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50篇
安全科学   19篇
废物处理   1篇
环保管理   6篇
综合类   137篇
基础理论   28篇
污染及防治   7篇
评价与监测   5篇
社会与环境   27篇
灾害及防治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71.
表流湿地细菌群落结构特征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为探讨表流湿地细菌群落结构的空间分布以及细菌环境影响因子,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表流湿地沿水流方向10个不同处理单元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并利用冗余分析对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探究.研究表明:细菌群落多样性指数(香农-威纳指数)平均值为6.57,细菌群落主要属于Proteobacterice(38.97%)、Bacteroidetes(15.63%)等18个门类,丰度大于1%的共有22个属;沿程细菌多样性总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波动性变化,最终处理单元与最初处理单元的多样性均较其余各处理单元低;细菌丰度与pH、ORP、NH_4~+-N、NO_2~--N、TN均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2.
利用臭氧监测仪(OMI)提供的大气污染监测数据,结合产业结构、汽车保有量、国家政策措施等,通过城乡NO2浓度差异的排放源分析方法提取能源金三角(EGT)地区2005~2019年对流层NO2垂直柱浓度时空变化特征并探讨影响区域大气NO2浓度驱动因素.结果表明,EGT煤炭化工源NO2浓度与第二产业产值增速的相关系数为0.71(P<0.05),说明本文方法所提取的长时序煤炭化工源NO2浓度能有效地指示产业结构调整和政策措施变化.NO2浓度从2005~2011年的90.56molc/m2增加至2012~2015年的720.77molc/m2,再下降至2016~2019年的247.36molc/m2,反映EGT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从小规模、中污染的点模式逐步发展成大范围、重污染的粗放模式,再到大范围、低污染的精工模式.与京津冀、华中、长三角等地区相比,EGT交通和工业排放对城市源NO2污染贡献的变化特征进一步反映城镇化水平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与OMI相比,高分辨率对流层观测仪(TROPOMI)能在短时序上提供丰富的影像细节信息,且随着观测时长的增加,有望增强长时序大气NO2污染的精准监测.  相似文献   
173.
为研究稀硫酸侵蚀掺粉煤灰水泥砂浆的规律,对砂浆试块进行长期浸泡试验,用滴酸法间接测得腐蚀速率并结合偏相关理论分析了影响砂浆试块腐蚀速率各个因素。分析表明:pH值相同时,粉煤灰掺量0%~30%的砂浆试块的腐蚀过程符合浓度边界层溶解反应模型;试块的流动度与抗腐蚀能力呈负相关;掺粉煤灰并不能明显改善水泥砂浆的抗稀硫酸侵蚀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4.
对我国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局限性的思考及建议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自1997年生态系统服务的概念引入我国以来,我国学术界关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研究呈现指数水平上升,但是研究的内容局限于不同区域和不同类型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化评估。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和现实有效性受到质疑。本文结合我国目前的实际需求,我国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误区以及对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研究成果的思考,认为目前和日后生态系统服务研究可以加强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一是生态系统服务对人类福祉贡献的研究;二是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退化现状的研究:三是生态系统服务退化原因和对策的研究。以丰富爱国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内窑。并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研究提供基础和补充。  相似文献   
175.
土壤呼吸对模拟增温的响应与不确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温度升高是全球变化的主要表现方式之一,生态系统的许多物理、化学过程都和温度相关,因此温度的变化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生态系统过程发生变化。土壤碳库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地位日益突出,土壤呼吸是土壤碳库碳平衡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过程,研究土壤呼吸有助于揭示土壤碳库动态机理。土壤呼吸是陆地生态系统把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CO2返回到大气的主要途径。本文综合分析了近年来的研究论文和已有的整合分析研究结果,以期:(1)讨论引起土壤呼吸变化的主要原因;(2)总结近年来土壤呼吸对模拟增温响应的不确定性;(3)展望未来土壤呼吸的研究方向及难点。  相似文献   
176.
20世纪五、六十年代后,伴随对全球生态退化、环境污染与社会发展失衡的审视与反思,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迅速萌芽传播,与此同时,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自身对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得到社会广泛认可,自然资本论与人力资本论迅速发展。以广义资本论为基础,本文将传统的三次产业拓展划分为六次产业,并重新归并为三大类———生态产业、经济产业与人力产业,阐述了各类产业不同的产业范围、生产行为、产业功能和对应的社会需求;进一步,以价值型投入-产出表初步刻画了各类产业间的联系。新的产业分类体系拓展了产业发展的自由度,有利于区域产业优化选择、组织与产业结构调整,并有可能改变传统的递进式经济发展模式,这对我国现阶段产业结构升级与社会转型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为区域更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7.
