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5篇
  免费   161篇
  国内免费   754篇
安全科学   177篇
废物处理   118篇
环保管理   161篇
综合类   1403篇
基础理论   384篇
污染及防治   556篇
评价与监测   117篇
社会与环境   86篇
灾害及防治   8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8篇
  2022年   160篇
  2021年   123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96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05篇
  2016年   129篇
  2015年   144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206篇
  2012年   196篇
  2011年   195篇
  2010年   145篇
  2009年   137篇
  2008年   138篇
  2007年   142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69篇
  2004年   50篇
  2003年   65篇
  2002年   68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46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8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微塑料(microplastics,MPs)和抗生素作为新型环境污染物,引起了国内外学者对其生态风险的关注.以黑麦草(Lolium perenne L.)为供试植物,以聚苯乙烯微塑料和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P)为研究对象,探讨微塑料对水培黑麦草吸收和富集抗生素的影响及MPs-CIP复合污染对植物生长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黑麦草对单一CIP和MPs-CIP复合污染中的CIP均有吸收去除能力,底物中微塑料的存在会促进黑麦草对低浓度CIP的吸收去除,去除率最高可达100%,但对高浓度(1.0、2.0 mg/L)CIP吸收的影响不显著(P>0.05).同时,微塑料可促进黑麦草根部积累的CIP向地上部转运,当CIP浓度分别为0.1、2.0 mg/L时,投加微塑料后根部积累的CIP含量与单一CIP处理组相比分别降低了44.0%、21.2%,叶片中CIP的积累量分别增加了2.9、3.0倍.微塑料的加入显著加重了CIP对黑麦草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抑制作用.与2.0 mg/L CIP处理组相比,50.0 mg/L MPs-2.0 mg/L CIP复合污染处理组对黑麦草根长和鲜质量的抑制率分别增加了53.7%和79.6%,而叶绿素a、b含量则分别降低了38.5%和44.4%.研究显示,水体中微塑料与CIP的共存会影响黑麦草吸收和体内积累CIP,并加重CIP对植物生长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12.
13.
长江经济带磷矿生产行业水污染防治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4.
The toxic effects of the composites of Fe~0 and Cu~0 with different percentages of CNTs were examined based on the activity of bacterial bioluminescence and seed germination. In terms of the EC_50 values, the toxic effects of Cu~0 on bacterial bioluminescence and seed germination were approximately 2 and 180 times greater than that of Fe~0, respectively. The toxicity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CNT content in the Cu-CNT mixtures for both organisms,whereas opposite results were observed with Fe-CNT mixtures. The mean toxic effects of Cu-CNT(6%) were approximately 1.3–1.4 times greater than that of Cu-CNT(0%), whereas the toxic effects of Fe-CNT(6%) were approximately 2.1–2.5 times lower than that of Fe-CNT(0%) for both the bioluminescence activity and seed germination. The causes of this phenomenon are unclear at this point. More research will be needed to elucidate the mechanism of the toxicity of nano-mixture materials and the causes of the different patterns of toxicity with Cu-and Fe-CNT mixtures.  相似文献   
15.
生活垃圾焚烧设施的建立是解决城市生活垃圾逐年增多的有效方式之一,但其所引发的环境与健康问题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基于广东省对生活垃圾焚烧设施的研究,以环境管理为目标,结合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提出广东省生活垃圾焚烧设施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构架。通过该构架的多年实践,总结了广东省生活垃圾焚烧设施环境与健康风险评估研究所取得的成效,有望将该成果推而广之,从而使该行业实现绿色生态的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呼兰河哈尔滨段水环境质量现状及污染物来源,在平水期和枯水期,对呼兰河哈尔滨段沿线进行现场勘查及断面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呼兰河哈尔滨段沿岸集中式排污点源、工业点源、农村生活污染、畜禽粪便、农田径流等各类污染源化学需氧量总入河量为7 671.02吨/年,氨氮总入河量为1 195.16吨/年。松北区的主要污染贡献源为肇兰新河支流污染;呼兰区的主要污染贡献源为集中式排污点源和农业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17.
为了降低天津市滨海新区中PM_(2.5)的污染,需要对天津市滨海新区PM_(2.5)污染的时空分布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天津市滨海新区近年来PM_(2.5)的时空分布特征,并选取PM_(2.5)的相关指标,对天津市滨海新区PM_(2.5)污染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天津市滨海新区的冬季时,PM_(2.5)的质量浓度值最高,在滨海新区的夏季时,PM_(2.5)的质量浓度值最低。PM_(2.5)在天津市滨海新区昼间大气中的质量浓度低于夜间大气中的质量浓度。  相似文献   
18.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水平不断地提高,中国石油行业发展迅速,石油储运的技术也在不断提高。对考虑环境污染物减排的石油储运策略进行研究,对石油储运的过程中出现污染源以及产生的危害进行论述,在此基础上对石油储运污染物减排存在的障碍性因素进行说明,最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石油储运策略对污染物减排相应的解决措施,由变频调速污染物的减排技术、可燃气体的排放与回收技术等措施对石油储运策略的污染物减排进行优化,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9.
连续采样与五日法采样效果及费用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连续采样与五日法采样五种方法监测结果及所需费用的比较,得出连续采样方法监测结果更具有代表性,合理性,一次性投资大,但运行费用并不高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Interactions among atmospheric parameters exist at different scales. The pristine approach for observational or model data analysis involves changing the input parameters one at a time (OAT) and studying the effect on the system. Limitations of this approach for atmospheric applications are discussed. A fractional factorial (FF) based study is evolved and a methodology is outlined involving dynamic graphical analysis. Observational data from the FIFE and HAPEX‐MOBILHY experiments are utilized with a vegetation and soil moisture scheme dynamically coupled in a planetary boundary layer model to demonstrate the robustness of this approach. Both low‐resolution and high‐resolution designs are considered. Various aspects of the vegetation‐atmosphere interactions are delineated. Results obtained from the interaction‐based FF approach differ considerably from the earlier OAT‐type stud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