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9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08篇
安全科学   32篇
废物处理   16篇
环保管理   24篇
综合类   164篇
基础理论   68篇
污染及防治   108篇
评价与监测   8篇
社会与环境   10篇
灾害及防治   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湿式除尘器为研究对象,通过试验探究风量、节流强度和pH值对除尘器脱硫效率的影响规律。试验表明,Q<2 430 m3/h时,增大风量,液气比升高,液膜厚度减小,脱硫效率增加,Q>2 430 m3/h时,烟气停留时间过短,脱硫效率减小;增加节流强度,气力节流雾化强度升高,液气比增加,脱硫效率线性增长;提高pH值,脱硫效率以抛物线形式变化,增幅逐渐减小;最佳pH值区间为6~6.5,脱硫效率可达到94%。  相似文献   
72.
液氧储罐爆炸事故树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安全系数工程的方法,对液氧储罐爆炸进行丁事故树分析,通过求事故树最小割集,进行结构重要度分析,从而对液氧储罐爆炸的事故原因进行分析、预测,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3.
焦化废水除油工艺中混凝剂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焦化废水处理工艺中的实例证实了聚合氯化铝(PAC)加聚丙烯酰胺(PAM)组合的优良除油性能,并从理论上及实际应用中进行了分析,对PAC加PAM组合在焦化废水处理中应用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74.
利用原有的生化脱酚池改造为A+O+A生物法,进行生物脱氮,效果很好,处理后的出水全部循环使用,不外排.  相似文献   
75.
针对厌氧发酵液回流可提高厌氧系统性能,而不适的回流比例又会造成系统酸化的现象,采用单相连续反应器研究了发酵液回流及不同回流比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 gVS/L的有机负荷下进行三种比例(10%、30%、50%)的发酵液回流使系统日平均产气量比不回流阶段分别提高0.7%、13.0%、4.9%,且对气体甲烷含量无显著影响。回流使VFA降解更充分,也使系统缓冲能力得到调节,但在较高的回流比(50%)下会造成Na+积累从而抑制系统产气性能。  相似文献   
76.
废水经格栅去除杂物后,用潜污泵抽至斜板沉淀池,同时加入去磷剂,出水自流进入曝气生物滤池,DO控制在3-5 mg/l,出水进入清水池后再进入消毒池,二氧化氯加入量为30 g/M3 废水,停留时间1.5 h.曝气生物滤池12~24小时进行反冲洗一次,反冲洗出水再返回调节池、斜板沉淀池每天排泥一次,排入污泥沉淀池,其上清液进入调节池,剩余污泥定期消毒后环卫清污车运走.经处理后水质达到(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以曝气生物滤池为主工艺处理医院污水,工艺可靠、出水稳定,但必须按严格的管理程序、即质量测试、操作设备、工艺技术管理环节,同时设备必须一年进行一次大修,处理后水质稳定达标排放是可行的. 控制在3-5 mg/l,出水进入清水池后再进入消毒池,二氧化氯加入量为30 g/M3 废水,停留时间1.5 h.曝气生物滤池12~24小时进行反冲洗一次,反冲洗出水再返回调节池、斜板沉淀池每天排泥一次,排入污泥沉淀池,其上清液进入调节池,剩余污泥定期消毒后环卫清污车运走.经处理后水质达到(GB8978-1996)一级排放标准.以曝气生物滤池为主工艺处理医院污水,工艺可靠、出水稳定,但必须按严格的管理程序、即质量测试、 作设备、工艺技术管理环节,同时设备必须一年进行一次大修,处理  相似文献   
77.
防空干道地下水质YD390-400mg/l,TDS750 mg,/l,经强化纤维过滤-OR低压反渗透装置处理后水质达到钛白粉生产工艺用水标准。YD〈200mg/l,TDS〈450mg/l。工艺条件:处理量7000M^3/d,净水荆加入量1501/h,反渗透设计压力2.5Mpa,工作压力1.3Mpa,工作温度10℃-30℃,采用芳香族聚酰胺反渗透膜,设计压力4.0Mpa,工作压力1.5Mpa,工作温度10℃-40℃。同时,该处理系统占地面积小,工艺成熟,简洁、高效,在确保出水达标的同时降低了运行成本。在强化纤维过滤中采用GM多功能净水剂,具有絮凝快,分离速度快,分界清楚,浊度去除高。反渗透工序分离过程不需加热,没有相的变化,具有耗能较少,设备体积小、操作简单、适应性强,应用广泛。  相似文献   
78.
交替式活性污泥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污水处理工艺,它在一个反应器或一组反应器中通过时间或空间的交替实现对污水的处理。从最基本的形式到后来的各种变形,交替式活性污泥法工艺在控制系统、运行模式上都发展迅速。文章首先给出了交替式活性污泥法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分别对三沟式氧化沟、UNITANK工艺、交替式内循环活性污泥工艺(AICS)和五箱一体化活性污泥工艺这几种典型的交替式活性污泥法进行了概述,最后提出了交替式活性污泥法的问题和其发展方向。交替式活性污泥法工艺是一种高效、经济、灵活的污水处理工艺,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9.
分析了上海市闵行区水环境质量的现状.采用同济大学开发的水质标识指数法,对闵行区2001~2005年间三大水系(即淀南片、淀北片及浦东片)的综合水质、综合水质按月变化情况、主干河流沿程变化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善河道水动力、河道曝气复氧、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及完善污水管网、监测计划的前瞻性、修建护坡及绿化带等建议.  相似文献   
80.
The overall regi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 pattern has been considered to be a new and effective pattern as for development of provincial economy. The article analyzed the current conditions of the west of Shandong Province and tried to find the generation mechanisms of current non-balance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Shandong Province. And then approaches to regional development were put forward according to the theory of regional development pattern as a who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