A nicotine-degrading bacterium, strain HF-2, was isolated from tobacco waste-contaminated soil and identified as a member of Arthrobacter sp. based on morphology, physiological tests, 16S rDNA sequence and phylogenetic characteristics. At thermal denaturation test indicated that the G + C mol% of strain HF-1 was 63.5.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growth of the isolate and the nicotine degradation suggested that strain HF-2 could utilize nicotine as sole sources of carbon, nitrogen and energy. Blue pigment was observed during the nicotine degradation by strain HF-2. The isolate grew well at 20 to 33°C, initial pH 6.5 to 8.0 and 0.5 to 2.0 g L?1 of nicotine concentration in the nicotine inorganic salt media. The maximum growth and nicotine degradation occurred at 30°C, initial pH 7.0 and 0.7 g·L?1 of nicotine concentration in media under natural incubation condition. Strain HF-2 could degrade 100% of nicotine under the optimized incubation conditions for 43 h. The concentrations of nicotine were monitor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This study demonstrates Arthrobacter sp. strain HF-2 had a great ability to degrade nicotine, and it may be available for the application to the bioremediation of environments contaminated by tobacco waste.  相似文献   
178.
杜思垚  陈静  刘佳炜  郭晓雯  闵伟 《环境科学》2023,44(2):1104-1119
咸水灌溉已成为缓解干旱区淡水短缺的重要手段,但长期咸水灌溉会造成土壤盐分积累,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而影响土壤养分转化.通过宏基因组学的手段探究长期咸水滴灌对棉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试验中灌溉水盐度(ECw)设2个处理:0.35 dS·m-1和8.04 dS·m-1(分别用FW和SW表示),施氮量分别为0 kg·hm-2和360 kg·hm-2(分别用N0和N360表示).结果表明,咸水灌溉提高土壤含水量、盐分、有机碳和全氮含量,降低土壤pH和速效钾含量,氮肥施用增加土壤有机碳、盐分和全氮含量,降低土壤含水量、 pH和速效钾含量.各处理土壤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放线菌门、酸杆菌门、绿弯菌门和芽单胞菌门.咸水灌溉显著提高放线菌门、绿弯菌门、芽单胞菌门和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变形菌门、酸杆菌门、蓝细菌和硝化螺旋菌门的相对丰度.氮肥施用显著提高绿弯菌门和硝化螺旋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酸杆菌门、芽单胞菌门、浮霉菌门、蓝细菌和疣微菌门的相对丰度.LEfSe分析表明,咸水灌溉对土壤微生物群落...  相似文献   
179.
通过研究硫酸盐还原菌(SRB)污泥固定化小球还原硫酸盐过程硫酸盐浓度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反应动力学方程,确定了pH值和球液配比量对反应速率常数的影响,计算了相应的反应表观活化能.结果表明: SRB还原硫酸盐的反应为一级反应,反应动力学方程为:V=-dC/dt=0.080 56C.pH值为6-7时,SRB还原硫酸盐的反应速率常数相差不大,pH<4和pH>10时,反应速率常数逐渐减小.球液配比量减少,反应速率常数也随之减小,反应表观活化能增大.在实验条件下,SRB还原硫酸盐属化学控制.并由此确定了SRB污泥固定化小球还原硫酸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35 ℃、pH值6-7、球液配比量1∶10(g/mL).  相似文献   
180.
用聚乙烯醇(PVA)-硼酸包埋法对硫酸盐还原菌(SRB)进行固定, 考察加入PVA、SRB污泥、碾磨颗粒活性炭的量对其吸附乳酸钠的影响, 从而确定平衡参数, 进行吸附平衡分析.同时还考察Cd2 浓度、温度等因子对其处理Cd2 的影响.结果表明: 添加15%PVA, 6%碾磨颗粒活性炭, 40%SRB污泥后, 固定化小球的平衡时间为3.5 h, 平衡吸附量为6.1 mg/g,该吸附过程属于物理吸附;当Cd2 ≤900 mg/L时,其去除率均超过90%;且在100mg/L Cd2 ,pH 7.0,温度30 ℃时,Cd2 处理率更高达98.5%;而固定化SRB受初始pH和转速的影响不显著,受温度的影响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