用不明显;进水COD浓度继续升高(150和200mg/L),厌氧氨氧化受到抑制,三价铁的强化作用逐渐增加;COD浓度为200mg/L时,添加三价铁(7.84mg/L)可将氨氮和总氮去除率由61.3%和79.8%(对照组)提升至71.2%和84.7%.16S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表明,有机物存在下,污泥微生物群落结构出现变化,主要表现为厌氧氨氧化菌丰度的降低及反硝化菌群的大量增殖,进水添加三价铁可提高浮霉菌(Planctomycetes)的丰度.定量PCR结果表明,三价铁能够提高厌氧氨氧化菌16S rRNA及功能基因hzsB的丰度.  相似文献   
990.
古土壤是重建古气候的重要手段,第四纪以前古土壤因受各种地质作用影响不易被识别.本研究以福建西部连城盆地晚白垩世红层 —— 冠豸山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观察、土壤微结构和地球化学元素迁移等方法识别和获得古土壤发育特征,并分析古土壤形成环境.冠豸山剖面共有10个薄层古土壤,主要为新成土和始成土两种类型,土壤发育较弱,没有明显的黏化层和钙结核层.沉积物颗粒和稀土元素分布特征显示剖面中含有一定的风积组分,风积物经短暂流水搬运再次沉积,形成沉积层理.红色碎屑颗粒在沉积之前已经历相当程度的风化,沉积后在干旱环境下成壤较弱,因此,对其古气候或古环境的认识需依据古土壤发育特征,这为研究类似红层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